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是中国现代大师级学者,在民国思想史上地位极高。
梁实秋,著名文学大家。
罗隆基,学者,中国著名政治活动家,爱国民主人士,中国民主同盟创始人之一。1929至1930年前后,三人均为《新月》杂志同仁。
《人权论集》(胡适梁实秋罗隆基等著)主要内容:
1929年,胡适、梁实秋、罗隆基等人,发起了一场反对国民党专制统治的人权运动,抨击国民党政府的专制统治体制,反对“训政”,维护自由,要求尽快落实“宪政”。这场运动震动了文化思想界,许多学者先后卷入其中。最终,面对统治者的暴力专横,他们不得不妥协退让。
这场人权运动虽然以失败告终,但却是中国宪政史上意义深远的一个标志性事件。作为这场运动的原始材料记录,《人权论集》一书具有非常独特的历史意义,非常值得今天的国人重新了解阅读。
##胡博士君子,说点话两头不讨好
评分##所以这几十年来就根本没毛线进步啊
评分##汇集各方论言,兼听则明,和当下对比看来,历史总是相似,有些自由可畏也不可及
评分##汇集各方论言,兼听则明,和当下对比看来,历史总是相似,有些自由可畏也不可及
评分##不可错过的好书好观念,也是历史文本
评分 评分##胡适很有封建时代士大夫的精神,对国民党的政策提出自己的质疑和意见,发问质疑国民党的《保障人权令》、孙中山的《建国大纲》以及"行易知难说",国民党各省各部电文要搞他,要给他戴"反革命"的高帽,国民党御用文人灼华、张振之写文章反击他,张振之那篇嘲讽的还挺有理有据,左翼文人也不待见他,瞿秋白、鲁迅写文对他冷嘲热讽,瞿的文很阴阳怪调,鲁的很简短犀利,有文又有诗,两人估计都嫌胡太虚伪不够激进革命;梁实秋比较文人,谈的思想统一,思想自由,基于自身但不深入,罗隆基相较于胡、梁,更有理论基础,是学院派,讲的条理清楚又深入浅出,为这人权运动,注入灵魂;书生意气指点江山的年代,说走就走了呢
评分##此书宪政奇书,必看
评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