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远方的茉莉花——中国的外来植物·花卉 | 作者 | 晓蓓 |
| 定价 | 38.00元 | 出版社 | 上海文化出版社 |
| ISBN | 9787553507033 | 出版日期 | 2017-05-01 |
| 字数 | 页码 | ||
| 版次 | 1 | 装帧 | 平装-胶订 |
| 开本 | 32开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 《远方的茉莉花——中国的外来植物?花卉》一书重点介绍了50种不同历史时期引进中国的常见外来花卉,探究它们传入中国的经过、花名的由来、被中国人接受并喜爱的过程,还着重研究了外来花卉在中国获得的文化涵义。这些外来花卉加入到中国的大花园里,体现了中外交流史上的成果,满足了人民群众对美的需求。比如茉莉花,原产自印度,如今却已在许多正式外交场合成为中国象征。本书具有丰富的知识性与趣味性,生动地记述了中外交流史上,外来植物传入中国并被一步步接受并*终扎根的历史。 |
| 作者简介 | |
| 晓蓓,女,生于上海,旅游文学专业,从事编辑出版职业,主编有《中华探名典》《中国细节》《日本细节》等图书。 |
| 目录 | |
| 001 序 001 波斯菊 004 除虫菊 006 雏菊 009 春 014 大花紫薇 017 大丽花 020 风铃草 023 风信子 026 凤仙花 029 鹤望兰 032 红花石蒜 035 花毛茛 038 火鹤花 042 鸡蛋花 046 鸡冠花 049 夹竹桃 052 金盏花 055 君子兰 058 康乃馨 061 马蹄莲 064 曼陀罗 067 茉莉花 070 木棉花 073 南非万寿菊 076 欧洲锦葵 078 欧洲报春 082 欧洲绣球 085 三色堇 088 矢车菊 091 水仙花 094 睡莲 097 素馨花 100 昙花 103 唐菖蒲 106 午时花 109 勿忘我 112 仙客来 116 向日葵 120 蟹爪兰 122 雁来红 125 洋桔梗 129 洋兰 136 一品红 139 罂粟花 143 虞美人 146 郁金香 150 鸢尾花 153 紫罗兰 157 紫苜蓿 |
| 编辑推荐 | |
| 《远方的茉莉花——中国的外来植物?花卉》属于“中国的外来植物”系列彩色丛书。旨在介绍中国引进的各种外来植物的文化涵义,以文化科普教育为特色,文图并茂,生动有趣。 |
| 文摘 | |
| 序言 | |
我一直有个小小的愿望,就是能在家里的阳台上打造一个小小的“世界花园”,种满来自不同国度的花卉,让它们在有限的空间里,奏响一曲和谐的交响乐。所以,《远方的茉莉花——中国的外来植物·花卉》这本书,就像是为我量身定做的一样。光是“远方的茉莉花”这个名字,就充满了异域风情,让我开始想象那些来自遥远国度的芬芳。我迫切地想知道,书中会介绍哪些花卉?是那些耳熟能详的玫瑰、郁金香,还是那些我从未听过的,却同样美丽动人的奇特花朵? 我更希望书中能提供一些关于这些外来花卉在中国不同地区的气候适应性信息。毕竟,中国地域辽阔,气候多样,不是所有来自异域的花卉都能在这里安然绽放。如果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关于这些花卉在中国哪些地方种植效果更好,或者在特定环境下需要采取哪些特殊栽培措施的建议,那就太有价值了。我希望这本书能成为我实现“世界花园”梦想的起点,让我能够带着对这些远方来客的了解,去精心挑选,去悉心呵护,让它们在中国也能开出最美的花。
评分我最近迷上了拍摄植物,尤其是那些形态独特、色彩鲜艳的花卉,可总觉得自己的知识储备不够,很多时候看到好看的花,却叫不出名字,更别提了解它们背后的故事了。所以,当我在书店偶然瞥见《远方的茉莉花——中国的外来植物·花卉》这本书时,立刻就被它吸引住了。标题中的“外来植物”和“花卉”这两个词,精准地击中了我的兴趣点。我想象着,书中或许会收录那些来自世界各地的美丽花朵,它们如何在中国的土壤里绽放,又如何被赋予了新的文化内涵。 我特别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实用的信息,比如如何辨认这些外来花卉,它们适合在什么样的环境下生长,以及如何照顾它们。我知道很多外来植物都因为适应性强、观赏性高而被广泛栽培,但也有些可能需要特殊的照料。如果书中能有一些关于种植技巧的介绍,那就太棒了。另外,我也很好奇,这些花卉在进入中国后,是否会和中国的本土植物产生一些奇妙的互动,或者说,是否会催生出一些新的栽培品种。总而言之,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图鉴,更是一本能够激发我探索植物世界、甚至动手去栽培的指南。
评分一直以来,我对“物种入侵”这个话题都非常关注,它涉及到生态平衡、生物多样性保护等诸多方面,而植物作为生态系统中最基础的生产者,其外来引入和传播更是牵动着不少人的神经。《远方的茉莉花——中国的外来植物·花卉》这本书,虽然名字听起来很诗意,但“外来植物”这个关键词,让我觉得它可能不仅仅是一本轻松的读物,而或许会涉及一些更深层次的讨论。我好奇的是,书中是否会对一些具有潜在入侵风险的外来植物进行详细的介绍,包括它们是如何传入中国的,又对中国的本土生态环境造成了哪些影响。 同时,我也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积极的视角,比如那些被成功引入并广泛应用的观赏性外来植物,它们是如何在我国得到良好管理的,又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怎样的便利和美化。我想了解,在对待外来植物时,我们应该持有一种什么样的科学态度?是“一刀切”的排斥,还是“因材施教”地管理?这本书是否会探讨一些关于外来植物的科学分类、鉴定方法,以及如何进行科学的监测和管理,以避免潜在的生态风险。我期待这本书能让我对“外来植物”有一个更全面、更辩证的认识,而不是简单地将其视为威胁。
评分我是一个对历史和文化都充满兴趣的人,总是喜欢从细微之处去挖掘一个地方的独特性和发展脉络。《远方的茉莉花——中国的外来植物·花卉》这本书,在我看来,不仅仅是一本关于植物的书,更可能是一本折射出中国与世界交流互动的历史剪影。花卉,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符号和经济作物,它们的传播和演变,往往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我好奇,书中是否会追溯这些外来花卉在中国出现的历史渊源?它们是如何被引入的?是作为贡品,还是作为商品?是随着丝绸之路的驼铃而来,还是伴随着近代的海上传播而至? 我希望这本书能带我进入一个更广阔的视野,去理解外来花卉如何融入中国的农业、园艺,甚至人们的生活习惯和审美情趣。比如,是否有些外来花卉在中国被赋予了新的文化寓意,或者成为了某些节日庆典的象征?它们又是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本土植物的栽培和利用?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引人入胜的故事,让我感受到这些“远方来客”在中国土地上留下的深深印记,从而更深刻地理解中国文化在吸收和融合外来元素方面的博大精深。
评分这本《远方的茉莉花——中国的外来植物·花卉》光听名字就充满了一种诗意和探索的意味。作为一个热爱园艺和对植物世界充满好奇的读者,我一直对那些“漂洋过海”来到我们土地上的植物充满了兴趣。它们是如何跨越山海,在异国他乡扎根生长的?它们又带来了怎样的色彩和芬芳?这本书的标题让我联想到许多耳熟能详的“外来户”,比如现在遍地可见的法国薰衣草,还有那些被引入后一度引起争议,但如今已成为我们餐桌上常见美味的番茄和辣椒。而“茉莉花”这个意象,更是能让人立刻联想到那种浓郁而清雅的香气,似乎预示着书中会包含许多令人惊喜的故事。 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为我揭开这些外来植物的神秘面纱,不仅仅是它们的名称和形态,更想了解它们在中国落地生根的曲折经历。我想知道,究竟是什么样的原因,让这些原本生活在遥远国度的生命,成为了我们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贸易往来,还是科学家的辛勤培育?它们的引入,是否也曾引发过生态上的某些讨论,或者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改变?更重要的是,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我区分那些真正“外来”的植物,以及那些已经被本土化,甚至成为了我们文化象征的植物。有时,我们甚至会误将一些“归化”已久的植物当作“原生”物种,而这本书的出现,恰恰能够帮助我们拨开迷雾,建立一个更清晰、更准确的植物认知体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