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我的傢,簡單美好
定價:35.00元
作者:日本主婦之友社 梁玥 鳳凰含章齣品
齣版社:江蘇科學技術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05-01
ISBN:9787553780382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在匆忙的生活中,帶著滿身的疲憊迴到傢,卻發現傢裏一片淩亂,頓時更加煩躁。
現代都市生活,好玩的東西越來越多,於是傢裏的東西也越堆越高,看看這個,捨不得扔掉,看看那個,嗯,或許還有用,於是,又是日復一日地放在角落裏積灰。
學學書裏的主婦們吧,不閤適的東西,扔掉;用不到的東西,丟掉;要用的,有用的,統統收起來。
傢裏的每個角落都“暗藏玄機”,空間瞬間變大,讓淩亂不再,讓傢成為舒適的地方。
我的傢,簡單美好,正如我要的幸福。
內容提要
本書介紹瞭傢庭收納的技巧,共分為7個部分,從布置要領到收納原則,從過剩物品淘汰到衣物摺疊要領,還為大傢整理瞭一些收納專用的工具,文中不僅有收納要領,更有很多圖片詳細講解。
目錄
6 極簡整理術7大原則
PART 1
極簡主義生活的房間布置要領
13 Case 01 拉開距離擺放低矮傢具,並飾以心愛小物的簡約空間
20 Case 02 用色質低調、純樸的收納傢具,打造整潔、優雅的小居室
26 Case 03 兼顧美觀與實用,讓極具設計感的傢具與房間融為一體
PART 2
利用極簡整理術&收納原則,打造愜意生活空間
32 Case 01 將常用物品與不常用物品分開收納,讓生活有條不紊
40 Case 02 用北歐風格的收納傢具,打造咖啡廳般令人放鬆的房間
44 Case 03 選用實用性強的傢具,盡量杜絕物品過剩,儉樸地生活
48 Case 04 控製尺寸的開放式收納及“混搭型展示”,打造舒適小戶型
52 Case 05 為每件物品找好固定位置,實現便於全傢人使用的收納
58 Case 06 區分展示物品與收納物品,展示心愛小物,使其融入傢居設計
64 Case 07 隱藏收納為基礎,點綴常用物品及心愛小物,扮齣成熟空間
68 Case 08 用古舊好用的傢具分隔房間,增加收納空間,增添溫暖氛圍
PART 3
草間雅子的過剩物品淘汰法
74 M的苦惱 76 5項操作步驟 77 衣物整理與收納
80 玩具整理與收納 84 “整理&收納”工作收尾 86工作收尾之後
PART 4
節省空間&防皺,正確的衣物摺疊方法
88 上衣 毛綫開衫、羽絨服、夾剋、大衣
襯衫、針織衫、帽衫&毛衣
外搭吊帶衫、連衣裙、T恤
91 下裝 筒裙、長裙、褲子
92 內衣 打底吊帶衫、褲襪、女士內褲、文胸
男士緊身內褲、男士平角內褲
93 領帶 領帶
94 襪子 高筒襪、短襪
94 毛巾 毛巾
PART 5
簡約生活派的收納要領
96 門倉多仁亞
嚴格遵守“買一減一”“易取易收”原則
102 渡邊真希
確定收納場所,不隨意變動,不侵占其他空間
106 金子由紀子
給物品做減法,杜絕過剩並認真對待每1件物品
112 中川韆惠
常用物品放在顯眼處,時刻注意不浪費空間及物品
116 關根由美子
喜歡購買各種小物,但長期不用會果斷處理
120 宮脅彩
慎重選擇珍貴傢具,食材及日用品快用盡再購買
122 尼爾 & 川井加世子
用舊物展現高雅品味,整理要兼顧看得到和看不到的地方
PART 6
玩轉收納工具
128 Case 01 打破常規,靈活使用收納工具,打造方便、美觀的收納空間
134 Case 02 用編籃和抽屜式收納箱,打造孩子也方便取用的收納空間
138 Case 03 物品用完後立刻收迴,簡便利索
142 18款人氣收納工具
PART 7
物品繁多也能美觀的上野朝子房間布置法
148 Rule 01 恰到好處的生活氣息令人心情愉悅
151 Rule 02 製造“視覺焦點”引人注目
152 Rule 03 根據主題色搭配顔色
153 Rule 04 給零碎物品規定好收納範圍
154 Rule 05 強調綫條之美
155 Rule 06 加1把椅子試試看
156 Rule 07 讓易增加的書籍成為傢居設計的點睛之筆
157 Rule 08 打造愜意溫暖的氛圍
作者介紹
日本主婦之友社
日本的生活時尚類圖書的齣版社。自成立以來,齣版過數百冊生活實用類圖書,收到日本讀者的廣泛喜愛。每年都有眾多圖書的版權齣售到中國、韓國、泰國等國傢。
梁玥,日語專業畢業,現專門從事日本圖書的翻譯工作,已經翻譯過多本日本主婦之友社的圖書。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的文字,如同春日裏最溫柔的風,輕輕拂過心田,留下陣陣暖意。作者筆下的“傢”,不是物質堆砌的豪宅,也不是完美無瑕的童話,而是充滿瞭煙火氣的人間真實。我特彆喜歡她對生活細節的描摹,那種細緻入微,仿佛能將讀者帶入她描繪的場景之中。比如,她會寫到全傢人一起動手包餃子的場景,空氣中彌漫著麵粉和餡料的香氣,孩子們的笑聲此起彼伏,大人們忙碌的身影交織在一起,那份溫馨和熱鬧,隔著書頁都能撲麵而來。她也描繪瞭那些看似平凡的時刻,比如父母在餐桌上關於柴米油鹽的瑣碎討論,或者夫妻之間一個無聲的擁抱,這些日常的片段,被作者賦予瞭特殊的意義,讓我們看到瞭“傢”最本真的模樣。書中並沒有宏大的敘事,也沒有跌宕起伏的情節,但正是這種平淡,卻蘊含著最打動人心的力量。它讓我們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發現那些被我們忽略的“小確幸”。讀這本書,就像是在與一位老友閑聊,她用樸實無華的語言,分享著自己對“傢”的理解和感悟,而你,也在她的分享中,找到瞭屬於自己的答案。
评分這本《我的傢,簡單美好》讀起來,像是推開瞭一扇久違的窗戶,眼前豁然開朗。作者的文字有一種穿透力,能夠直抵人心最柔軟的地方。我一直以為“傢”這個概念,是建立在奢華的物質和完美的傢庭關係上的,直到翻開這本書,纔意識到原來最動人的情景,往往藏匿於最尋常的角落。書中描繪的那些細碎的日常,比如清晨陽光灑進廚房,飄來淡淡的飯菜香;比如傍晚一傢人圍坐在一起,聊著無關緊要的趣事;又比如下雨天,窩在沙發裏,聽著窗外的雨聲,手中握著一杯溫熱的茶……這些畫麵,沒有驚天動地的事件,沒有蕩氣迴腸的對白,卻帶著一種溫暖而踏實的質感,讓人忍不住深陷其中。我尤其喜歡作者對細節的捕捉,她會寫到陽颱上晾曬的衣服,被微風吹拂時發齣的沙沙聲,會寫到孩子畫紙上歪歪扭扭的綫條,卻飽含著童真的純粹,會寫到丈夫無聲的陪伴,一個眼神,一個微笑,就勝過韆言萬語。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瞬間,被作者用細膩的筆觸一一串聯,形成瞭一幅幅溫馨動人的生活畫捲。讀完之後,我仿佛也迴到自己的傢中,開始重新審視那些被我忽略的“簡單美好”,原來它們一直都在,隻是我曾太過匆忙,未能留意。這本書就像一股清流,滌蕩瞭心靈的塵埃,讓我更加懂得珍惜當下,感恩生活。
评分《我的傢,簡單美好》這本書,給我帶來瞭一種前所未有的閱讀體驗,與其說是在“讀”書,不如說是在“感受”書。作者的敘事方式非常獨特,她不是在講述一個完整的故事,而是在拼湊無數個閃光的碎片。這些碎片,有些是充滿迴憶的舊照片,有些是泛黃的書信,有些是孩童時期的塗鴉,還有些則是成年後對過往的零星記憶。她將這些碎片有機地組閤在一起,形成瞭一個關於“傢”的立體而豐富的圖景。我被書中那種不動聲色的情感所打動,不是那種刻意煽情的橋段,而是流淌在字裏行間的淡淡憂傷,和不經意間流露齣的幸福感。書中有一段描寫,關於母親年輕時的模樣,雖然隻是寥寥幾筆,卻勾勒齣一個充滿活力的女性形象,讓我不禁想起自己的母親,她也曾有過那樣閃耀的青春。還有關於父親的描述,他沉默寡言,卻用行動詮釋著責任和擔當,這種無聲的愛,比任何甜言蜜語都來得更真實、更深刻。這本書讓我意識到,真正的“傢”,不隻是一處物理空間,更是情感的寄托,是心靈的港灣,是記憶的載體。作者用她獨特的視角,為我們展現瞭一個多元化的“傢”的概念,讓我們在閱讀的過程中,不斷地與自己的過往和情感産生共鳴。
评分《我的傢,簡單美好》這本書,以一種極其寫意的方式,描繪瞭“傢”這個概念的豐富內涵。作者的文字功底非常深厚,她能夠用極簡的筆觸,勾勒齣飽滿的情感。我尤其欣賞她對“時間”的運用,她不是按照綫性時間軸來敘述,而是將過去、現在、未來交織在一起,形成一種流動的、迴憶式的敘事。這種手法,使得“傢”不再是一個靜態的概念,而是一個充滿生命力的、不斷成長的存在。書中有一段描寫,關於老房子的拆遷,那不僅僅是房屋的消失,更是童年記憶的流失,那種淡淡的憂傷,讓我感同身受。但同時,她也描繪瞭新傢帶來的希望和新的可能性,這種矛盾與融閤,恰恰是“傢”的真實寫照。作者還善於利用意象來錶達情感,比如一扇窗戶,它可以是隔離外界的屏障,也可以是連接世界的窗口;一棵樹,它可以是童年遊戲的樂園,也可以是生命力的象徵。這些意象的運用,使得書中的情感更加含蓄而雋永。讀這本書,仿佛是在品味一杯陳年的老酒,初入口時清淡,迴味時卻餘香滿口,讓人久久不能忘懷。
评分這是一本讓我感到由衷溫暖的書,它讓我重新認識瞭“傢”的意義。作者的語言風格非常樸實,沒有華麗的辭藻,也沒有故作深邃的道理,但正是這種質樸,纔顯得尤為動人。她用最日常的語言,講述著最觸動人心的故事。我被書中描繪的那些充滿生活氣息的場景所吸引,比如一傢人其樂融融地準備年夜飯,空氣中飄蕩著各種食物的香氣,伴隨著傢人的歡聲笑語,那種溫馨的畫麵,仿佛就在眼前。她也寫到瞭生活中不可避免的煩惱和不如意,但她總是能夠從中找到積極的一麵,或者用一種淡然的態度去麵對。這種樂觀的精神,也感染瞭我。書中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並沒有迴避父母的老去,子女的長大,這些生命中必然的成長和變化,她用一種平和的心態去接納,去享受其中的點滴美好。讀這本書,就像是與一位慈祥的長輩促膝長談,她用自己的人生經驗,嚮我們傳遞著關於“傢”的智慧。這本書沒有驚心動魄的情節,也沒有跌宕起伏的命運,但它卻以一種潤物細無聲的方式,觸動瞭我們內心最柔軟的部分,讓我們更加珍惜身邊的人,更加懂得生活的真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