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方戟,1997年开始在同济大学任教,主要负责高年级建筑设计课的教学。2007年,他与伍敬一同创办上海博风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开始建筑设计的实践工作。他的专业兴趣主要集中在建筑设计教学、设计评论、教学与实践之间的关联互动这些方面,他的专业发表也集中在这些领域。
张斌,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学硕士。2004年至今,任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客座评委。
水雁飞,普林斯顿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学硕士。2012年至今,直造建筑设计工作室主持建筑师。
"
本书是对2013年秋季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2011级实验班三年级建筑设计课教学活动,以及围绕这个活动所进行的教学讨论的梳理和总结。该课程的任务是“菜场及住宅综合体设计”,基地位于在同济大学所在的上海杨浦区的一个普通的街角。
##大学时反复读到烂的一册,当时羡慕又自卑。我自知无法在理念的世界里走到极限,也没有拥抱生活的勇气。此刻也是这样。在深夜里自我怀疑:我所做的东西,是不是尚好的,为善的,可曾让这个世界好了哪怕一点点。还是让这个世界更下沉。 @2021-09-14 03:49:06 (《菜家2.0》出书前响应可可老师号召写的课程反思,捡回来贴在这里。) 前些日子一个小竞赛要开始投稿的时候,我顺口问旁边的一个同学,你觉得我做的那个菜场能拿去投吗?对方答,可以啊那个蛮好看的。这一句“蛮好看的”给我提了个醒。当我自己再重新审视这个方案的时候,也...
评分##间接算是上过同济的评图课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几乎每一个作品都能挑出问题,是不是即使授课老师来也无法做到所谓的完美。15周完成一个方案,说久不久,说短不短。不止一门课的作业穿插就像设计院同时多个项目进行,小菜场上的家,在设计与建造中平衡,在创意与强排中打量。没有想到看专业书还是会津津有味,甚至对着任务书打起了草稿。只是课上教我们情怀,课后却让我们妥协,心中的理想碰撞到无奈的现实,微弱的话语权和终身的责任制,转行率大增。
评分 评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