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塵世的夢浮橋》是旅日作傢蘇枕書十年間精心寫下的隨筆集,以細緻且富含深情的筆觸,解析諸如小林一茶、與謝蕪村、樋口一葉、川閤小梅等十餘位人物的命運之旅,透過濛塵,細膩入骨地寫盡世間冷眼熱腸。他們即使無法融入這浮世,不得灑脫,卻在字裏行間透齣諸多可嘆可愛之處。人生悲哀且寂寞,同時也令人眷戀並喜愛。讀者可隨意展捲、遊目騁懷,跟隨作者漫步清寂幽邃的秘境。
##枕書寫的那些人,那些事和那些地方,是我也熟悉的。雖然是我很熟悉的,讀著她的文章,還是感嘆:原來我並不知道啊。另一個感嘆:這本的手感真的太舒服瞭。
評分##鬆尾芭蕉苦行僧式的道旅,小林一茶漂浮多難、喪妻喪子的生旅、與謝蕪村浪漫又入俗的藝旅、石川啄木病痛睏厄的苦旅、竹久夢二熱烈夢幻的夢旅、樋口一葉孤獨矜傲,敏感堅忍的行旅.....這些旅人,最終在浮橋上留下瞭足跡。 循著時間,將一眾人物的生平平鋪直敘的展現在麵前,寫意自然,感觸細膩,仿佛隔著時空,看到瞭生命的輪迴。隨筆式的記錄,考據真實。後麵略顯枯燥乏味,但不失為一本不錯的讀物。
評分##準備美國女性文學期末考時穿插著看的 見到更多荊棘之路上的女性 忽然想到某冊忘瞭是哪段文學史裏的一句 大意是 作品隻是一生的注腳罷
評分重版齣來,換瞭若乾篇目,圖片變動最大
評分##新版做得很好看,紙和裝幀都很好,讓人一直忍不住摸啊摸。內容大概分為四塊,分彆是江戶人物,維新以來,女性以及北京相關。雖然是文化隨筆,但讀起來並非沒有門檻,關於書中的人物生平作品風格什麼的,應該需要對日本文化史比較瞭解。整體上還是有很強的文藝女青年的感覺吧。不知道再過三十年,作者會怎麼看待自己當時的作品。對瞭,感覺寫女性那邊還是蠻有啓發的。從女性日記和生平中,可以看到日本男女之界如此清晰。最後,還要提齣倡議!這種關於詩啊俳句啊什麼的,可不可以請編輯把原文放上去啊。讓讀者可以更好地理解詩的音韻和意境。
評分##【藏書閣打卡】新年第一本書,看得細慢。作者文筆淡雅清幽,每篇文章資料豐富,卻因為悠然的敘述,很好讀。一開篇就是喜歡的俳句師芭蕉、一茶,最愛那句“露水的世”。更喜歡的,是女子們的日記:路女日記從作傢馬琴的故事開始,講到他早逝的兒子,江戶時期女子基本都不認字,更彆提寫作,在曆史上留下的形象極度扁平,而這位年輕守寡的媳婦,因為要幫助眼盲的作傢公公記錄謄抄文章,三十歲之際啓濛書寫,在公公去世後,路女繼續記錄自己的生活,最終於日本文學史上留下名字;還有與丈夫喝酒賞花的小梅,苦苦支撐傢計拼命寫作的樋口一葉,在青苔漫布的袛王寺靜心修行的智照尼,這些日本曆史上極少幾位留下文字的寫作女子,人生故事都令人心摺。古時的日本條件艱苦,但也催發齣對於生命獨特的感悟,幸得這些以夢為橋的旅人們,開啓我新一年的閱讀與生活。
評分##記得學東亞文化史的晨昊跟我講述她第一次到京都的時候,就仿佛書本上的知識全部在眼前全息投影齣來。蘇枕書的文字舒暢自在,大量日本舊文人的生活細節鋪展,適閤午後和睡前時光。
評分##寫日本文化,難得可以這樣文筆優美,不學究氣。也不人雲亦雲,作者有自己的觀察和體驗,非常不錯。
評分##且隨她逶迤而行,去往那日本文藝之幽境:見風物山水,也觀畫看展;覽傳統歲時,也料理日常。連讀枕書四書,卻在她讀俳句中顯見她學問之餘的纔華,這大概以鑒賞力打底,而解析對象是極貼閤她性情的,儼如融通。末兩篇北京之作,又很見其情懷。另外,此書中的考據亦甚得我心,尤喜《小梅日記》;而靈魂更愛樋口一葉,同她頗有惺惺相惜之感,希望自己以後也能讀(到)她的日記!還補讀瞭舊版李長聲老師作的序,李老一貫趣筆,又不失識見並總能精確地抖落一些,讓人起敬意又受教益;也恰到好處地說瞭一點前輩該說的話。不算厚的一本,我讀得細慢,將完時也連生不捨,於是更放緩瞭步頻——閱讀是紙上行旅,卻無疑滋養身心。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