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富汗訪古行記

阿富汗訪古行記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劉拓
圖書標籤: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一〕 賭氣獲得的簽證 5
〔二〕 精心的規劃與無窮的變故 11
〔三〕 現代化的喀布爾——超市、書店與相機店 19
〔四〕 探訪喀布爾的城牆體係 29
〔五〕 齣師不利——摺戟帕爾旺 39
〔六〕 重訪貝格拉姆 51
〔七〕 朝聖巴米揚 61
〔八〕 存憾班達米爾 75
〔九〕 驚魂巴米揚歸程 87
〔十〕 恰赫恰蘭奇遇 95
〔十一〕 圓夢賈姆宣禮塔 103
〔十二〕 從恰赫恰蘭到赫拉特 121
〔十三〕 兩次遊曆赫拉特的小麻煩 131
〔十四〕 城堡與霍賈·阿蔔杜拉·安薩裏陵墓——赫拉特最重要的兩座大型建築 143
〔十五〕 赫拉特的曆史街區 157
〔十六〕 兩次失敗的艾娜剋之旅 173
〔十七〕 真塔利班之路——竄訪加茲尼 185
〔十八〕 唯一的公共交通旅程 ——北方重鎮馬紮裏沙裏夫 199
〔十九〕 探訪大夏故地——八卦圖一般的巴爾赫城 209
〔二十〕 巴布爾花園周邊的喀布爾 227
〔二十一〕 從卡爾加湖到大巴紮,和尤素福的一麵之緣 241
〔二十二〕 喀布爾巴紮和老城區 251
〔二十三〕 三個中國人相聚法紮巴德 269
〔二十四〕 閑逛法紮巴德 279
〔二十五〕 塔利班源地——抵達坎大哈 295
〔二十六〕 坎大哈老城的街市 307
〔二十七〕 四十階梯再遇麻煩 323
〔二十八〕 三訪貝格拉姆,抱憾潘傑希爾 333
〔二十九〕 參觀綠鬆石山遺産中心 345
〔三 十〕 收官喀布爾國傢博物館 359
後 記 379
· · · · · · (收起)

具體描述

阿富汗是絲綢之路上東西方文明匯聚之地。此書記錄瞭作者於2014年和2017年兩次獨自踏尋阿富汗諸多古代遺存的故事。阿富汗局勢復雜,訪古行旅充滿冒險和艱辛,而普遍的貧窮和宗教的保守,也讓這裏有著獨一無二的風土民情。書中除瞭介紹阿富汗古代遺存的曆史、分布和現狀,也描繪瞭此地的自然景觀和社會日常。作者在曆史、考古領域的紮實積纍增添瞭此書的知識性,生動的敘述中飽含對過往和現實的人文思考,文筆樸實而充滿溫度。

用戶評價

評分

##無法親赴阿富汗,至少可以通過閱讀瞭解這個國傢以及它的曆史。遊記,就這趟紮紮實實的寫,纔是最好的。(4.9)

評分

##增長見聞。

評分

##很難得的行記與配圖,阿富汗路轉粉。作為普及讀物是失敗的,介紹瞭好多考古遺址,但讀者串不起綫。讀瞭《阿富汗 古代文明的十字路口》纔將各遺址時代串起來。

評分

##可惜瞭考古係。。

評分

##流水賬

評分

##這個時間段讀這本書心情特彆復雜。不知護送作者去賈姆宣禮塔的政府軍怎麼樣瞭?撤軍時被IS-K炸過的伯爵酒店還能再度運營嗎?阿富汗還能寄明信片嗎?我還有機會去看看漂亮的巴爾布花園嗎?支持塔利班的坎大哈虔誠又熱情的民眾得到瞭他們想要的嗎?小馬蘇德在潘傑希爾山榖還能像他父親一樣堅持嗎?AKTC,綠鬆石山遺産中心的工作還能繼續進行下去嗎?心中徒有無用的遺憾。 2021.10.27 沒想到劉拓居然去世瞭,考古墜崖,這很劉拓。“他還想去阿富汗,去做搶救性考古,這纔是他最強烈想實現的夢想”,可惜這個夢想無法實現瞭。RIP,感謝你為生活平淡的我帶來的悸動。

評分

##這個時間段讀這本書心情特彆復雜。不知護送作者去賈姆宣禮塔的政府軍怎麼樣瞭?撤軍時被IS-K炸過的伯爵酒店還能再度運營嗎?阿富汗還能寄明信片嗎?我還有機會去看看漂亮的巴爾布花園嗎?支持塔利班的坎大哈虔誠又熱情的民眾得到瞭他們想要的嗎?小馬蘇德在潘傑希爾山榖還能像他父親一樣堅持嗎?AKTC,綠鬆石山遺産中心的工作還能繼續進行下去嗎?心中徒有無用的遺憾。 2021.10.27 沒想到劉拓居然去世瞭,考古墜崖,這很劉拓。“他還想去阿富汗,去做搶救性考古,這纔是他最強烈想實現的夢想”,可惜這個夢想無法實現瞭。RIP,感謝你為生活平淡的我帶來的悸動。

評分

##很難得的行記與配圖,阿富汗路轉粉。作為普及讀物是失敗的,介紹瞭好多考古遺址,但讀者串不起綫。讀瞭《阿富汗 古代文明的十字路口》纔將各遺址時代串起來。

評分

##難以想象21萬字的篇幅其實記述的僅是約兩周的旅程,且通篇毫無做作的抒情與冗餘的文字,每一個景點背後牽扯齣的阿富汗各個時期各個地區的曆史資料非常詳盡,對建築遺址及文物的外觀、尺寸、裝飾細節、相應曆史時期主流藝術形式及與周邊國傢進行對比的精準描寫,都充分展現瞭考古學專業的紮實功底。極為難得的是,在幾次崩潰大哭與頻繁遭受的審查之間,作者對古跡發自內心的熱愛、對阿富汗這片飽受戰苦之地的關懷、對人與人之間樸素的信賴毫無減損。“在阿富汗這樣動蕩的國傢,很多驢友包括我,前去叨擾一遭,乃至從中擠榨齣的悲天憫人之心,實則於己於人都毫無進益。” “我理解保守的生活方式,但對於保守宗教冷眼旁觀而非批判錶述,可能已經進入敏感的邊緣。”這樣深刻的自省和對保守派信教人士的理解與包容,纔是通嚮世界大同的路徑。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