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达,一对旅美夫妇的笔名。他们都于1952年出生在上海,1978年进入大学。现居美国。这对夫妇用历史的厚重感,以一个经历过“文革”洗礼的普通中国人的视角、勤奋、用功,收集和研究了大量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在民主发展过程中的事例,用生动的语言、可信的细节、严谨的治学和研究态度,为我们另外一些普通中国人打开了一扇了解西方民主发展历史的窗口。作品有“近距离看美国”系列:《历史深处的忧虑》、《总统是靠不住的》、《我也有一个梦想》,以及《带一本书去巴黎》等。译著有《汉娜的手提箱》、《克拉拉的战争》、《盖比橱柜的秘密》等。
《林达作品系列:西班牙旅行笔记》记述了作者在西班牙旅行的经历。面对西班牙既充满异域风情而又绚丽多姿的历史、艺术、人物和宫殿、教堂、城堡等文化精华,作者在描述其无与伦比的人文及艺术价值外,更把上千年来发生在这块土地上的故事,糅进漫游的行程,使帝王将相、战火烽烟、山川景物,尤其是它走向现代国家的进程贯穿于全书,不但能让读者领略西班牙迷人的风貌,更能深入西班牙幽深的历史,洞悉它深刻而富于启示的社会演化过程。
##沈科送的一本书,刚好在读奥威尔的1984,随意翻到的一面又恰好在说奥威尔,真神奇。我喜欢这种旅行和历史放一起说的游记,不仅仅是游记。你对一个地方有了解和感情,才会在去旅行时多出一点意义,而不只是蜻蜓点水。在还没有机会双腿去的时候,让思想先去吧。 从4月5日开始到今天看完,中间穿插着看完了《长安的荔枝》和《无人生还》,还有一周下沉居委没看书。虽然书很厚,但还是觉得自己看书有点慢。 很多人吐槽觉得政治和历史写太多,但是我偏偏爱这种写法,从古时代的西班牙,到被罗马帝国纳入版图、到普鲁士入侵,再到阿拉伯人建都以及近代的佛朗哥专治,最后是民主改革,景点穿插着历史,建筑交织着怀旧,这样才是读懂一个国家的最好表达方式。 不得不佩服林达的美术、文学、建筑和艺术造诣,读起来很享受。
评分 评分###2295#林达居然是2个人,看他们的第一本书,很喜欢历史人文自然这样的写法,继续看下去
评分##20220615-20220709 梦想要去的西班牙!
评分##没了故事的风景便只是山水空壳,残垣断壁;内战的部分打成一团看的脑壳疼;正是因为江山多次易主才能让西班牙如此具有异域风情;惊觉从巴黎毕加索美术馆里带回来的冰箱贴图案就是他在内战期间所做的《格尔尼卡》,真是奇妙的缘分。
评分 评分 评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