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5-05-20
洪子誠,廣東揭陽人,1939年4月齣生。1961年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係並留校任教,從事中國當代文學、中國新詩的教學、研究工作,1993年起任中文係教授。主要著述有:《當代中國文學概觀》(與入閤著)、《當代中國文學的藝術問題》、《作傢姿態與自我意識》、《中國當代新詩史》(與人閤著)、《中國當代文學概說》、《1956:百花時代》、《中國當代文學史》、《問題與方法——中國當代文學史研究講稿》、《文學與曆史敘述》等。
本書以五十年來中國文學的發展脈絡和社會思潮的變遷軌跡為考察對象,從當代文學體製、生産、資源等觀察視角,關注當代作傢生存和文學生長的環境;並從學科的建構和生成等問題齣發,把當代文學納入相關科學的研究序列中加以探討。通過對一批海內外卓有影響的文學史傢研究狀況的考察,提供瞭自己的思索和見解。本書既有書齋專著嚴謹而厚實的特點,又保留瞭課堂即興發揮的輕鬆氛圍和鮮活的口語風格,不失為一種富有變革與創新意義的著述體例。
問題與方法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5
問題與方法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第二講的方法對我而言尤為受用;最後一講對革命文學如何變成“自己最討厭的樣子”之論述尤為精彩。(希望這輩子還有機會能有個文學學曆)
評分##贊?
評分##【2020已讀061】深入淺齣的一本書,寫作真實性與曆史的真實性,文學史的斷裂,當代文學的延續性的推移,當代文學的“一體化”。讀完順帶在豆瓣上又標記瞭好多想讀的書目!而且這本書竟然還是上世紀講課稿件,真的令人嘖嘖稱奇瞭!
評分##重讀。
評分 評分有批評認為洪先生的寫作是“猶豫的文學史”,尖銳批判少,糾結思辨多。也許跟作者特殊年代的特殊經曆有關,麵對被政治層層纏繞的當代文學,作為觀察者的個人根本無法隨心所欲與之保持距離,甚至,這就是一場貼身的肉搏。
評分 評分##慢慢地讀瞭將近一周,對一些紛繁復雜的文學現象、學科問題的講解,確實是解開瞭很久以來的睏惑,但是部分章節,也的確因為自己儲備不夠讀起來有些睏難,也許日後再讀也許會更清晰明瞭一些。這本書最大的啓發是基於細節的分析,如何發現問題,發現問題之後如何分析,分析的思路應該從哪些方麵展開,展開之後又會麵臨什麼問題,怎麼處理這些問題。這本身就是一個環環相扣的巨大思維網,也提醒自己日後能學著舉一反三,思路會更開闊。 第一講 當代文學史研究現狀 l 當代文學史研究現狀: 1. 一種普遍的看法是,當代文學史研究落後於現代文學史。注:現在看來,過分“成熟”也不是件好事,而“不成熟”中也許蘊藏著更多的活力。 2. 注:人們對文學史的“集體寫作”普遍持懷疑態度,而強調“個人”寫作的意義。這...
評分問題與方法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