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1-25
基本信息
书名:传世经典:孟子典藏(彩图版)
定价:69.00元
作者:方韬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3-10-01
ISBN:9787550216037
字数:
页码:448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1.062kg
编辑推荐
全彩四色印刷精装版《孟子精华》,带您感悟儒者的良心——孟子的大丈夫心路。人心的善,人生的浩然之气,反观内心的思维,大丈夫的气度,这是孟子带给现代人的别样智慧。久已湮没的智慧光芒在这里绽放,激情滂湃的人生体验在这里激荡,通俗的解读是要告诉现代人一个真实的孟子。孟子的精华,就是带给现代人难以遏制的进取力,一如既往的正能量。
内容提要
《传世经典:孟子典藏(彩图版)》是“传世经典”中的一种,本书以东汉赵岐的《孟子章句》、朱熹的《孟子集注》和清代焦循《孟子正义》为蓝本,博采众长,汇编诸家注释编撰而成。在集注的基础上,对原文再加以注释、翻译和解读并重。其中注释以简约浅白为主,不作学理考究。译文尽可能符合现代人的阅读习惯,追求自然流畅、通顺可读。解读是本书的亮点,注重挖掘《孟子》一书在当代的人文价值,古为今用,去粗取精,生发出对当前世界社会生活的指导意义和价值指向。
目录
梁惠王上
梁惠王下
公孙丑上
公孙丑下
滕文公上
滕文公下
离娄上
离娄下
万章上
万章下
告子上
告子下
尽心上
尽心下
作者介绍
文摘
梁惠王上
现在通行的《孟子》或许是由东汉学者赵岐所编订。他在设定标题时非常随意,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涵义。本篇所论分为七章,主要是孟子游说各国君主时的对话,集中讨论了执政者所应具有的品格和智慧。孟子详细说明了自己以“仁义”为核心的治国理念,以及这一理念得以展开的治国方略,而其淑世情怀也熔铸其中,非常令人感动。
孟子见梁惠王。
赵岐曰:孟子适梁,魏惠王礼请,孟子见之。
朱熹曰:梁惠王,魏侯茔也。都大梁,僭称王,谥曰惠。《史记》:“惠王三十五年,卑礼厚币以招贤者,而孟轲至梁。”
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赵岐曰:曰,辞也。叟,长老之称,犹父也。孟子去齐,老而之魏,王尊礼之曰:父,不远千里之路而来,此亦将有以为寡人兴利除害者乎?
朱熹曰:叟,长老之称。王所谓利,盖富国强兵之类。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赵岐曰:孟子知王欲以富国强兵为利,故曰:王何以利为名乎?亦有仁义之道可以为名。以利为名,则有不利之患矣。因为王陈之。
朱熹曰:仁者,心之德、爱之理。义者,心之制、事之宜也。此二句乃一章之大指,下又乃详言之。后多做此。
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
赵岐曰:征,取也。从王至庶人,故言上下交争,各欲利其身,必至于篡弑,则国危矣。《论语》曰:“放于利而行,多怨。”故不欲使王以利为名也。又言交为俱也。
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
赵岐曰:万乘,兵车万乘,谓天子也。千乘,诸侯也。夷羿之弑夏后,是以千乘取其万乘者也。
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
赵岐曰:天子建国,诸侯立家。百乘之家,谓大国之卿,食采邑,有兵车百乘之赋者也,若齐崔、卫甯、晋六卿等,是以其终亦皆弑君,此以百乘取千乘也。上千乘当言国,而言家者,诸侯以国为家,亦以避万乘称,故称家。君臣上下之辞。
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
赵岐曰:周制:君十卿禄。君食万钟,臣食千钟,亦多,故不为不多矣。
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
赵岐曰:苟,诚也。诚令大臣皆后仁义而先自利,则不篡夺君位,不足自餍饱其欲矣。
朱熹曰:此言求利之害,以明上文何必曰利之意也。征,取也。上取乎下,下取乎上,故曰交征。国危,谓将有弒夺之祸。乘,车数也。万乘之国者,天子畿内地方千里,出车万乘。千乘之家者,天子之公卿采地方百里,出车千乘也。千乘之国,诸侯之国。百乘之家,诸侯之大夫也。弒,下杀上也。餍,足也。言臣之于君,每十分而取其一分,亦已多矣。若又以义为后而以利为先,则不弒其君而尽夺之,其心未肯以为足也。
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
赵岐曰:仁者亲亲,义者尊尊。人无行仁而遗弃其亲也,无行义而忽后其君长。
朱熹曰:此言仁义未尝不利,以明上文亦有仁义而已之意也。遗,犹弃也。后,不急也。言仁者必爱其亲,义者必急其君。故人君躬行仁义而无求利之心,则其下化之,自亲戴于己也。
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赵岐曰:孟子复申此者,重嗟叹其祸。此章指言治国之道,明当以仁义为名,君臣集穆,天经地义,不易之道,故以建篇立始也。
程颐曰:君子未尝不欲利,但专以利为心则有害。惟仁义则不求利而未尝不利也。当是之时,天下之人惟利是求,而不复知有仁义。故孟子言仁义而不言利,所以拔本塞源而救其弊,此圣贤之心也。
朱熹曰:此章言仁义根于人心之固有,天理之公也。利心生于物我之相形,人欲之私也。循天理,则不求利而自无不利;徇人欲,则求利未得而害已随之。所谓毫厘之差,千里之缪。此孟子之书所以造端托始之深意,学者所宜精察而明辨也。太史公曰:“余读孟子书,至梁惠王问何以利吾国,未尝不废书而叹也。曰:嗟乎!利诚乱之始也。夫子罕言利,常防其源也。故曰‘放于利而行,多怨’。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好利之弊,何以异哉?”
注释
①梁惠王:即魏惠王(前400~前319),魏武侯的儿子。“惠”是他的谥号。公元前364年,他将国都从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迁到大梁(今河南开封东北),所以又被称为梁惠王。
②叟:对老年人的尊称。
③亦:句首助词,无义。下文“亦有仁义而已矣”中的“亦”则是“但”的意思。
④交征:互相夺取。
⑤弑:在古代,居于下位的人居于上位的人,称作“弑”。
⑥乘:一辆由四匹马拉动的兵车。
⑦餍:满足。
译文
孟子谒见梁惠王。梁惠王问道:“老先生您不远千里而来,想必会使我的国家有所获利?”孟子回答说:“大王为何一开口,就定然要谈到利益呢?我所主张的,只不过是仁义罢了。大王说:‘怎样能使我的国家获利?’大夫说:‘怎样能使我的家族获利?’士子与普通民众说:‘怎样能使我本人获利?’这样,上上下下互相谋取利益,国家就会面临崩溃的危险。(请大王试着回想一下春秋以来的历史)在拥有万辆兵车的国度里,君主的,肯定是拥有千辆兵车的家族;在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度里,君主的,肯定是拥有百辆兵车的家族。在万乘之中分得千乘,在千乘之中分得百乘,这些家族的产业不能不说是很多的了。但是,倘若将仁义置于脑后而把利益放在前头,那么他们不夺取全部是不会满足的。(相反)未曾有注重‘仁’的人遗弃他的父母,也未曾有注重‘义’的人怠慢他的君主。因此,大王所应提倡的只能是仁义,为什么一定要谈利益呢?”
解读
面对急功近利、穷兵黩武的梁惠王,孟子却以“仁义”相告,难怪许多人批评他“迂远而阔于事情”,但是仔细思索,不难发现,孟子的思考是清晰而深刻的。何谓仁义?所谓“仁”,就是爱养民众的政治理念;所谓“义”,就是循理治事的社会职责。倘若抛开二者,追求所谓的利益,那么在孟子看来,梁惠王不仅不足以实现他心目中的王图霸业,而且将使他的国家分崩离析。
首先,对于利益的盲目追逐往往会适得其反。君主或者追求开疆拓土,或者追求长生不老,或者追求的享受,并为此横征暴敛,通过压榨民众来实现自己的目标。然而,追求利益的社会风气一旦形成,君主的臣民又何尝没有理由去追求他们自己的利益呢?在这时,民众极力逃避兵役与赋税,官僚极力贪污腐化,还有谁去理会国家的存亡?更何况,倘若对欲望不加限制,那么它就是无穷的。不因既得利益而满足的世家大族,终会走上弑君篡位的道路。
再者,讲求仁义在实质上会带来利益。假若君主提倡仁义,并以此教化百姓,那么民众必然会奉养自己的父母,捍卫自己的国家,以天下兴亡为己任。当每个成员都愿意为之付出努力时,社会的和谐、国家的昌盛就有了实现的可能,进而这些成员也可从中获得物质与精神上的满足。在这时,作为国家的,君主的功业又怎能说不呢?
孟子见梁惠王。王立于沼上,顾鸿雁麋鹿,曰:“贤者亦乐此乎?”
赵岐曰:沼,池也。王好广苑囿,大池沼,与孟子游观,乃顾视之众多,其心以为娱乐,夸咤孟子曰:贤者亦乐此乎。
朱熹曰:沼,池也。鸿,雁之大者。麋,鹿之大者。
孟子对曰:“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
赵岐曰:惟有贤者然后乃得乐此耳。谓修尧舜之道,国家安宁,故得有此以为乐也。不贤之人,破家,虽有此,亦为人所夺,故不得以为乐也。
《诗》云:‘经始灵台,经之营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
赵岐曰:《诗?大雅?灵台》之篇也。言文王始初经营规度此台,众民并来治作之,而不与之相期日限,自来成之。
经始勿亟,庶民子来。
赵岐曰:言文王不督促使之。亟,疾也。众民自来赴,若子来为父使之也。
王在灵囿,麀鹿攸伏,麀鹿濯濯,白鸟鹤鹤。
赵岐曰:麀鹿,牝鹿也。言文王在囿中,麀鹿怀妊,安其所而伏不惊动也。兽肥饱则濯濯,鸟肥饱则鹤鹤而泽好而已。
王在灵沼,于鱼跃。’
赵岐曰:文王在池沼,鱼乃跳跃喜乐,言其德及鸟兽鱼鳖也。
文王以民力为台为沼,而民欢乐之,谓其台曰灵台,谓其沼曰灵沼,乐其有麋鹿鱼鳖。
赵岐曰:孟子为王诵此诗,因曰文王虽以民力筑台凿池,民由欢乐之,谓其台、沼若神灵之所为,欲使其多以养文王者也。
古之人与民偕乐,故能乐也。
赵岐曰:偕,俱也。言古之贤君,与民同乐,故能得其乐。
朱熹曰:《诗?大雅?灵台》之篇。经,量度也。灵台,文王台名也。营,谋为也。攻,治也。不日,不终日也。亟,速也,言文王戒以勿亟也。子来,如子来趋父事也。灵囿、灵沼,台下有囿,囿中有沼也。麀,牝鹿也。伏,安其所,不惊动也。濯濯,肥泽貌。鹤鹤,洁白貌。于,叹美辞。牣,满也。此引《诗》而释之,以明“贤者而后乐此”之意。孟子言文王虽用民力,而民反欢乐之,既加以美名,而又乐其所有。盖由文王能爱其民,故民乐其乐,而文王亦得以享其乐也。
《汤誓》曰:‘时日害丧,予及女皆亡。!
赵岐曰:《汤誓》,《尚书》篇名也。时,是也。是日,乙卯日也。害,大也。言桀为无道,百姓皆欲与汤共伐之,汤临士众誓,言是日桀当大丧亡,我与女俱往亡之。
民欲与之皆亡,虽有台池鸟兽,岂能独乐哉?”
赵岐曰:孟子说《诗》《书》之义,以感喻王,言民皆欲与汤共亡桀,虽有台池,何能独乐之哉!复申明上言“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此章指言圣王之德,与民共乐,恩及鸟兽,则忻戴其上,大平化兴。无道之君,众怨神怒,则国灭祀绝,不得保守其所乐也。
朱熹曰:此引《书》而释之,以明“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之意也。《汤誓》,《商书》篇名。时,是也。日,指夏桀。害,何也。桀尝自言:“吾有天下,如天之有日,日亡吾乃亡耳。”民怨其虐,故因其自言而目之曰:“此日何时亡乎?若亡则我宁与之俱亡。”盖欲其亡之甚也。孟子引此,以明君独乐而不恤其民,则民怨之而不能保其乐也。
注释
①《诗》:此处引自《诗经》的《大雅?灵台》,这是一首歌颂周文王德行的诗歌。灵台的旧址在今陕西户县。
②:雌鹿。
③濯濯:肥硕的样子。
④鹤鹤:洁白的样子。
⑤于:句首助词,无义。牣:满。
⑥《汤誓》:《尚书》篇名,商汤讨伐夏桀的誓师檄文。
⑦时:这。害:通“曷”,何时。女:通“汝”,你。夏桀曾自诩为太阳,民众对他的怨恨也连累到太阳。
译文
孟子谒见梁惠王。梁惠王在池塘边上一边顾盼着飞雁与驯鹿,一边对孟子说:“德行高尚的人也以此为乐么?”孟子回答说:“只有德行高尚的人才能以此为乐,而那些德行卑劣的人即便拥有这些,也不能真正体会到其中的快乐。(周文王与夏桀的事迹恰好可以说明这一点)《诗经?灵台》篇说:‘开始规划筑灵台,经营设计善安排。百姓出力共兴建,没花几天成功快。开始规划莫着急,百姓如子都会来。君王在那大园林,母鹿懒懒伏树荫。母鹿肥壮毛皮好,白鸟羽翼真洁净。君王在那大池沼,啊呀满池鱼窜蹦。’文王虽然也是借助百姓的力量来兴建高台与池塘,但百姓却非常喜悦,他们将高台命名为‘灵台’,将池塘命名为‘灵池’,为其中拥有驯鹿、鱼鳖而欢欣不已。古代的君子与民同乐,因此在心理上有极大的满足。(夏桀的情形却与之不同)《尚书?汤誓》说:‘这太阳何时陨落啊,我愿与你同归于尽。’既然百姓已经希望与他同归于尽了,那么夏桀即便拥有亭台楼阁、珍禽异兽,难道还能独自享受么?”
解读
同样是高台、池塘,同样是飞禽走兽,德行高尚的人可以从中体会到真正的快乐,而德行卑劣的人却不能,原因在于是否与民同乐。在修筑灵台、灵沼时,百姓之所以踊跃参与,既是出于对文王的爱戴,也是因为他们将从中获取快乐。竣工之后,灵台即是百姓的牧场,灵沼即是百姓的池塘。文王既因为百姓的爱戴而感怀,也因为百姓可以从中获益而欣喜,面对美景,完全可以心安理得地观赏而不会受到悲伤、忧虑等情感的扰乱。
夏桀为了自己的享乐,使得民众的田地荒芜,父母妻子离散,虽然自诩为太阳,百姓却希望与他同归于尽。商汤的军队正在讨伐,自己的军队已经溃败,国都即将成为废墟,社稷即将倾倒,自己不知将被怎样处置,眼前的亭台楼阁、珍禽异兽不知将归属于谁,在这时,他虽然希望寻求快乐,却只能愁眉紧锁,虽然想要忘记烦恼,却只能听任烦恼袭上心头。
孟子希望当政者向文王学习,但是听从他劝告的,却没有多少人。即便是现在,也有一些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除了能够帮助官员获取“面子”外,百无一用,恰与孟子口中“夏桀”的台、沼相似,怎能不叫人为之感叹?
……
序言
传世经典:孟子典藏(彩图版)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5
传世经典:孟子典藏(彩图版)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传世经典:孟子典藏(彩图版)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