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鍾書(1910-1998),字默存,號槐聚。中國現代著名的學者和作傢。1932年在清華大學結識後來的夫人楊絳,次年畢業,赴上海光華大學執教。1935年與楊絳完婚,然後同赴英國留學。兩年後以《十七十八世紀英國文學中的中國》一文獲副博士學位,後隨妻子楊絳赴法國巴黎大學從事研究。1938年,他被清華大學破例聘為教授,次年轉赴國立藍田師範學院任英文係主任,並開始瞭《談藝錄》的寫作。1941年,珍珠港事件爆發,睏於上海,在震旦女子文理學校任教,其間完成瞭《談藝錄》、《寫在人生邊上》的寫作 。抗戰結束後,任上海暨南大學外文係教授兼南京中央圖書館英文館刊《書林季刊》編輯。在其後的三年中,作品集《人·獸·鬼》、小說《圍城》、詩論《談藝錄》相繼齣版,在學術界引起巨大反響。1949年迴到清華任教;1953年調到中國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其間完成《宋詩選注》,並參加瞭《唐詩選》、《中國文學史》(唐宋部分)的編寫工作。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發,受衝擊,當年11月與妻子一道被派往河南“五七乾校”。1972年3月迴京,8月《管錐編》定稿。1979年,《管錐編》、《舊文四篇》齣版。1982年起擔任中國社科院副院長、院特邀顧問;1984年《談藝錄》補訂本齣版;次年《七綴集》齣版。1998年12月19日,錢鍾書在北京逝世,享年88歲。
《七綴集》是全部《舊文四篇》和半部《也是集》的閤並。前書由上海古籍齣版社於1979年9月齣版,後書由香港廣角鏡齣版社於1984年3月齣版,兩書原有的短序保存為此集的附錄。這本書是拼拆綴補而成,內容有新舊七篇文章。古代有“五綴衣”、“七綴鉢”等名目,故題為《七綴集》。
##還是看他這種文章舒服。
評分##“扔掉楊乃喬,拜讀默存兄。2013.12.31夜”。迴首一瞥這永劫輪迴的日期與自我宿命的記憶,心中滋味甚多。有些人拉齣尼采來批評錢先生求同的貧視,我看大可不必。趣味不同,你沒有你的勾連東西貫通古今的野心,我尊重你,得不到你偏見的糾正,我也隻有冷笑笑,畢竟人的追求各異,有的人喜歡讀書,有的人喜歡講一口流利的網絡俗語,抱著封建道德的大旗騙人騙己,你不需要我救,我和魯迅再世也救不瞭你。迴頭扯讀書,默存先生此書短白而涵量依舊四溢。爾謙兄所言的眼“毒”,恰指錢先生可也。不論是對歌德作為彩虹島的辨析,還是早早就有後現代的敏銳,亦或驚絕天人的貫通人文社科古今中外,乃至神乎其神地(我偶然也發現瞭其中一些小問題,可那又算什麼拿得齣颱麵的東西呢?)乘風破浪,瘋狂讀書而不失自我犀利,而今比文皆竪子,我的同情中斷瞭
評分##錢鍾書《通感》一文最早發錶於《文學評論》,後收錄於《舊文四篇》(1979)和《七綴集》(1984、1993、2002)。此文最後一段駁斥瞭龐德(Ezra Pound)將“聞香”解釋為“聽香”的行為,並援引“近來一位學者”以支持自己的批評意見。 先看錢氏原文——“美國詩人龐...
評分 評分##文章很有意思,讀起來也很過癮。(11年10月重印版)不過,一、據另一考證,《人生頌》似乎不是漢譯第一首英詩;二、錢氏融會貫通的能力太強,賣弄和錶演的欲望更熾;三、述多論少,復製粘貼得太多,或許這就是錢氏不享“思想傢”名號的原因之一;四、他的翻譯觀是糟粕,影響又廣,害人不淺。
評分 評分##讀錢鍾書是種很奇特的體驗。一來,就像餘英時所說的,他很受晚清遺老(如陳衍陳石遺)的影響,走瞭博雅考訂的考據癖的路子,黃河流到哪兒他不很關心,偏要追溯到星宿海去。二來,人之纔質,萬變不同,錢的照相機式的記憶力和顛沛造次必於讀書的書癡個性,讓他的腦袋好像一個地...
評分##錢鍾書的評論,這本比較原汁原味,最理論?最通俗?原來在錢公的眼裏,沒有學術,隻有玩,把學術當作自己唯一的人!!!值得我尊敬一生的人!!! 我並非他的忠實讀者,僅僅看過《圍城》和一些同自己以前學業相關的文字,比如本書中有關翻譯和修辭的論述。 尼采說隻有貧弱的眼睛纔總是看到相同點,這話適用於錢先生的一些論述。他的翻譯觀,幸好沒有付諸實施(許淵沖的嘗試其實就是這種觀點的應用惡例)。我也不覺得他打通...
評分##正好前兩天讀本雅明《譯者的任務》,可與林紓的翻譯一篇相生發。讀瞭那篇朗費羅,愈發對翻譯不解起來。本雅明寫到最後極度的理想主義,他所謂的理想譯本讀起來牛逼得一塌糊塗可操作性我不敢恭維。“愈好的文本可譯性愈強。”靠譜嗎? 有待商榷。“一個圓的切綫隻在一點上同圓輕輕接觸,由此便按照其既定方嚮嚮前無限 延伸。同樣,譯作隻是在意味這個無限小的點上輕輕地觸及原作,隨即便在語言之流的自由王國中,按照忠實性的法則開始自己的行程。”很棒的想法 天下之大,能做到的有幾人?然後我也能很鄙俗的說一句我看曆史就是喜歡看段子嗎(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