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朗天,香港土生土長的文字工作者。主要撰寫各種評論和創作小說,也做劇場、錄像、平麵和裝置藝術等。時而隱姓埋名行走江湖,在媒體混過,做過“夾心人”,亦曾逍遙自在過。主要著作有《基督教之貧乏》(1986)、《愛情弗得》(1988)、《人文之終結:文化結構史學之總論》(1989)、《老子哲學:實踐形上學之建立 (初稿)》(1995)等。
每一代思考的人,在其生命某一個路口,難免跟虛無照麵一次以至多次,陷入迷失。不過,虛無很快便會被打成一種主義,儼然一個反派,然後我們的英雄或聖人會教導種種剋服和超越它的方法;很快以至過快,我們又能站起來,重新做人瞭。
會否太過輕易?會否,我們其實藉理性和意誌的力量遮蓋瞭問題?
在村上春樹、尼采、加繆、卡爾維諾、梭羅等的文本中,讓我們重新和虛無對話,重新在流浪者和影子的生活處境中跟虛無狠狠而深深地接一次吻。因為我們努力活過來,實實在在,情願做一個凡人。
目錄
寫在前麵
決定推石上山之後
浪人
瘋狂是一種浪蕩
浪蕩是一種堅持
浪人之“遊”
浪人之“浪漫”
浪人之“曆史”
逍遙遊
心靈之遊
冒險遊
英雄遊
聖人遊:無何有之鄉
聖人遊:大小之辨與三重“逍遙”
聖人遊:遊必有方
由“遊”至“遊”的考古學
地獄為懶散的浪人預備
入口
村上式處境
村上式孤獨
忽然失落
失落的兩重世界
“那邊”就是內邊,也是下邊
人口在哪
齣口
有入口,便有齣口
齣口一:電話亭的呼喚
齣口二:舞舞舞吧
麵對“那個”的雙麵性
第三個齣口:從死導引齣來的活法
心靈之舞
後地震和後地下鐵
虛無
作為哲學考察的虛無
作為人生體驗的虛無
虛無的錶象......
##還是沒有讀完。。可能需要再深入瞭解一些村上的作品纔可以更懂。 但覺得本書的一些思想還是很有道理的,浪人的生活與絕對孤獨的本質。
評分 評分##雖然這本書是標題黨,但是內容卻挺值得 一讀的
評分 評分 評分##最後的幾行,是現在記憶最溫暖的地方 迴憶之前的章節,淡忘會在其中 岑朗天,佩服這位作傢,僅僅因為這本書 思想串成一條美麗的項鏈 戴在身上,美同時危險 浪人,沒有目的的遊蕩 “他|她是推石上山過程中會後悔的西西弗斯,是查拉圖斯特拉偶爾迷失時的投射” 浪人,我確乎不願...
評分##最後的幾行,是現在記憶最溫暖的地方 迴憶之前的章節,淡忘會在其中 岑朗天,佩服這位作傢,僅僅因為這本書 思想串成一條美麗的項鏈 戴在身上,美同時危險 浪人,沒有目的的遊蕩 “他|她是推石上山過程中會後悔的西西弗斯,是查拉圖斯特拉偶爾迷失時的投射” 浪人,我確乎不願...
評分 評分##有些總結的蠻好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