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浑放射,德国市民悲剧中极具“狂飙突进”色彩的一部。今天或视之夸张,启蒙者们却恰恰要扮演英雄。台词非常厉害,几乎人物一开口,就能判断她或他的性格,一番独白,就能赢得读者的心。十七世纪戏剧中为表现某一性格而表现某一个性格的人不见了,那种装疯做傻的人也不见了。每个人都怀揣着私心,所以这是阴谋中的阴谋,爱情中的爱情。弥尔芙特有两场戏非常好,向少校的试探与追求,是她明艳天真的一面,对露易丝的收买则是她曲折黯然的一面。露易丝与弥尔芙特的对质是全剧菁华:“是什么使得你觉得有权来充当我幸福的使者?还在您弄清楚我是否肯从您手中获取幸福之前……你幸福吗?”
评分##壮阔绝伦。完美的古典金字塔。明显有莱辛的痕迹,但是主题已经不止于市民道德,而是继续进发到澎湃的个体感受了。不再是Emilia要求父亲了结自己以保全贞操,而是生命重新得到怜惜后又被残忍叫停,“我”重获价值又被摔碎,悲剧性继续提升。为自由抗争仍是重大主题,除了一对有情人之外弥尔芙特的挣扎与重生也十分炫目,看到了玛丽亚的影子。席勒的的确确为戏剧而生。杨武能先生的译本真是行云流水。
评分 评分##席勒的代表戏剧,追求自由平等,跨越不同阶层的爱情,社会的分层、人性的撕裂要用爱与死亡去缝补,完全是席勒的美学思想的反映。尽管出谋划策的是行家,被激怒的爱情也不是玩偶,不会乖乖地听任摆布!这是人之为人的庄严与魅力,温柔与刚健!
评分一种嘲讽:唯其如此,更加糟糕!为了驱赶驴子,却鞭打袋子。想要向可爱的肉体致意,只得让美好的心灵当信使。(米勒) 一种赞美:上天和斐迪南从两边撕扯我流血的灵魂…如果我们由于欣赏一幅画而忽视了画家,那他定会觉得对他的最高礼赞。(露易丝) 一种俏皮:我一旦相信起来,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