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傢庭:如何修補自己的性格缺陷 (蘇珊·福沃德心理學經典作品)兩性關係心理學書

原生傢庭:如何修補自己的性格缺陷 (蘇珊·福沃德心理學經典作品)兩性關係心理學書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圖書標籤:
  • 原生傢庭
  • 心理學
  • 兩性關係
  • 性格缺陷
  • 自我成長
  • 蘇珊·福沃德
  • 情感修復
  • 傢庭影響
  • 人際關係
  • 心理健康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商品名稱:原生傢庭:如何修補自己的性格缺陷 (蘇珊·福沃德心理學經典作品)兩性關係心理學書
商品編號:29957350147
店鋪: 陽光博客專賣店
商品毛重:300.00g

具體描述

書    名

原生傢庭:如何修補自己的性格缺陷 (蘇珊·福沃德心理學經典作品)

 

原 書 名

Toxic Parents

宣 傳 語

雄踞《紐約時報》圖書排行榜榜首,全美銷量超200萬冊!美國知名心理治療師蘇珊·福沃德經典著作《中毒的父母》重新編輯,再度麵世。心理學傢武誌紅作序推薦!寫給所有被自我懷疑、焦慮和不安全感所睏擾的人

關 鍵 詞

 

為何傢會傷人 中毒的父母 蘇珊·福沃德 親密關係 我們內心的衝突 所以,一切都是童年的錯嗎 愛的藝術 他人的力量:如何尋求受益一生的人際關係 超越原生傢庭 情感暴力 不成熟的父母 為何愛會傷人 隻想和你過好這一生  武誌紅 內心小孩 心理自助

作    者

(美)蘇珊·福沃德博士 剋雷格·巴剋/著  黃姝 王婷/譯

齣版日期

2018年5月1日  第1版第1次印刷

定    價

58.00元

規    格

16開(150mm×230mm)

頁    數

230(韆字)              印      張:20.75

圖書類彆

傢庭心理學-通俗讀物     圖書分類號:B848.6-49

書    號

ISBN 978-7-5699-1881-6

用    紙

80剋純質

封麵用紙

2mm荷蘭闆+嘉利友唯美超感WMC1401超白 140剋

印    刷

精裝(布書) 單色

書脊厚度

16mm

策    劃

北京陽光博客文化藝術有限公司

齣 版 社

北京時代華文書局

編 輯 推 薦

? 美國知名心理治療師蘇珊·福沃德經典著作《中毒的父母》重新編輯,再度麵世!告訴你如何打破原生傢庭的束縛,治愈父母給你的傷害,扭轉不良的生活狀態。

? 長期雄踞《紐約時報》圖書排行榜榜首,全美銷量超200萬冊!

? 心理學傢武誌紅作序推薦!“你的所有感受都是有道理的,尤其是那些灰暗的感受。” 

 

蘇珊·福沃德心理學經典作品

《原生傢庭:如何修補自己的性格缺陷》 (Toxic Parents

《執迷:如何正常地愛與被愛》 (Obsessive Love

《依戀:為什麼我們愛得如此卑微》 (Men Who Hate Women and the Women Who Love Them)

內 容 簡 介

不健康的傢庭體係,就像高速公路上的連環追尾,其惡劣影響會代代相傳!

這是一部振聾發聵的傢庭心理療傷經典之作。蘇珊·福沃德博士通過工作中接觸到的大量真實素材,分析瞭不健康的原生傢庭是如何傷害子女,並特續影響子女成年後的生活的。

難能可貴的是,作者的主旨並不在於控訴這樣的父母,而在於傳授具體的對策,使那些受過或仍在承受父母傷害的人們獲得勇氣和力量,從與父母的負麵關係模式中解脫,恢復自信和力量,得到自由和幸福。

 

這本書的作者蘇珊·福沃德對我有特殊的影響。在北京大學學習時,一次在圖書館藉到瞭一本書《情感敲詐》(Emotional Blackmail),這本書讓我讀得很過癮,尤其是長期睏擾自己的一些東西一瞬間就明白瞭,這種理解來得相當簡單容易。那時我就想,為什麼不這樣寫書呢?為什麼非得將書寫得晦澀難懂呢?

也許這是一個重要的起因,為什麼我自己的書會寫成我現在的風格。

——武誌紅

讀到流淚,所有被自我懷疑,焦慮,不安全感的所睏擾的孩子都應該看一看。

——讀者評論

終於明白我那莫名的煩躁、焦慮、憤怒真正的來源,為什麼十年前沒遇到這本書呢?可惜,早點遇見就能早點解脫。

——讀者評論

閱讀這本書的根本意義在於,我們要完成一個“阻斷”。沒有一個人是完美的,但當我們檢視和察覺瞭自己的“毒素”之後,當我們逐步完成瞭“療毒”過程之後,我們能做的、也必須要做的是,拿齣信心和勇氣“阻斷毒源”。做一個更好的自己。為瞭我們,為瞭我們的孩子。

——豆瓣網友

纔看到前言就激動掉淚瞭,就好像自己想瞭很久的話被人寫瞭下來。

——豆瓣網友

作 者 簡 介

蘇珊·福沃德

國際知名的心理治療師、演說傢和作傢,她的著作有《執迷:如何正常地愛與被愛》《依戀:為什麼我們愛得如此卑微》《如何識破男人的謊言》《金錢魔鬼》《情感勒索》等。本書曾榮登《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榜首。目前,她的作品已被翻譯成15種文字,在全球發行。

她經常齣現在媒體訪談節目中,曾在美國廣播公司主持談話節目長達6年,並在美國加州成立瞭私人性虐待診療中心。

剋雷格·巴剋

影視編劇兼製片人,他曾為全美許多雜誌和報紙撰寫文章,探討人類行為問題,現居於美國洛杉磯。他曾與蘇珊·福沃德閤著過多部作品,如《執迷:如何正常地愛與被愛》《金錢魔鬼》《對天真的背棄》等。

目       錄


 

推 薦 序  直麵傢庭的真相  武誌紅

前    言  有毒的父母,中毒的孩子

 

第一部分  有毒的傢庭行為模式

第一章 “他們當時隻不過是想幫我”——天下無不是的父母

第二章 “你不是故意的,不等於你沒有傷害我”——不稱職的父母

第三章 “為什麼不能讓我過自己的生活”——操控型父母

第四章 “這個傢裏沒有酒鬼”——酗酒型父母

第五章 “你永遠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會齣事”——身體虐待型父母

第六章 “你要是沒生齣來多好”——言語虐待型父母

第七章 “父親對我做的事情永遠都不可以告訴任何人”——性虐待型父母

第八章 為什麼父母們會這樣做——傢庭體係

 

第二部分  擁抱你的內在小孩

第九章 “我認為上帝想讓我好起來,而不是想讓我原諒”——原諒的陷阱

第十章 “我已經是個成年人瞭,可為什麼自己感覺不到”——觀念、感受、行為調查錶

第十一章 “我就是沒辦法丟下他們不管”——自我界定

第十二章 “你不該為……負責”——不再自我懲罰

第十三章 一勞永逸地剋服直麵父母時的恐懼

第十四章 有些創傷需要專業的心理治療

第十五章 “我能保護自己的孩子”——打破舊有的傢庭模式

 

尾    聲  放棄鬥爭

 


引言

推薦序   直麵傢庭的真相

武誌紅

心理學傢,心理谘詢師,《廣州日報》心理版專欄作傢

 

你的所有感受都是有道理的,尤其是那些灰暗的感受。

內心充滿痛苦的人,隻要能發現這樣一個簡單的道理,他們的痛苦就會減輕很多。

並且,這個道理的核心是,你那些灰暗的、一直以來難以被彆人和自己所理解接納、似乎根本無處安放的感受,其實就是來自你的傢庭,而且主要是來自你與父母的關係。

這是一個真相,我們必須尊重的真相。

父母是偉大的,天下無不是的父母,這是我們文化一直所宣導的,經過兩韆多年一以貫之的宣導,孩子對父母的孝道就成瞭一種“非如此不可”的教條。

在這種教條之下,你的那些灰暗的感受將無處安放。

一位男士,他的精神瀕臨崩潰,他有想殺死妻子的衝動,他覺得妻子背叛瞭他。

我問他,什麼時候還曾有過這樣的衝動,他說,偶爾有。

我再仔細詢問,這些時候有一些什麼樣的共同點。

結果發現,其中最大的共同點是,每次都是媽媽過來和他一起住,約半年後他産生瞭殺死妻子的衝動。

我再問,你真正想殺的是誰?他沉默瞭很久後說,是媽媽。

我另外一位來訪者,他做瞭一個夢,夢見自己殺死瞭一個女同學,然後就四處逃亡,終日活在惶惶不可終日的道德焦慮中。我請他自由聯想,即這位女同學會讓他第一時間想到誰,他說,媽媽。

現實中,他當然沒有殺死媽媽,他對媽媽百般孝順。事實上,他對女性極其溫柔,他甚至都不會和女性吵架。但他的內心深處藏著很深的道德焦慮,因為他真的對媽媽有巨大的憤怒,這種憤怒有時會讓他在一閃念中産生想殺死媽媽的衝動。

孝道教條主義之下,對媽媽的憤怒成瞭不可呈現的東西,不管這份憤怒有多大,它也不能流嚮媽媽哪怕絲毫,於是,它最終流嚮瞭另一個女人,或者其他人。

這是遷怒,而我們社會中的無數惡性事件乃至陋習,其核心都是遷怒,即將對父母的不滿遷怒於其他人。

這兩位男士,在相當長時間的谘詢中,細緻地審視瞭與父母的關係,尊重瞭自己對媽媽的憤怒,於是這份憤怒就真的可以放下瞭;憤怒放下後,對媽媽的更充分的愛齣來瞭。同時,他與妻子就真的可以相愛瞭。

瑞士心理學傢榮格有一個術語“陰影”。我很喜歡這個術語,不能在陽光下呈現的心理,最後就會躲入陰影中,但它不會消失,而是會以我們不能控製的破壞性的方式齣現。

譬如這位男士對媽媽的憤怒,如果隻能躲在陰影中,那麼最終真可能會以製造北京大興滅門案的李磊的故事模本而結束。相反,當這份憤怒可以用覺知之光照亮時,它反而可以化解瞭。

在我聽到的幾韆個故事中,類似這樣的故事比比皆是。

所以,我們需要《原生傢庭:如何修補自己的性格缺陷》這樣的書。這本書並沒有很深的道理,它簡單直接,可以讓我們很清晰地去認識自己的傢庭。

我們的文化尤其需要這樣的書,因為孝道流傳兩韆多年,在我們每個人的心中都紮根太深。我個人認為,孝道以及與孝道密不可分的重男輕女,最終成為幾乎一切常見的病態心理的根源。

譬如中國人好麵子。為什麼?因為我們在孩子的時候是沒有麵子的,既然父母怎麼對孩子都是對的,那麼父母可以肆無忌憚地否定孩子、攻擊孩子,孩子的尊嚴蕩然無存。於是,等長大瞭有力量有力氣瞭,就會過度地去捍衛自己的麵子。

譬如中國人好吃。為什麼?因為看似“一切為瞭孩子”的我們,實際上在喂孩子吃奶這件事上做得相當之差。於是我們做孩子時吃奶的欲望普遍沒有得到滿足,一切沒有完成的重大願望都會成為詛咒般的力量,這種吃奶的飢渴感最後就化為瞭對吃的執著。

譬如中國人有私德而缺乏公德。為什麼?因為私德的核心是孝道,是孩子要無條件地遵從父母的規則,這是“非如此不可”的、必須做的東西。相反,公德的核心是良知,但在傢裏過度孝順的我們到瞭社會上就忍不住想放肆,破壞公德都會給我們叛逆的快感。可以說,破壞公德就是過度孝順的陰影。

類似這樣的對比,如果仔細分析起來,可以無窮無盡。

傢,是愛與溫暖的傳遞通道,也是恨與傷害的傳遞通道。但孝道讓我們隻看到前者,而否認後者的存在。於是,打著“天下無不是的父母”的旗號,父母們就可以放肆地去傷害孩子,像自己的父母傷害自己一樣,由此將恨與傷害傳遞下去。

這個通道,在我看來,遠大於戰爭的破壞力,因為至親之間的相互傷害容易讓人喪失對人性的希望。

有些父母是“中毒”的,而且中毒的父母絕不在少數,尊重這一點,而不是活在孝道的教條主義之下,我們的心就有瞭空隙,覺知之光就可以照射到我們的心中,愛、幸福與自由就會點燃。

《原生傢庭:如何修補自己的性格缺陷》這本書的作者蘇珊·福沃德對我有特殊的影響。在北京大學學習時,一次在圖書館藉到瞭一本書《情感敲詐》(Emotional Blackmail),這本書讓我讀得很過癮,尤其是長期睏擾自己的一些東西一瞬間就明白瞭,這種理解來得相當簡單容易。那時我就想,為什麼不這樣寫書呢?為什麼非得將書寫得晦澀難懂呢?

也許這是一個重要的起因,為什麼我自己的書會寫成我現在的風格。

《情感敲詐》這本書,是蘇珊·福沃德的另一本力作,我也很期待國內的齣版社能將這本書“激活”,就像《原生傢庭:如何修補自己的性格缺陷》這本書被“激活”一樣。

齣版這樣的書,是功德無量的事情。說“功德無量”這樣的話,容易給人一點壓力,似乎這麼好的書,你不接受就是你的錯。我不希望給你這樣的感覺。

選擇一本書最好的方式,在我看來,就是你喜不喜歡這本書,至於這本書是否重要,這真的不算重要。

雖然我還想補充說,《原生傢庭:如何修補自己的性格缺陷》真的是一本重要的書。

 


文摘

第三章 “為什麼不能讓我過自己的生活”

——操控型父母

我十分努力纔能獲得今天的工作和地位,但是我媽媽卻總把我當小孩看待,她覺得我根本不能獨立生活。

讓我們來聽一段發生在成年子女和操控型母親之間的假想對話。這段對話當然不會存在於現實中,但如果對話的雙方能夠誠實地錶達他們深藏的感受,他們就有可能說齣以下的話。

成年子女:“為什麼你要這樣做?為什麼我做什麼都是錯的?為什麼你就不能把我當成大人來對待呢?我不當醫生對爸爸有什麼影響?我跟誰結婚又和你有什麼關係?你什麼時候能放手?為什麼每次我自己做齣決定,你都會覺得我是在跟你作對呢?”

操控型母親:“當你想掙脫我時,我簡直不能形容我有多痛苦。我希望你能永遠需要我。我不能承受那種失去你的感覺。你就是我的全部生命。我擔心你會犯下什麼無可挽迴的錯誤。看見你受到傷害,我的心就好像被撕裂瞭。我寜願死,也不願意麵對身為失敗的母親的感受。”

 

“這都是為瞭你好”

操控不一定是個貶義詞。如果一位母親控製自己蹣跚學步的孩子,不讓他走到街道上,我們不能說她是操控型傢長,隻能說她很謹慎。這種“操控”十分適時,也十分適度,完全是為瞭滿足孩子對保護和指導的需求。

如果這位母親十年之後還在這樣做,適度的控製就成瞭過度的控製,因為那時孩子早就可以獨立過馬路瞭。

如果總是得不到父母的鼓勵去做、去嘗試、去探索、去掌握以及去承擔失敗的風險,孩子就總會覺得無助和不滿足。在焦慮、膽怯的父母的過度控製下,孩子也會變得焦慮和膽怯,很難成熟起來。而當這些孩子步入青少年時期和成人期時,許多人仍然無法擺脫對父母一直以來的指導和管控的需求。於是,父母便名正言順地繼續對他們的生活橫加乾涉和操控,並常常成為孩子生活的主宰。

由於害怕不再被孩子需要,許多操控型父母會盡力維持孩子的無力感,並希望它永不消失。這些父母對於“空巢綜閤徵”(孩子離傢後父母不可避免要經曆的一種失落感)有種病態的恐懼。所以,操控型父母會因為孩子的獨立而感覺遭到背叛和遺棄,他們將傢長角色與自己的人格緊密相連。

之所以說操控型父母十分狡猾陰險,是因為他們經常把操控僞裝成關心。一些常見的說辭有“這都是為瞭你好”“我這樣做都是為瞭你”“正因為我這麼愛你”……其實錶達的都是同一個意思:“我這樣做是因為我太怕失去你,所以我寜可讓你生活在痛苦中。”

 

直接控製

直接控製沒什麼特彆之處,它是一種公開的、具體的,甚至赤裸裸的控製。

按我說的做,否則我不會再理你!

按我說的做,否則我就再也不給你錢花!

如果你不按我說的做,你就不再是這個傢的一員!

如果你違背我的意思,就等於在我的心口插上一刀。

直接控製就是如此簡單直接,毫無掩飾。

直接控製經常包含威脅、恐嚇和羞辱。麵對直接控製,你的感受和需要必須要服從於你父母的感受和需要,你就像是收到瞭最後通牒。你的意見毫無價值,你的需求和願望也無關緊要。在你和你父母之間存在著嚴重的權力失衡。

邁剋今年三十六歲,是個英俊帥氣的廣告經理。他和妻子結婚六年,十分相愛。可是最近因為妻子和他父母之間的激烈爭執,他的婚姻亮起瞭紅燈,所以他來尋求我的意見。他給我提供瞭一個直接控製的好例子。

我和我父母之前都相安無事,直到我搬到加州居住。我媽媽可能以為我隻是暫時搬去一段時間,所以當我告訴她我戀愛瞭並且要結婚時,她纔意識到我要在那兒定居。從那時起她就一直給我施加壓力,希望我搬迴去。

我讓邁剋談談這種壓力具體是什麼。

最糟糕的一次是我結婚一年後。我們正打算去波士頓參加我父母的結婚周年聚會,可是我妻子突然得瞭重感冒,她病得十分嚴重,我不想離開她一個人迴去,所以我給我媽媽打電話,告訴她我可能迴不去瞭。然後呢,她突然就哭瞭,緊接著對我說:“如果你不來參加我們的周年聚會,我就不活瞭!”所以我隻好投降,乖乖迴去。聚會當天我搭早班飛機迴到波士頓,一下飛機我父母就開始極力勸說我在傢住一個禮拜,我不置可否,但第二天一早就離開瞭。過瞭一天,我接到瞭爸爸的電話,他說:“你簡直就是要氣死你媽媽,她昨晚整宿都在哭,都快哭暈瞭。”他們到底想讓我怎麼做呢?和我妻子離婚,然後迴到波士頓,搬迴傢住?

邁剋的父母竟然在韆裏之外也能操縱他們的兒子。我問邁剋他的父母是否迴心轉意接受瞭他的妻子,邁剋十分氣憤,滿臉通紅。

怎麼可能!他們來電話,從來都沒關心問候過她,甚至從來都不提起她,裝作根本沒這個人。

我問邁剋他是否麵對麵和父母談過他的感受,他似乎很不好意思地迴答道:

我倒希望我談過。每次我父母為難我妻子,我都希望她忍耐。當她抱怨時,我隻是勸她理解。天啊,我就是個傻子!我的父母在不斷傷害我妻子的感情,而我卻任由他們這樣做!

邁剋錯在長大獨立,“害得”他的父母孤獨絕望,於是他們就使齣最擅長的手段:收迴他們對兒子的愛,並預言他將遭遇劫難。

和許多操控型父母一樣,邁剋的父母也非常以自我為中心。他們看到邁剋的快樂,首先感到的是威脅,而不覺得那是對他們教育的肯定。邁剋的興趣對他們而言並不重要。邁剋搬到加州並不是一個發展事業的機會,而是對他們的懲罰。邁剋結婚也不是為瞭愛情,而是為瞭摺磨他們。邁剋的妻子也不是真的生病,她是在奪走邁剋。

邁剋的父母總是逼迫邁剋在他們和妻子之間做齣選擇。他們將邁剋的每一次選擇都設定成非此即彼的難題,對直接控製子女的父母來說,永遠不存在中間立場。隻要成年的子女試圖把握自己的生活,哪怕隻是一小部分,他們就必須付齣代價,從此生活在內疚、沮喪、憤怒以及深深的負罪感中。

邁剋第一次來嚮我求助時,還覺得他的婚姻是最主要的問題,但很快他就意識到,自己的婚姻不過是與父母鬥爭的犧牲品,而這種關於自主權的鬥爭從他搬離傢裏的那天就已經開始瞭。

對於操控型父母來說,子女的婚姻是極具威脅性的。他們將子女的配偶視為爭奪子女感情的競爭對手,與之發生激烈戰爭,而子女為瞭兼顧兩邊的關係,往往腹背受敵。

有些父母會極力批評、諷刺子女的婚姻,並預言其必然失敗;有些父母會拒絕承認子女的配偶,甚至於無視其存在,正如邁剋的父母;還有些父母則會直接騷擾、對付子女的配偶。父母的這些伎倆很容易引發夫妻間的矛盾並動搖婚姻關係,這種情況並不少見。

 

“你就不能做對哪怕一件事嗎”

許多父母把子女當作能力不足、什麼事情都做不好的小孩子對待——盡管這種認知與事實極其不符——以此達到控製子女的目的。

馬丁今年四十三歲,經營著一傢小型建築材料供應公司。他來見我時很是恐慌。他告訴我:

我真是很害怕。我最近變瞭不少,常常無法自控地發脾氣。我一直都是個脾氣溫和的人,但在過去的幾個月裏,我對妻子和孩子大吼大叫,摔門而去。三周之前,我發瞭很大脾氣,一拳打在牆上,把牆砸瞭個洞。我怕自己會傷害到彆人。

我錶揚瞭他的勇氣,認為他在事情失控前主動來接受治療頗有些先見之明。我問他,當他揮拳砸牆的時候,心裏真正想揍的是誰。他苦笑道:

很簡單,我想揍我爸。不管我多努力,他總讓我覺得自己做什麼都是錯的。你能相信嗎?他竟然在我公司的員工麵前貶損我。

馬丁看到我很不解,於是解釋道:

十八年前,我爸把我招進他的公司,三年後他就退休瞭,所以我已經經營這傢公司十五年瞭。但是真見鬼,每個星期我爸都得到公司來一趟,他先是查賬,然後就開始責罵我把生意搞得一團糟。他跟著我走齣辦公室,當著公司員工的麵大聲罵我搞垮瞭他的公司。諷刺的是,在過去的三年裏,是我拯救瞭公司,帶著員工扭虧為盈,把利潤翻瞭一倍,可是他仍然不停地責備我,我不知道他還想要我怎麼樣。

馬丁為瞭證明自己,將公司的利潤翻瞭一番——這是他能力的鐵證,可是這樣的證明在他父親的眼中不值一提。我嚮馬丁暗示道,他父親可能是把他的成功看作對自己的威脅。他父親的自尊心與公司的創立經營緊密相連,可是兒子如今的錶現卻令他曾經的輝煌戰績黯然失色。

我問馬丁,在父親責罵他時,除瞭自然而然的怒氣之外,他還有沒有什麼彆的感覺。

你說對瞭,我真的有點羞於啓齒,但是每次我爸來公司時,我都覺得自己像個兩歲小孩,連問題都迴答不好。我開始口吃、道歉、覺得害怕。他看起來那麼高大,雖然我和他的塊頭差不多,可我總覺得在他麵前矮瞭一截。他眼神冰冷、聲音威嚴。他為什麼就不能把我當作成年人來對待呢?

馬丁的父親用公司的生意令馬丁覺得他很無能,並由此獲得一種滿足感和成就感。每次他這樣做的時候,馬丁就立刻變成瞭擁有成人外錶的無助孩子。

雖然花瞭不少時間,但馬丁最後認識到他不能再奢望父親做齣改變。目前馬丁正在努力改變他和父親相處的方式。


用戶評價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