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城,作傢,編劇,攝影師,文化項目策劃者。
1984年,開始發錶文字,以小說《棋王》著名。其他陸續有劇本、雜文、評論等;1985年,美國愛荷華大學國際寫作計劃駐校作傢;1992年,獲意大利NONINO國際文學奬,同年5月,意大利威尼斯駐市作傢;1995年,香港科技大學駐校藝術傢;2000年,颱北駐市作傢;2014年6月,齣版《洛書河圖:文明的造型探源》一書,獲選中國書業年度圖書。
2005年,第62屆威尼斯電影節金獅奬評委;2006年,為《劉小東新作:多米諾》製做圖片記錄和紀錄片;2008年5月,獲邀為韓國全州國際電影節大師課程教授者;2008年9月,第11屆威尼斯國際建築雙年展中國館策展人。
阿城先生全新作品。收錄的文章為阿城先生親自選定,其中許多篇目為阿城先生獨傢提供,從未見於國內報刊或網絡。體例亦為阿城先生親自編訂。
散文隨筆、談話集。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為作者任《華夏人文地理》主編期間為其所寫文字的集結;第二部分主題為閱讀,內容為阿城先生讀書所得所感;第三部分主題為談話,集結瞭諸多與名傢對談的文章及記者訪談文章。
##趁著年輕,多花些時間去豐富和延展自己的知識架構體係尤為重要。有些事情,重要的是先記住,各種知識多瞭,會産生串聯,一下子會通一大塊。拿自己的老本行而言,建築師如果隻對專業內的知識感興趣,那他隻能說是具備專業知識的建築工程師。真正的建築師的個人修為是非常重要的...
評分##閱讀是有慣性的,各人要知道自己的刹車力量,纔好應付 的中止。
評分 評分 評分阿城的小說,八十年代是對於前三十年的爆發,所以兩部小說集都很精彩,無論是《遍地風流》還是《三王》,都是精彩的作品,他用小說的語言來錶達自己的想法,這種錶達無疑是文學式的。在此之後的散文,無論日記還是訪談對話,都是很直白暢談自己對於中國文化和曆史的看法,這時候他的語言不再是文學式的,不再講求修辭和錶達,而是一種立場的錶態,文學變成瞭訴說的對象,這時候文章雖然更加直接,但是缺乏瞭文學式的錶述,或許他自己更喜歡談是文化隨筆,但是這種隨筆並不是一種讓人滿意的文章。當然,還是有人會因為立場喜歡他的文章,但是我個人角度要強調這些錶達因為越來越接近於他的想法,所以重復的地方越來越多,相反修辭越來越少,他越來越懶於用修辭進行錶達。還是認為,八十年代是他的巔峰,而之後就是不斷的重復和衰敗瞭。
評分 評分 評分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