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陈星灿、《失落的卫星》作者刘子超推荐!
国内首次完整引进,“西域探险之父”斯文·赫定第四次亚洲探险全记录。
完整展现1899~1901斯文·赫定探险生涯中浓墨重彩的三年。
◉ 编辑推荐
斯文·赫定第四次深入亚洲腹地考察的实录,
一百多年前我国新疆 、西藏自然和人文景观的生动写照。
斯文 ·赫定的游记,一如他的素描,真实、朴素而传神。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陈星灿
一场非凡的发现之旅,一次动魄的阅读体验。
——《失落的卫星》作者刘子超
这是一部关于探险家的真实日常之作,完整呈现斯文·赫定成果斐然的一次亚洲探险。
全书用类似日记的形式重现在凄凉孤寂的荒野中度过的每一天,记录沿途三年间 6000 多英里路程的波澜壮阔。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发现沉睡的楼兰古城,考察古罗布泊风貌,再次踏足西藏高原,向着神圣的拉萨一路前行。
◉ 内容简介
斯文·赫定的第四次亚洲之旅并不顺利,一路惊险连连,从藏北进入拉萨的尝试宣告失败,他和旅队不得不穿过大片未知的土地,回到罗布荒原,为再次进藏做准备。整夜的大风暴过后,一座消失已久的古城—楼兰出现在他们面前,为这支备受打击的旅队带来了巨大惊喜,也为新疆现代考古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最终,他们未能抵达拉萨,但发现楼兰古城、重新界定罗布泊的位置等成果让这次亚洲之旅成为传奇。
##这套书讲的是斯文·赫定1899年-1902年间的旅行,不觉得可以被此前的其他出版物代替。3年的旅行,1000多页的大部头,日记式的探险手记,更能身临其境地体验探险者的心境和见闻。全五星好评,一半给斯文·赫定,一半给译者,谢谢译者把穿插于险境中的风景翻得那么美
评分##这套书讲的是斯文·赫定1899年-1902年间的旅行,不觉得可以被此前的其他出版物代替。3年的旅行,1000多页的大部头,日记式的探险手记,更能身临其境地体验探险者的心境和见闻。全五星好评,一半给斯文·赫定,一半给译者,谢谢译者把穿插于险境中的风景翻得那么美
评分##休憩189th,楼兰,楼兰,它就在那里,然后重归世人视野。有关此书特点与长处我已经在上卷评论中说的很多,下卷除却发现楼兰那种激动震颤外,最触动我的是天时地利人和一样不占以后,依然要在“被赶走之前,尽量的寻找新的体验与新的冒险”的斯文赫定,这种若一去不回便一去不回的彻底的探险家精神真是令人动容,让我想起《食物探险家》里的拓荒者们,更想起哥伦布麦哲伦乃至死在南极的斯科特,并深深为之折服,好书,好书
评分##楼兰由于地处中国通往欧洲的北方大道和南方大道之间,而在公元前2世纪中国皇帝与匈奴(突厥人或匈奴人)之间的战争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在两者之间起到缓冲国的作用。希姆莱认为楼兰就位于古代罗布泊湖畔。这个城市似乎被4世纪初的一场沙暴或一场洪水(或两个同时)摧毁。人们似乎在附近又修建了一个城镇,即所谓龙城,但那个城镇也在1308至1311年间的暴风和洪水中被摧毁。如果我们可以正确地把赫定博士发现中文手稿的那个被称为“楼兰”的地方的经纬度确定为40度40分,东经90度的话,那么伟列亚力的定位就有250英里的偏差(1880年:北纬39度40分,东经94度50分)。更准确地给楼兰定位也许能使定位它周边的其他古国更为容易一下,我们知道这些古国的名字,但它们的位置对现代地理学家来说仍然是一个谜。
评分##从藏北进入拉萨的尝试宣告失败,斯文·赫定和旅队不得不穿过大片未知的土地,回到罗布荒原,为再次进藏做准备。然而,一座消失已久的古城出现在他们面前,沉睡的楼兰重新界定罗布泊的位置,让这次亚洲之旅成为传奇。
评分##下册一开始,又回到罗布泊寻找上一年已经发现的楼兰古国并发现更多文物。之后尝试伪装成蒙古人由北向南进藏,失败后一路往西到达英属印度。进藏后与藏人对峙时的那一段是上册没有的富有悬念的经历。
评分##不懂就不要装懂,有个短评居然说这本书“实际上就是远行译丛的《我的探险生涯》”,《我的探险生涯》是斯文.赫定先生在一战期间及战后的职业生涯低潮期写的一部全景式通俗著作,这本《穿越亚洲腹地》则是1899年至1902年第四次中亚探险归来的作品,看目录我猜想大概是《中亚与西藏》的全译本,希望是没有删节的全译本。
评分##“西域探险之父”斯文•赫定重磅探险日志填补西域研究的空缺 ,唤醒沉睡的楼兰古城。 这是一百多年前我国新疆、西藏自然和人文景观的生动写照。斯文•赫定的游记,一如他的素描,真实、朴素而传神。
评分##本书描绘的是一位瑞典探险家于1899年至1901年间在我国西域的一次探险历程,斯文·赫定用他文学家般的妙笔,记述了优美动人湖光山色、忠厚善良的人民、可爱的动物和艰辛困苦的历程,他的描写极其生动,仿佛呈现的是一幕幕电影画面,有极强的代入感,犹如身临其境。而且这些平易、通俗的文字还充满着感情色彩,读之,会沉浸在那些悲欢离合之中,久久不能释怀。当然,斯文·赫定的探险绝非一般的旅游观光,他还以科学的态度,对旅途中的河流、沙漠、湖泊、群山进行水文地理及天文勘测,用他自己的话就是:将陌生的土地置于人类知识的范围之内。从此意义上来说,这部书不但充满着人文色彩,还传达着一种科学理念,更可贵的是,它张扬着一种男子汉的气概,一种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精神。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