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复生,教授,硕士生导师,当代著名文学评论家。1970年12月生,山东荷泽人。现任海南大学人文传播学院院长、海南师大兼职教授,海南大学文艺学专业文艺批评方向硕士生导师,海南大学人文学部学术委员,《天涯》杂志兼职副主编,海南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海南省“515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海南省作家协会会员、理事,海南省文联理论与评论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海南省青年诗人协会副主席。
##立足于80年代文学作为文学史研究的选本。个别文本简直没法看,离文学远到他妈都不认识。
评分##文章都很有代表性,很多篇目之前都已经读过了。上辑偏文化和思想多一些,就我个人而言,比下辑更有意思。简言之,就是为了挑战和解构80年代形成的文学和审美霸权(亦可称之为“新启蒙主义”意识形态)。但感觉这本不如“延安文艺”和“50-70年代”这两本好,这不是刘复生老师文章的编选问题,而是研究对象价值高下的问题。
评分##主要是史论方面,深入的分析不多,收录旷新年的两篇对比下来特分裂....痛骂伤痕、先锋小说等,但到寻根文学则全是吹捧....
评分纠缠于概念织就的网络中,回应前辈学人的强烈意愿占据了细致历史分析的版面,范式、思潮的变换,使得作家作品如同浅海礁石,升起而后落下。然而海浪与礁石的关系究竟如何?切不可只做一时浪花
评分##新启蒙在80年代几乎成为一种“常识”,它衍生出了非人/人、政治与文学、非文学/纯文学等一系列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并且将后者建立为唯一正确的价值观念。然而跳出新启蒙再看新启蒙,这些观念不仅没有办法截然分割,就连新启蒙本身都是改革开放这一政治叙事的局部,否则它无法成立。新启蒙压抑主张的那些因素,最严重的后果就是导致了文学的小家子气。
评分##立足于80年代文学作为文学史研究的选本。个别文本简直没法看,离文学远到他妈都不认识。
评分##文章都很有代表性,很多篇目之前都已经读过了。上辑偏文化和思想多一些,就我个人而言,比下辑更有意思。简言之,就是为了挑战和解构80年代形成的文学和审美霸权(亦可称之为“新启蒙主义”意识形态)。但感觉这本不如“延安文艺”和“50-70年代”这两本好,这不是刘复生老师文章的编选问题,而是研究对象价值高下的问题。
评分##新启蒙在80年代几乎成为一种“常识”,它衍生出了非人/人、政治与文学、非文学/纯文学等一系列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并且将后者建立为唯一正确的价值观念。然而跳出新启蒙再看新启蒙,这些观念不仅没有办法截然分割,就连新启蒙本身都是改革开放这一政治叙事的局部,否则它无法成立。新启蒙压抑主张的那些因素,最严重的后果就是导致了文学的小家子气。
评分##主要是史论方面,深入的分析不多,收录旷新年的两篇对比下来特分裂....痛骂伤痕、先锋小说等,但到寻根文学则全是吹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