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史”传统

中国“诗史”传统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2025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张晖



下载链接1
下载链接2
下载链接3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5-04-04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图书介绍

2016-3-15 精装 9787108056306


相关图书





图书描述

张晖(1977—2013) 上海崇明人,南京大学文学学士、硕士,香港科技大学人文学部哲学博士、台湾“中研院”中国文哲研究所博士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研究中国诗学、词学、清代文学和古典文学理论,2013年3月15日因急性白血病在北京猝然去世。著作还有《龙榆生先生年谱》(2001)、《诗史》(2007)、《清词的传承与开拓》(合著,2008)、《无声无光集》(2013)、《帝国的流亡: 南明诗歌与战乱》(2014)、《朝歌集》(2014)、《易代之悲:钱澄之及其诗》(2014)、《张晖晚清民国词学研究》(2014);整理作品有《施淑仪集》(2011)、《忍寒诗词歌词集》(2012)、《陈乃文诗文集》(2014);编著有《量守庐学记续编:黄侃的生平和学术》(2006)、《忍寒庐学记:龙榆生的生平和学术》(2014)、《中国文学的抒情传统:陈世骧古典文学论集》(2015)、《龙榆生全集》(2015)。

本书从《本事诗》开始,往下搜罗了两宋到明清重要的“诗史”论述,完整地勾画出中国文学批评史与“言志”的抒情传统并立的另一个以“诗史”标目的纪实传统。全书征引文献丰富,分析透彻,在对《本事诗》、明代复古诗论及清初王夫之、钱谦益“诗史”观念的讨论中均提出饶有新意的结论。

中国“诗史”传统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中国“诗史”传统 mobi 下载 pdf 下载 pub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中国“诗史”传统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5

中国“诗史”传统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内容对我来说有价值,甚至是想到一块了,其实文字可以再精炼些,行文有些小心拘束,不过作者已去,读的时候抱着纪念和尊重之情。

评分

##着眼于“诗史”这一传统士人的公共话题,典型的关键词研究。对“诗史”的概念离析和脉络勾稽,精要明晰,古典文学批评史的当行本色。但对于历时性之“影响”的分析,令人生疑,散乱的论述是否都如此体系化呢。感觉也太沉溺于概念辨析,没有知识史视野中的概念生成与流变,让“诗史”变得单薄了。

评分

##“诗具史笔,史蕴诗心”

评分

##全书是对“诗史”一词的历时梳理,走的完全是文献学的路子,搜罗很扎实,但我始终对一事持怀疑态度:正如作者所引严志雄的译本,钱谦益的“诗史”可以理解为Poet-historian或Poetry-history两种完全不同的内涵,在缺乏逻辑论证的古代(乃至近代)中国,我们难道仅仅通过一些玄而又玄的“诗话”或者日记中的只言片语就可以总结出一个人对一个概念的定义吗?李慈铭恐怕也很难认同他对“诗史”的定义就是“记载‘忠孝节义之事’的诗歌”。

评分

##三星半,不如想象中精彩。非常典型的古代文论研究路数,对于概念的厘清非常平实清晰,但是在解释一个大概念时往往停下来去解释一个小概念会令人觉得有点缠绕。明清学者对于“诗史”的不同态度反映出明人复古派重抒情传统而清初重实证和史学的差异,这虽然是不证自明的,但如果作者能更加高屋建瓴地抽出这一点,整本书的视野会更加开阔,张老师还是可惜了

评分

##诗史一说,起于宋人评杜诗,而盛行于明清,又有诸多反复之说。评钱的诗论戛然而止,很有意思。钱引用清人诗论,现在想想很丰富啊。有时候还真是比较支持纪晓岚的。

评分

##2017.6.30 晴 1977—2013 社科院 家藏

评分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中国“诗史”传统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5


分享链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