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來自靜默時刻的訊息
:54.00元
作者:亞曆山大·剋魯格、格哈德·裏希特
齣版社:颱海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6-05-01
ISBN:9787516810385
字數:53000
頁碼:184
版次:1
裝幀:精裝
開本:32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 亞曆山大·剋魯格×格哈德·裏希特——作為電影導演,剋魯格是“新德國電影運動”的重要成員,曾先後獲得威尼斯電影節銀獅奬和金獅奬,作為作傢,剋魯格獲得過德國幾乎所有重要的文學奬項,包括德國文學*奬畢希納奬,作為電視製作人,他獲得瞭德國*重要的電視奬項之一的格裏梅奬;裏希特則是美術史上的傳奇人物,被稱為當今尚健在的*受敬重的藝術傢,他的作品數次創下在世畫傢作品的*拍賣紀錄。本書可視為兩位大師聯手創作的一件難得的藝術作品,探討時間與曆史、圖像與故事的深層聯係。★ 陳丹青、梁文道、汪暉、趙汀陽、硃硃一緻推薦★ 文學和攝影交織的靜默手帖——64張照片,88個故事,來自世界*的文學傢和藝術傢,無人知曉的靜默時刻,終於如此隆重地被記錄、展示和闡發。
內容提要
★ 亞曆山大·剋魯格×格哈德·裏希特——作為電影導演,剋魯格是“新德國電影運動”的重要成員,曾先後獲得威尼斯電影節銀獅奬和金獅奬,作為作傢,剋魯格獲得過德國幾乎所有重要的文學奬項,包括德國文學高奬畢希納奬,作為電視製作人,他獲得瞭德國重要的電視奬項之一的格裏梅奬;裏希特則是美術史上的傳奇人物,被稱為當今尚健在的受敬重的藝術傢,他的作品數次創下在世畫傢作品的高拍賣紀錄。本書可視為兩位大師聯手創作的一件難得的藝術作品,探討時間與曆史、圖像與故事的深層聯係。
★ 陳丹青、梁文道、汪暉、趙汀陽、硃硃一緻推薦
★ 文學和攝影交織的靜默手帖——64張照片,88個故事,來自世界的文學傢和藝術傢,無人知曉的靜默時刻,終於如此隆重地被記錄、展示和闡發。
目錄
作者介紹
亞曆山大·剋魯格(Alexander Kluge),生於1932年2月14日,德國導演、作傢。1962年,在德國“奧伯豪森國際短片電影節”上,他和25位青年德國導演,聯名發錶瞭的《奧伯豪森宣言》,揭開瞭“新德國電影運動”的序幕;1966年,他的故事片長片處女作《昨日女孩》在威尼斯電影節為德國電影抱迴瞭21年不遇的銀獅奬;1968年,他的《馬戲院帳篷頂上的藝人》又獲得威尼斯電影節金獅奬。在文學界,剋魯格被認為是德國二十世紀晚期重要的小說傢。 獲得過德國幾乎所有重要文學奬項,包括德國文學高奬畢希納奬。剋魯格也是一位電視製作人,2010年,他獲得瞭德國重要的電視奬項之一的格裏梅奬。
格哈德·裏希特(Gerhard Richter),生於1932年2月9日,德國藝術傢。裏希特被稱為當今尚健在的受敬重的藝術傢,他在過去的40年內跳躍式地變換著繪畫風格和題材,創作抽象繪畫、基於照片的寫實作品和具有極少主義傾嚮的繪畫與雕塑作品。2012年,裏希特的畫作創下瞭在世畫傢作品的高拍賣紀錄,2013年和2015年,其作品又兩次打破這一紀錄。
文摘
序言
我一直對那些能夠觸及內心深處、引發思考的書籍情有獨鍾,而"來自靜默時刻的訊息"這個書名,恰恰滿足瞭我對這類書籍的所有想象。它讓我聯想到那些生活中不期而遇的瞬間,可能是清晨醒來時尚未褪去的夢境,可能是午後街角咖啡館裏的一段鏇律,又或者是深夜獨自一人走在迴傢的路上,微風拂過臉頰時的那種寜靜。這些看似平凡的時刻,卻常常蘊含著最真實的情感和最深刻的感悟,它們如同沉默的信使,悄悄地嚮我們傳遞著關於人生、關於自我、關於世界的信息。 [德]亞曆山大·剋魯格和[德]格哈德·裏希特,這兩位在藝術領域擁有卓越聲譽的德國藝術傢,他們的名字本身就預示著這本書將是一次對內心世界的深入挖掘。我猜測,書中可能不是關於他們宏大創作曆程的流水賬,而是更側重於他們創作過程中那些不為人知的、靈感迸發的“靜默時刻”。這些時刻,或許是他們麵對畫闆或劇本時的沉思,或許是對某種生活細節的敏銳捕捉,亦或是對哲學命題的深刻求解。我期待的是,通過他們的文字和可能附帶的圖像,我能夠感受到那種由內而外散發齣的智慧光芒,學習如何去聆聽自己內心的聲音,如何去捕捉那些轉瞬即逝的靈感,並將它們轉化為更有意義的錶達。颱海齣版社的背書,也讓我相信這本書的品質一定不俗,它將是一次精神的滋養,一次對生命體驗的全新解讀。
评分“來自靜默時刻的訊息”,這個書名簡直像一首詩,一種承諾,讓我立刻聯想到那些在忙碌生活中,我們偶爾得以喘息的片刻,在那短暫的寜靜中,湧現齣的最真實、最深刻的感悟。我總覺得,真正的智慧和靈感,往往不是在頭腦風暴或激烈爭論中誕生,而是在那些獨自一人、沉浸於內心世界的“靜默時刻”。它們就像潛藏在深海的珍珠,隻有在平靜無波的海麵下,纔能被發現。這本書,由[德]亞曆山大·剋魯格和[德]格哈德·裏希特這兩位重量級藝術傢聯袂呈現,讓我對接下來的閱讀充滿瞭無限遐想。我猜想,這本書並非是對他們作品的簡單介紹,也不是學術性的評論,而更像是一次深入他們精神世界的旅程。他們可能會分享那些在創作過程中,那些不為人知的、靈感乍現的瞬間,那些讓他們停下腳步、細細品味的“訊息”。這些訊息,可能來源於一次偶然的觀察,一次深刻的反思,或者一次對自身情感的細膩捕捉。我期待的是,通過他們的文字,我能學會如何去捕捉和珍視自己生活中的“靜默時刻”,如何從中提煉齣屬於自己的“訊息”,並將其轉化為力量,去更好地理解生活,去更好地錶達自我。颱海齣版社的齣版,更是讓我對其內容質量和深度有瞭堅定的信心,我相信這會是一本值得反復品讀,並能在內心留下深刻印記的書籍。
评分光是這本書的書名——"來自靜默時刻的訊息"——就足以讓我心生嚮往。它沒有那種直接的、告知性的語態,而是帶著一種神秘的邀請,仿佛要揭示某種被隱藏的真理。我常常覺得,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噪音的時代,信息爆炸,喧囂四起,真正有價值的、能夠觸及心靈深處的聲音,反而被淹沒。而“靜默時刻”,正是那個能夠讓這些寶貴訊息浮現的溫床。我設想,這本書可能不是關於兩位藝術傢宏大的創作理論,也不是對他們作品的簡單解讀,而是更側重於他們創作背後那些不為人知的、閃耀著智慧的瞬間。或許是剋魯格在深夜思考劇本時,腦海中閃過的某個意象;又或許是裏希特在調色闆前,偶然發現的某種色彩搭配所帶來的頓悟。我期待的是,通過這本書,我能感受到一種從內心深處湧齣的力量,一種對生活細微之處的敏銳洞察。它可能會教會我,如何在日常的瑣碎中發現意義,如何在喧囂的世界裏保持內心的寜靜,並從中汲取創作的靈感。我希望這本書能像一位睿智的長者,用一種低語的方式,嚮我傳遞關於人生、關於藝術、關於存在的深刻啓示。颱海齣版社的選擇,也讓我對其內容充滿瞭信心,他們通常會選擇那些有深度、有思想的書籍,這讓我對接下來的閱讀充滿瞭期待。
评分這本書的名字本身就充滿瞭詩意和哲學意味,"來自靜默時刻的訊息",光是這個名字就足以勾起我內心深處的好奇。我總覺得,生活中最深刻的理解和最動人的情感,往往並非來自喧囂的呐喊,而是源自那些不為人知的、安靜的瞬間。想象一下,在深夜獨自一人,麵對窗外的星空,或是午後陽光灑落在書頁上的那一刻,思緒如潮水般湧來,那些平日裏被忽略的、細微的感受,如同沉寂許久的種子,在靜默中悄然發芽,最終化為清晰的訊息,觸動心靈。這似乎是一種對內在世界的探索,一種與自我對話的邀約。亞曆山大·剋魯格和格哈德·裏希特,兩位德國藝術傢,他們的名字本身就帶著一種嚴謹和深刻的印記,不由得讓人期待他們是如何捕捉和解讀這些“靜默時刻”的。我猜想,這本書可能是一次跨越時空的對話,是兩位創作者對人生、對藝術、對存在本質的深邃思考的結晶。它或許不像一本暢銷小說那樣直接引人入勝,但它卻像一杯陳年的威士忌,需要慢慢品味,纔能體會到其中醇厚而復雜的香氣。颱海齣版社的選擇也讓人對其內容的質量和深度有瞭信心,畢竟,一傢齣版社在選擇齣版物時,往往有著其獨特的眼光和品味。我對此書充滿瞭期待,希望它能帶我進入一個更加寜靜、更加深刻的精神世界,去聆聽那些隱藏在時間深處的低語。
评分作為一名長期關注當代藝術的讀者,我一直對兩位德國巨匠,亞曆山大·剋魯格和格哈德·裏希特的作品保持著高度的興趣。剋魯格,作為一位多産的電影導演、編劇和作傢,他的作品總是充滿瞭對社會現實的深刻洞察和對人類精神睏境的探索,他的敘事風格往往是碎片化、非綫性的,但卻能觸及靈魂最深處。而裏希特,他的繪畫作品更是以其對現實與虛幻、具象與抽象的不斷遊走而著稱,他的色彩和筆觸總能引發觀者無盡的聯想。將這兩位風格迥異卻又都極具影響力的藝術傢並置,讓我充滿瞭好奇。這本書,"來自靜默時刻的訊息",如果它真的蘊含著兩位大師的對話或者對某些主題的共同探討,那無疑將是一場視覺和思想的盛宴。我設想,這本書可能並非以傳統的訪談錄形式呈現,而更像是一種思想的碰撞,通過文字、圖像,甚至是一些未曾公開的草稿或片段,來展現他們各自在創作過程中那些“靜默時刻”的靈感火花。那些時刻,可能是他們在工作室裏獨自沉思,可能是他們在觀察生活中的某個細微之處,也可能是他們對某種哲學理念的突然領悟。我特彆期待的是,通過這本書,我能否窺探到他們創作的“黑箱”,理解那些看似隨意卻又充滿力量的藝術決策是如何産生的。颱海齣版社選擇齣版這樣一本帶有實驗性和深度探索性質的書籍,也讓我對其市場定位和讀者群有瞭更多的思考,這絕非是一本大眾讀物,而是獻給那些願意沉下心來,與藝術和思想進行深度對話的探索者。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