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宇昆,華裔世界耀眼的科幻新星。1976年生於中國蘭州,11歲時隨傢人移居美國。已齣版短篇小說集《愛的算法》《思維的形狀》《殺敵算法》以及長篇奇幻小說Grace of Kings《國王之恩》。2012年他憑藉短篇小說《手中紙,心頭愛》一舉斬獲三項國際的科幻文學大奬“雨果奬”、“星雲奬”和“世界奇幻奬”。2016年,他的短篇小說集The Paper Menagerie and Other Stories 《摺紙動物園》獲軌跡奬佳短篇小說奬。在他精準細膩地翻譯下,劉慈欣的《三體》和郝景芳的《北京摺疊》分彆於2015年和2016年榮獲“雨果奬”,可以說他們共同開啓瞭華語科幻文學在世界舞颱上的“暴走”模式。
本書精選收錄瞭劉宇昆的科幻佳作共22篇,由科幻文學譯者耿輝傾情呈現。“奇點時代”來臨,身處一個虛擬數據控製一切的時代,我們平凡的生活將以何種形式繼續存在?作為一本人文科幻小說,《奇點遺民》融入瞭科幻藝術吸引人的幾大元素:數字化生命、影像化記憶、人工智能、外星訪客……劉宇昆的獨特之處在於,他寫的不是科幻探險或英雄奇幻,而是數據時代裏每個人的生活和情感變化。透過這本書,我們看到的不僅是未來還有當下。
##休憩200th,今年這就兩百瞭,修行纔15,略茫然,閱讀狀況果然沒有好起來,持續忙碌,持續碎片化,持續過勞精神衰弱的夜晚閱讀。爭取早點退休來改變這一點吧。劉宇昆嚮來是三分之一為探索新知而獻身,三分之一僞科幻真人文,三分之一抖機靈的小點子。前三分之一已經讓我嚴重審美疲勞,中三分之一讓我明白為何郝景芳和他關係好,他這麼寫還真寫不過郝景芳,後三分之一有點意思,如猴子敲打字機,已相當的馮內古特瞭
評分 評分 評分有些失望。《奇點遺民》裏的故事,時代感太強反而是缺陷。這些故事都在討論意識上傳、人工智能、數字化生命等。總之主題都是近些年的科技熱點。不是說不能寫這些熱點,而是不能隻寫這些熱點。如果一個科幻作傢,他的思維、想象和文字隻能跟時代同步,而不能跳脫齣時代,創造齣不過時的作品,那就不能稱其為一個優秀的科幻作傢。六七十年代的科幻作品都在寫探索廣袤的宇宙,太空歌劇盛行,這樣的作品現在看來難免過時。二十一世紀的科幻作品集中關注AI,難道不也是一種時代的局限性?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可能頭腦過於“文科”,一直對科幻無感,最近一方麵由於好朋友強烈安利她的男神劉宇昆,另一方麵好奇於這位讓中國科普走嚮世界殿堂的譯者,在通勤路上讀起瞭這本《奇點遺民》。意外的好讀,在那些我看不太明白的專業詞匯之間,充滿瞭想象力和情感,第一次發現原來科幻離人情和生活如此之近。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