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擋太平洋的堤壩

抵擋太平洋的堤壩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法] 瑪格麗特·杜拉斯 譚立德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2014-5-1 平裝 9787532765706

具體描述

瑪格麗特·杜拉斯,原名瑪格麗特·陶拉迪歐,法國著名作傢、劇作傢、電影編導。曾獲龔古爾文學奬、法蘭西學院戲劇大奬等奬項。

1943年她用瑪格麗特·杜拉斯的筆名發錶《無恥之徒》。1944年齣版《自由人報》,刊登戰俘和被放逐者的情況材料,發錶《平靜的生活》。

她早期的小說《太平洋大堤》(1950)反映瞭童年時代的貧睏生活。《直布羅陀海峽的水手》(1952)充滿瞭鏡頭般的畫麵和口語式的對話。當法國掀起新浪潮後,法國文壇也隨而産生瞭新小說運動。她也因在1958年齣版的小說《麾狄拉特乾達畢業》而被譽為新小說代錶作傢之一。曾獲文學奬。

她的小說如《塔吉尼亞的小馬》(1953),《琴聲如訴》(1958),《洛爾·V.斯坦的迷醉》(1964)打破瞭傳統的敘述模式,把虛構與現實融為一體,因而使她一度被認為是新小說派作傢,其實她的小說隻是在手法上與新小說類似,重視文體的詩意和音樂性,但在構思方麵卻大不相同,她在作品中描繪貧富對立和人的欲望,是在以獨特的方式揭露社會現實。

1959年名導演亞蘭勒納請她為他的第一部劇情長片《廣島之戀》(1959)撰寫電影劇本。這部作品在法國大受歡迎,創下很高的票房紀錄,而她的名字也傳遍世界。1961年她為亨利·科爾皮的影片寫《長彆離》,這個電影劇本是同1963年美第奇文學奬獲得者熱拉爾·雅爾洛閤作的結果。

杜拉斯在戲劇和電影方麵同樣成就卓著。她分彆在1965、1968和1984年齣版瞭三部戲劇集。1965年,她開始瞭導演生涯。在1983年還獲得瞭法蘭西學院的戲劇大奬,作為法國重要的電影流派“岸派”的成員。

1974年創作《印度之歌》,該作品於1975年在戛納電影節期間獲法國藝術片影院及實驗電影院協會奬。

1976年,《整天在樹木之中》獲讓·科剋托奬。

1984年,杜拉斯在七十歲時發錶瞭她最著名的小說《情人》,該作品於1986年獲裏茨一巴黎一海明威奬,是"當年用英語發錶的最佳小說"。在這部十分通俗的、富有異國情調的作品裏,她以驚人的坦率迴憶瞭自己十六歲時在印度支那與一個中國情人的初戀,榮獲瞭當年的龔古爾文學奬,並且被譯成40多種文字,至今已售齣250萬冊以上,使她成為當今世界上最負盛名的法語作傢。

1985年發錶《痛苦》。書中記錄瞭她在‘二戰’期間的個人經曆以及對戰爭問題的思考和她如何等待被關在納粹集中營的丈夫的歸來。1991年發錶《華北情人》。

她生前的最後一部作品具有一個預言般的名字--《這是全部》。

《杜拉斯百年誕辰作品係列:抵擋太平洋的堤壩》講述瞭母親、二十歲的約瑟夫和十六歲的蘇珊,正在位於租藉地中央那所破敗不堪的吊腳樓裏艱難地生活著,而且不斷地受到被地籍管理局收迴這塊租藉地的威脅。約瑟夫的憤怒和愛情,蘇珊的逆來順受,某位若先生為勾引年輕姑娘而設的計謀……怎麼辦?母親從未喪失毅力和希望,她精打細算,懷著一種謹慎、狡黠而清醒的熱情策劃著,她多麼害怕與她的孩子們的最終分離--盡管她知道這是不可抗拒的。

用戶評價

評分

評分

##熱帶的每個人都有著獨特的固執,莫名其妙地活在自己的世界裏,對他人的感受不聞不問。下士的因殖民而造成的悲慘生活,約瑟夫的愛情,這兩處最精彩瞭!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抵擋太平洋的堤壩》真正觸動我、令我錯愕、使我動容的是,在這部小說中,沒有任何虛幻和妄念,一切物,一切事,一切人,都萬般真實,如其所是。 希望和絕望,這似乎是杜拉斯所觸及的永恒的主題,《直布羅陀水手》、《平靜的生活》、《廣島之戀》等等,無一例外。在...  

評分

##毫無意義的希望

評分

##同樣的一段殖民地時代的少年時光,杜拉斯反復寫,還有她痛苦的、卡夫卡式的母親。痛苦的欲望,永恒的,欲望的灼傷讓人飽含希望。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