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5-04-07
葛亮,一九七八年齣生。香港大學中文係博士。曾獲二零零五年臺灣聯閤文學小說新人獎首獎、第三十一屆香港青年文學獎等獎項。作品見於《收穫》、《香港文學》﹑《聯閤文學》等兩岸三地文學刊物﹐並為報章撰寫文化評論專欄。著有小說集《謎鴉》﹐入選臺灣二零零六年「誠品選書」。
德賽都(Michel de Certeau)在 The Practice of Everyday Life 的開篇寫道:「獻給普通人,獻給行走於街巷的平凡英雄,無所不在的角色。」
這本小說也是關於那些最切實的、時常為人所疏忽的情感。他們都是親近的人,曾在身旁一一走過,見證瞭歲月的變遷。他們又都是極其普通的,有時因為過於普通走嚮瞭邊緣,卻也是不期然的結果。他們的事情,在他們自己人生中即便是極壯闊的,也是大時代裏的一波微瀾,這都是必然。寫下他們,為的是不忘記。記憶若是苦楚瞭,還可以相忘於江湖,維以不永傷。
相忘江湖的魚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5
相忘江湖的魚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還是前年幸運得到的簽名書,因為港版竪排一直沒看。今天再翻突然發現完全就是七聲的港版嘛!驚喜ฅฅ* !
評分故作沉吟,明顯是白話散文看多自身功力不足;尤其是於叔一篇,寫到後麵居然有知音體的即視感;閱曆需增加,文筆需磨練;這種練筆之作,最好不要付梓;與有功底的作傢一比,高下立判,好沒意思。
評分葛亮的《德律風》和《硃雀》太不一樣瞭。感覺不太滿意,可能我比較挑剔瞭,或者這和故事篇幅本身也有關係。小說《德律風》僅僅是一個短篇,同名的書中還收瞭很多葛亮的短篇小說,有一篇《羅曼司》,講一個女博士的,記得是《硃雀》裏的一個章節,我很奇怪怎麼也收瞭進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魚相忘於江湖,人相忘於道術。本是苦楚的事,然則較之懸於一綫掙紮,倒不如相忘江湖,很喜歡簡介裏的一句話:記憶若是苦楚瞭,還可以相忘於江湖,維以不永傷。葛亮最優秀的作品,波瀾不驚的文字下淡淡的悲憫情懷……內地版名為《七聲》,多瞭5個故事,“一均之間,間有七聲”,可以一讀。 11年底《10+10》做為金馬影展開幕影片的形式多少會讓人吐槽抄襲2006年嘎納電影節的開幕影片《巴黎,我愛你》。雖然有侯孝賢壓軸,可依舊讓人覺得底氣不足。20個5分鍾的短片看下來水平參差不齊差強人意。其中印像深刻的倒是近年慣走爛片喜劇路綫的硃延平留下的。 他的這五分鍾...
評分相忘江湖的魚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