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其實是一個窗口。聲音可以深入我們的心靈深處,包括我們的氣脈,它運行的規律以及它的聲音,內在的脈動、脈搏、節拍,這些都是本原的音樂元素。這些元素普遍通行。所以音樂沒有國界,是生命本具的功用。
我們可以思索“思索”,卻無法思索音樂。隻有聽,能帶我們進入。當心將思索倒空,我們纔真正開始聆聽。
語言聒噪,邏輯雄辯,禪寂靜無語。
光陰無終無始,虛無無際無垠,道,“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人籟、地籟、天籟,一切音聲皆含道性,道性通達一切音聲。
音聲之道,無所不在。"
##心與佛,音與自然。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書中的幾個篇章令人印象深刻:愛斯基摩人的音樂、尺八和行草(書裏有碟,邊聽邊看不錯的)。又恰好在北圖趕上作者的講座,現場聆聽音樂,感覺非常不同。 迴來就在網上找瞭行草,應該說是,東西方音樂舞蹈和文化融閤的一次成功嘗試。
評分 評分瞿小鬆先生這部《音聲之道》可能是我相當長一段時間以來讀到的最震撼的音樂著作。音樂可以通過我們的虔誠聆聽,以聲音的形式直抵心靈、貫穿氣脈,“一切音聲皆含道性,道性通達一切音聲。” 所附唱碟錄製的是瞿先生的作品《行草》,大雅至極。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