克里斯托弗·克拉克(Christopher Clark),剑桥大学圣凯瑟琳学院现代欧洲史教授,著名历史学家,澳大利亚人文学院院士。曾于2007年英国历史学界殊荣“沃尔夫森历史奖”。2015年6月,因对英德关系研究做出了突出贡献,克拉克经英国外交大臣举荐,被授予爵士头衔。著有《梦游者》《钢铁帝国》等好评如潮的历史作品。
在许多人眼里,他是(精神病)治疗的典型案例;是想法无常、极度自恋的“可恶皇帝”;是四肢不协调、攻击性强、带有虐待狂倾向的“恶霸”;以目睹他人受辱为乐,以脱离于同胞之外而沾沾自喜;是乏味的、疯狂的、自吹自擂和自视甚高的“傻瓜”;是“阿道夫·希特勒的先驱”;是德意志帝国优雅的沙文主义和奥斯维辛种族灭绝式的仇恨之间“失落的环节”;目睹了世界上最极致的丑恶,却宣称这是上帝的杰作。简而言之,他是“世界历史的浩劫”。
##腓特烈三世如果活着,而不是志大才疏又有神经病的威廉二世,德国外交不至于这么惨,一战结局难测。以前就觉得威廉一生做事都是虎头蛇尾,而且特喜欢外行指挥内行,插手外交和军事,俾斯麦和毛奇难道不比你懂,活脱脱的德国版崇祯。后来觉得他就像张学良一样,是被命运摆错到伟人雄主才能安住处的普通人。
评分##作者的论题很小:威廉二世对一战爆发有多大作用?他是否是个粗暴乃至疯狂的君主?根据作者的论述,问题要追溯到俾斯麦时代,德国当时的宪法关于皇权存在漏洞、又无法改变国家尚未整合完全的困境,于是乎对当权者要求太高,当权者不能太慵懒,会让帝国近乎瘫痪,也不能太积极,会让帝国走入歧途。俾斯麦很高超地做到了不偏不倚,但威廉二世正相反,他太平庸无能,无法获取民众、贵族和首相全心全意地拥护,他又太短视浅薄,缺乏核心理念和长远计划,凭感性而不是理性做决定。至于一战爆发,现在普遍认为是各国从贵族到平民的不理性导致的,就像到处都铺满了干柴,威廉二世就是个爱拿着火把到处乱蹦的熊孩子罢了,他可能真不想要一场战争,但他的个性太容易引发战争了
评分##非常水。一战的爆发不是由于什么民族主义或集体安全原则的鬼话,而是在一战前的帝国体制中贵族阶层和市民阶层的比重相差太大。后者才不愿为了巴尔干的几个没听说过名字的国家打仗呢~
评分##前半部分有点拖泥带水,后半部分相当精彩,对于威廉作为人和皇帝的分析鞭辟入里。他既不是一位独揽大权的极权君主、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幕后策划者,也不是一无所知的傻子和清白的无辜者。他的皇位如果说是一个职位的话,显然威廉是不合格的,可君主制下他似乎并没有选择的权力。他想做好,却做不到,就像个普通人一样,平常咋咋呼呼关键时刻畏手畏脚。可他毕竟是一国名义上的最高权力中枢,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他的仓促下台也为“平民领袖”希特勒的上台埋下了伏笔,这倒是他一生中最大的恶了。
评分 评分 评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