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粹的愉悦!艺术史大师肯尼斯·克拉克爵士回归艺术鉴赏的原点——观看绘画。怎样观看一幅艺术杰作?在那些杰作的画布里,隐藏着艺术家怎样的巧思妙想?
这是一部以丰富的艺术史知识引领读者观看绘画的大师指南。提香《基督下葬》、委拉斯开兹《宫娥》、拉斐尔《捕鱼神迹》、华托《热尔桑的招牌》、维米尔《画室里的画家》、伦勃朗《自画像》……克拉克爵士以其独特的艺术史家之眼,精选十六位艺术大师的经典杰作,细致阐析了每幅画作的创作背景、技法特点、艺术价值、后世影响等,慷慨而生动地分享了观看绘画的门道与乐趣。
##看完这本书才知道原来绘画还可以这样“观看”。深深意识到之前我们的看画单纯只是浏览。绘画原来涵盖了这么多内容。
评分##《周末读诗》?——不了,谢谢。
评分##“他蜷伏在他的画架上,像一只巨大的蟑螂……”“他就像一匹获奖的种马一样不知羞耻地自得其乐……”真是服了克拉克,他的画评是一种充满弹性充满流体的存在,被他的手和眼带领着看过的画,便不再拒人千里,而会具体到仿佛是你邻居叫你去他家客厅看他刚画好那般新鲜。而我恰好就愿意抱起双臂,踱步赏析,如此愉悦。
评分##欣赏佳作没有标准和规则,但从中获得的体验因观者的沉淀积累而异。
评分##还是得读读专家意见,自己看是既不激动、也看不出那么多名堂。
评分##克拉克非常有力地证明了,观看绘画本身如何也是一门“艺术”。
评分##细读一张画,从中看出隐秘的信息,看出画家的急切心神或超然的态度。一张画不同于一张照片取自于瞬间,读照片得去读那瞬间藏身的时间河流,而读画则是读到画家安排的空间,即他心中的秩序如何呈现。此书很好,开篇就谈提香画中的眼神,论述透纳也客观,有方法论的价值,要是再系统深入一些,就更过瘾。稍有遗憾的是插画横放挡住了部分,不妨考虑锁线装订可摊开赏读。
评分##还是得读读专家意见,自己看是既不激动、也看不出那么多名堂。
评分##出身富贵、毕业于牛津、27岁当上阿什莫林博物馆馆长、30岁执掌英国国家美术馆、斯莱德讲座教授、37岁获得爵士勋位、66岁时为BBC制作了第一部彩色艺术系列片《文明》——稍稍带着家长做派。克拉克爵士这样的精英,活到当今是危险的,新一代艺术史家也不太喜欢他的“古典”。然而,本书使我们意识到他的天才,对于16幅名画,有一击而中的力量,却又那么举重若轻。透纳画作的“梦境”性质,维米尔的“冷静”计算,修拉与意大利湿壁画的关系,达芬奇生命一体感所导致的神秘,波提切利的图像哲学,库尔贝“左边巴尔扎克、右边福楼拜”,透彻!作者使用了各种“理论”和“知识”,但是浑然一体,写到康斯特布尔的《哈德利城堡》,他用了画家的原话:“风暴在风暴之上翻滚——然而,黑暗是庄严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