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民族主義

發明民族主義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英] 大衛·A. 貝爾
圖書標籤: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001   導言:構建民族
041   民族的,神聖的
044   基本概念
047   宗教思想領域
053   實際組織領域
057   地上的上帝
063   界限與時間
067   天主教徒與新教徒,法國人與英國人
092   愛國主義與民族情感的政治
097   舊製度風格的政治
100   法律與對民族(nation)的運用(1715—1771年)
104   道德與對祖國(patrie)的運用(1715—1771年)
107   王室愛國主義
113   前革命時代綜述
142   英國的野蠻人,法國的殉道者
148   英國人與野蠻人
153   動員民族
158   民族身份與歐洲團結
163   人文與藝術的學校
167   直到革命戰爭
171   從宗教戰爭到民族與種族戰爭
194   國民記憶與“法國偉人”典範
195   一種崇拜的興起
209   偉人與神聖領域
212   偉人、君主製與王室愛國主義
217   男性的共和主義
220   市場與公眾
246   民族性格與共和國想象
250   被考察的民族性格
254   可以承受的生命之輕
258   墮落的、女性化的法國人
264   人與公民
271   轉變的方法
296   民族語言與革命性考驗
299   語言的政治化
306   傾聽者之耳
311   “教士的帝國”
316   教士的先例
320   天主教徒與新教徒
324   雅各賓派與法律
352   直到現今,直到民族主義的終結
381   譯名對照錶
391   譯後記
· · · · · · (收起)

具體描述

現代民族是如何誕生的?它是自然形成的還是人為建構的?民族主義究竟意義何在?

在現代世界,民族主義作為一種主流的政治意識形態在各個不同的國傢扮演著不同的角色。有時候,它是爭取獨立、自由的思想,有時候它又是排外、保守的觀念。這種矛盾的意識形態究竟從何而來,究竟是福是禍?

本書通過對具有代錶性的法國民族主義的來龍去脈進行深入剖析,探討瞭民族主義在現代民族國傢中的崛起過程。通過對民族主義與宗教、文化的關係的討論,作者提齣瞭頗多發人深省的觀點:當一個民族處於宗教失範的境地時,“民族”就會被推上神壇。而各個民族的文化背景則早就瞭各國不同的民族主義生態。

本書盡管論述的是法國的民族主義,但其觀點適用於世界各民族和各種民族主義的討論。因而對於任何思考民族與民族主義問題的人都有著莫大的啓發。

作者簡介

用戶評價

評分

##作者將法國大革命前兩個世紀民族主義的形成放在一個復雜的網絡裏去考察,民族主義既是政治構建工程,也有一定的客觀存在基礎。在法國大革命前宗教戰爭愈演愈烈,人們從思想上開始接受上帝與世俗相分離,渴望阻止宗教衝突的暴力破壞,上帝留下的真空需要一種新的秩序將人們凝聚起來,民族和祖國的概念開始逐漸明晰,最開始被皇室利用鞏固地位,最終發展成對君權神授君主製的反抗。民族主義在反對宗教的過程中誕生,又藉助宗教留下的概念和儀式,既追溯傳統又包含對傳統的劇烈反抗,既有人為構建又有曆史文化基礎,在形成過程中伴隨一係列激進的衝突和討論,作者的視角是非常動態的。

評分

##並非宗教衰亡導緻人們需要民族,而是宗教發展過程中“神明缺席”,使得人們認知世界的方式轉嚮世俗化,因而引入“社會”“祖國”“民族”這一套概念係統。這套係統進而與法國的共和主義浪潮結閤,最終在法國國界內形成一場自上而下建構同質民族的行動。而民族建構之所以有那麼多宗教色彩,是因為這項如此浩大的現代工程,可參考效仿的先例也隻有宗教罷瞭。這種解釋通不通見仁見智,不過作者在全文開篇宣稱自己力圖超越安德森將民族主義視為宗教之代替品的觀點,讀下來後,感覺他的嘗試或許並不那麼成功。作者的不少想法放在法國甚至西歐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放在東歐或東亞就不那麼準確瞭,畢竟歸根到底作者取的案例隻是法國而已。當然,全書大部分內容還是很有趣的,可以一讀。P.S.其中一章詳細講瞭語言與民族的關係是怎樣被建構起來的,很有意思。

評分

##民族主義與宗教的相似簡直妙不可言

評分

##民族主義淆的東西比小說還好看,繼承瞭這係列說人話的優良傳統

評分

##基本上是寫法國的,但長點心的話,可以看齣來這本書真正要說的是什麼。怕被請去喝茶,就不亂說瞭~~總之是屬於那類“增智”的書。

評分

##Not on my expectation.

評分

##浮光掠影翻過。熟悉法國史(特彆是大革命前後這一段)應該會好讀一些,不過可為鏡像之處太多瞭,理解起來也不睏難。

評分

##今天的民族主義也在與時俱進地發生著變化,在一些西方國傢,人們越來越拋棄瞭狹隘的地域和血統觀念,轉而采取一種憲法民族主義的立場。共同的宗教信仰、共同的語言和共同的生活習慣,總是要比一部冰冷的憲法有吸引力得多。但是這個憲法民族主義,或許會像一條冷毛巾,搭在發燒的額頭,以減輕民族主義的暴虐和殘酷。

評分

##法國民族主義者認為,最終決定民族的不是曆史、種族、語言、疆域,而是一種共同願望:“聚集成一個民族,接受共同的法律、價值觀、製度、……共同的文化、語言”以及共同的“政治立場”和“文化認同”。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