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儿童心理学 | 作者 | 鲁道夫·谢弗,王莉 |
| 定价 | 48.00元 | 出版社 | 电子工业出版社 |
| ISBN | 9787121099502 | 出版日期 | 2010-01-01 |
| 字数 | 页码 | ||
| 版次 | 1 | 装帧 | 平装-胶订 |
| 开本 | 16开 | 商品重量 | 0.499Kg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章 认识儿童 / 1 2 什么是儿童心理学 性质和目的 / 2 研究方法 / 4 横断研究和追踪研究 / 5 6 我们为什么需要儿童心理学 用主观方法回答问题 / 7 用客观方法回答问题 / 10 理论的作用 / 12 13 小 结 14 阅读书目 第二章 儿童的本质 / 15 16 何 谓 儿 童 17 历 史 视 角 作为微型大人的儿童 / 17 作为弱者的儿童 / 19 当今的儿童 / 19 21 文化的视角 儿童养育方式的差异 / 22 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倾向 / 23 不同文化中的性格发展 / 27 28 成年人对儿童的观念 观念体系的性质 / 28 影响儿童发展的因素 / 29 31 小 结 31 阅读书目 第三章 人生之初 / 33 34 遗 传 基因传递 / 34 基因紊乱 / 36 先天和后天 / 38 关于基因的说法的真伪 / 44 46 从受孕到出生 产前发育阶段 / 47 环境对产前发育的影响 / 48 53 新生儿对世界的适应 分娩及其心理学影响 / 53 早产儿 / 55 新生儿眼中的世界 / 58 行为模式与大脑 / 64 父母的适应 / 70 73 小 结 74 阅读书目 第四章 建立关系 / 75 77 关系的本质 79 家 庭 家庭作为一个系统 / 79 家庭的多样性和儿童发展 / 84 离婚及其影响 / 88 91 形成依恋 依恋的本质和功能 / 91 发展过程 / 93 安全性—不安全性 / 96 内部工作模式 / 101 同伴之间的关系 / 103 水平的和垂直的关系 / 104 同伴关系对儿童发展的作用 / 106 同伴群体中的地位 / 107 110 小 结 111 阅读书目 第五章 情绪发展 / 112 114 什么是情绪 性质和功能 / 114 生理基础 / 116 发展过程 / 120 122 儿童的情绪概念 情绪语言的出现 / 122 有关情绪的对话 / 123 思考情绪 / 126 129 情绪的社会化 获得表现规则 / 131 父母的影响 / 133 136 情绪能力 什么是情绪能力 / 137 从他人控制到自我控制 / 138 为什么儿童的情绪能力不一样 / 141 144 小 结 145 阅读书目 第六章 作为科学家的儿童: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 / 146 147 基本理论观点 148 目的和研究方法 理论的基本特征 / 151 154 认知发展的阶段 感觉运动阶段 / 155 前运算阶段 / 161 具体运算阶段 / 165 形式运算阶段 / 169 170 对皮亚杰理论的评价 贡 献 / 170 不 足 / 172 178 小 结 180 阅读书目 第七章 儿童是学徒:维果斯基的社会认知发展理念 / 181 182 简 介 生 平 / 182 理 论 / 183 189 从他人帮助到自我帮助 近发展区 / 189 成人如何帮助儿童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 190 如何提供有效帮助 / 195 同伴能扮演指导者的角色吗 / 196 文化因素在成人对儿童的学习帮助中起什么作用 / 197 合作胜于单干吗 / 200 202 评 价 贡 献 / 202 不 足 / 203 204 小 结 205 阅读书目 第八章 作为信息加工者的儿童 / 206 207 心理活动的模型 大脑是计算机吗 / 207 211 思维的本质 如何开始 / 212 符号表征:语言、游戏和绘画 / 216 226 组织能力 概念形成 / 227 脚本建构 / 231 232 记 忆 记忆的本质 / 233 记忆的发展 / 234 自传式记忆 / 238 儿童作为目击者 / 241 242 对于他人的思考 描述他人 / 242 解释他人 / 244 248 小 结 249 阅读书目 第九章 运用语言 / 251 252 什么是语言 语言的本质和功能 / 252 使用语言是人类特有的能力吗 / 255 咿呀学语 / 259 句子的形成 / 263 语言获得是否有关键时期 / 267 交流能力 / 271 读写能力 / 274 276 解释语言获得 行为主义观点 / 276 先天论观点 / 277 社会交互作用论观点 / 279 287 小 结 288 阅读书目 第十章 走向成年 / 289 290 成为一个人 个性的生物基础 / 290 建构一个自我 / 292 自尊:本质和发展 / 295 青春期的自我 / 298 对自我发展的影响 / 301 获得性别感 / 304 311 发展的连续和变化 研究连续性 / 311 从早期行为预测以后的发展 / 314 从早期经历预测以后的发展 / 320 追踪成长轨迹 / 323 326 小 结 327 阅读书目 术语表/ 328 |
| 编辑推荐 | |
| 作为家长,您是否也有这些困惑? ◇ 为什么有的孩子更聪明? ◇ 什么原因导致儿童情绪不稳? ◇ 儿童是生来就害羞还是后天养成害羞的性格? ◇ 男孩和女孩的养育方式应当一样吗? ◇ 早期经历对孩子心理的影响真的那么大吗? ◇ 父母应该在儿童的学习中起作用吗? ◇ 儿童早期的攻击性会预示着成年后的暴力与犯罪吗? 本书通过客观的研究阐明了儿童发展的本质,语言浅显易懂,无论是选修心理学课程的学生,还是教育工作者,或是想知道“孩子为什么不高兴”的家长,都会发现这是一本非常实用有趣的书。 |
| 文摘 | |
| 序言 | |
这本书简直就像一本“育儿秘籍”!我作为一个新手家长,在面对孩子层出不穷的“问题”时,常常感到力不从心,甚至会怀疑自己是不是做得不够好。读了这本《儿童心理学》之后,我感觉自己像是获得了“超能力”。它用一种非常轻松有趣的方式,把复杂的儿童心理学概念讲得通俗易懂。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孩子“依恋关系”的论述,让我明白了为什么孩子会表现出那么强的“粘人”行为,以及这对于他们未来建立健康人际关系的重要性。书里还提到了很多关于孩子“界限感”的培养,这对我来说简直是及时雨。我一直苦恼如何平衡对孩子的关爱和培养他们的独立性,而这本书给了我很多非常实用的方法和策略,让我知道如何在爱与管教之间找到一个恰当的平衡点。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也像是在自我反省和成长,让我对自己作为父母的角色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更加坚定了要用心去陪伴孩子成长的决心。
评分老实说,一开始拿到这本《儿童心理学》,我并没有抱太大的期待,觉得可能又是那种讲理论讲得头头是道的书,看了容易打瞌睡。但是,当我真正开始阅读后,那种感觉就完全不一样了。这本书的叙述方式非常有感染力,它不是在“教导”你,而是在和你“分享”一些关于孩子的秘密。我发现,很多我之前对孩子行为的困惑,在这本书里都有了非常清晰的解答。比如,书中关于孩子情绪管理的章节,让我明白了为什么我的孩子在某些时候会突然大发脾气,以及我应该如何去处理。它强调的不是压抑孩子的情绪,而是帮助孩子理解和接纳自己的情绪,这对我来说是个全新的视角。而且,这本书的结构安排也很合理,每一章都围绕着一个核心主题展开,从孩子的认知发展到社交能力,再到学习能力,几乎涵盖了儿童成长的方方面面。我最喜欢的是它在每章结尾都会给出一些实用的建议,这些建议非常接地气,我立刻就能应用到我的日常生活中,并且看到了积极的效果。
评分这是一本让我耳目一新的儿童心理学著作。它不仅仅是陈述理论,更像是为我打开了一扇窗,让我能够以一种全新的、更具同理心的视角去观察和理解我的孩子们。书中对于孩子不同发展阶段的描述,既科学又形象,我仿佛能看到我的孩子从婴儿期到学龄期,每一步成长的足迹,以及他们在这个过程中所经历的挑战和惊喜。特别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里关于孩子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的部分,它并没有简单地停留在“鼓励孩子画画”这样的层面,而是深入探讨了如何为孩子提供一个能够自由探索和表达的环境,如何保护孩子那份宝贵的奇思妙想。这一点,让我深刻反思了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是否过于强调“规则”和“正确答案”,而忽略了孩子内心深处的创造火花。这本书让我明白,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理解他们的内在需求,才是真正支持他们健康成长的关键。我感觉自己在阅读过程中,不仅增长了知识,更重要的是,我对自己作为家长的角色有了更深刻的认知。
评分这本书真的是我最近翻阅的宝藏!我一直对孩子们的内心世界充满了好奇,总想知道他们为什么会有那些奇奇怪怪的想法和行为。这本《儿童心理学》就恰好满足了我这个愿望。我尤其喜欢它没有把儿童心理学讲得过于枯燥和学术化,而是用了很多生动的案例,仿佛我真的在现场观察着一个个孩子,理解他们成长过程中的困惑和喜悦。比如,书里提到孩子在某个年龄段会特别喜欢模仿大人,我看着自家娃学我说话、学我走路的样子,再对照书里的解释,简直是豁然开朗。还有关于孩子如何建立安全感的部分,写得非常细腻,让我更懂得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给予孩子足够的支持和引导,而不是简单地认为“孩子哭了就是闹”。这本书让我意识到,原来很多我们成人觉得“小事”的事情,在孩子的世界里可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它不仅仅是一本知识性的读物,更像是一位温柔的朋友,在我陪伴孩子成长的道路上,给予了我很多智慧和力量。我常常会在睡前翻上几页,然后带着对孩子更深的理解和爱入睡。
评分我一直对“为什么孩子会这样”这个问题感到好奇,这本《儿童心理学》就像是为我揭开了孩子世界神秘的面纱。它没有用那些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而是用一种非常生活化的语言,将儿童发展过程中的种种现象解释得明明白白。我尤其喜欢书中对孩子“游戏”的解读,它让我明白了游戏对于孩子来说,不仅仅是玩乐,更是他们学习、探索和社交的重要方式。书里的一些小故事和案例,非常贴近生活,我常常在阅读时,脑海里就会浮现出自家孩子的影子,然后恍然大悟。这让我对孩子有了更深的理解和包容。这本书也让我意识到,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的成长轨迹和发展速度都可能有所不同,而作为家长,最重要的就是去发现和呵护这份独特性。它让我不再焦虑,而是更加从容地去陪伴孩子,去欣赏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每一个细微的进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