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钢笔画技法——怎样画消失的乡村景观
定价:68.00元
作者:〔美〕弗兰克·J. 罗汉 刘梦愚
出版社:广西美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4-01
ISBN:9787549415601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钢笔是一种表现力丰富且非常便捷绘画工具。当你旅行时,以那些不再热闹的乡村景观,或是简洁美丽的老建筑为题材,亲手完成绘画,会给你带来莫大的满足感。本书详细且全面的展示了钢笔画技法及主题表现;丰富的图例及步骤示范,循序渐进的教学能让你从入门到精通。
内容提要
本书详细的介绍了钢笔画的实用技法及应用。按照初学、中等和艺术家分级循序渐进的教学,分上、下两大篇章,让你了解工具及材料、透视原理,掌握画石砌墙壁、木材和木制物、背景、湖泊、溪流和瀑布、构图等技巧。同时安排了一些预备练习,通过练习巩固知识,并能更好地理解书中的术语和解说。 此书是一本较为系统及全面的钢笔画技法教学图书,它既能满足已经拥有精湛技艺的艺术家,也能启迪有志者但尚在入门的钢笔画爱好者。
目录
目录上 篇章 基础要素 工具与材料钢笔、墨水蘸水笔美术用自来水笔绘图笔墨水签字笔和圆珠笔毛笔画纸一些基本原则笔触练习笔的规格铅笔橡皮纸巾用网格复制、放大或缩小第二章 基本技法 基本原则钢笔技法小结铅笔技法关于透视地平线单点透视两点透视调整消失点第三章 新手入门 老木桶 — 起形和局部刻画旧书 — 起形和局部刻画砖墙砖墙和栅栏 — 起形和局部刻画风景(树)风景 — 起形和局部刻画老式的门 — 起形和局部刻画点画法 — 起稿和局部刻画谷仓 — 起形和局部刻画城堡中的台阶 — 起形和局部刻画海景 — 起形和局部刻画小山坡 — 起形和局部刻画信箱 — 起形和局部刻画第四章 中级提高 作为背景的树古老的希腊式泉眼铁艺门廊石砌烟囱田纳西州小景山国家公园圆顶礁国家公园一棵老雪松第五章 参考资料 随身携带的速写本关于速写本速写练习近景树木树的其他知识近景树砖砌建筑石砌建筑谷仓一样的场景,不同的技法木瓦壁板有护板的墙体草顶屋与灰泥墙屋老书店岩石岸边石头小船小船的两种技法大船海边场景雪景蓄水钢笔画 毛笔画用树枝和其他工具绘画下 篇章 背景、构图、技法 背景和中景匹配背景创建趣味中心何时停止绘画不同技法的练习题第二章 岩石和石墙 内容提要岩石的形状一座采石场近景和背景中的岩石石头和砖头墙壁第三章 木材和木制物 内容提要粗皮树光皮树近景的松树亮调和暗调的谷仓不同距离的木门以风格化方法画木制谷仓第四章 湖泊、溪流和瀑布 内容提要多石的小河海浪水面的倒影瀑布做个组合练习第五章 山村写生 内容提要有四调值的山脉雪景阿斯彭山景素描小品山中的雨林原木制谷仓废弃小屋的三个视角构图雷尼尔山回音石第六章 在美国西南部乡村写生 内容提要土坯建筑巨型岩石印第安人的居屋一座老教堂德克萨斯州高架水渠以照片为素材废弃的铁路一辆老拖车小景物的铅笔速写第七章 美国北部乡村写生 内容提要有石砌烟囱的居屋加特林堡附近的老居屋溪边的磨坊带顶的畜栏一座宾夕法尼亚州的谷仓拆解中的谷仓老旧的施肥机田间小溪廊桥一座独特的粮仓木制水车第八章 英国乡村写生 内容提要英国庭园乡村教堂城堡石阵李湾茅草屋顶结束语
作者介绍
弗兰克·J. 罗汉,美国插图画家.他曾是二战老兵,美国空军。1957 年毕业于美国费城的卓克索大学并取得学士学位。著有《钢笔与墨水技法》等 8 本书,其中有的书被美国艺术家图书俱乐部收藏。 《钢笔与墨水技法》由美国芝加哥当代图书公司于 1987 年初版,美国多佛出版公司于 2009 年再版。
文摘
序言
第一篇: 这本书简直是我近年来看过的最令人惊喜的绘画教程了!我一直对钢笔画情有独钟,但总觉得自己在表现一些宏大的自然风光时力不从心,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偶然的机会发现了这本《钢笔画技法——怎样画消失的乡村景观》,当时被书名吸引,以为会是一些怀旧的写意风格,没想到打开后简直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作者的讲解非常细致,从最基础的线条运用,到如何通过不同粗细和密度的线条去营造层次感和光影效果,都讲得条条是道。尤其是关于“消失的乡村景观”这一主题,作者并没有停留在简单的描绘,而是深入探讨了如何通过画面来传达一种时间和记忆的痕迹,如何用钢笔这种相对写实的媒介去捕捉那种稍纵即逝的、带有情感色彩的画面。书中的案例作品更是精美绝伦,每一幅都像是精心打磨过的宝石,但同时又充满了生命的活力。我尤其喜欢作者处理远景和近景的手法,远景虚实结合,朦胧中带着诗意,近景则线条精准,细节丰富,过渡得非常自然。学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钢笔画的理解上升了一个新的高度,不再仅仅是技巧的堆砌,而是开始懂得如何用线条去“讲故事”,去捕捉那些转瞬即逝的美好。
评分第三篇: 说实话,一开始我被这本书的名字吸引,是因为我对“消失”这个词很好奇。我一直觉得钢笔画比较适合描绘清晰、确切的物体,但“消失的乡村景观”听起来就充满了故事感和一种淡淡的忧伤。读完之后,我才发现,这本书的价值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期。作者在讲解钢笔画技法的同时,更注重的是如何通过画面去唤起观者的情感共鸣。他并没有直接告诉你“怎么画”,而是引导你去思考“为什么这样画”。例如,在表现一间废弃的老屋时,作者会教你如何用精准的线条勾勒出建筑的结构,但同时也会告诉你,如何通过一些不经意的“瑕疵”,比如墙壁上的裂缝,或者倾斜的窗户,来暗示岁月的痕迹和被遗忘的时光。这种处理方式非常巧妙,让画面不仅仅是视觉的呈现,更是一种精神的传达。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氛围营造”的部分,作者分享了很多利用钢笔画来表现季节变化、天气状况,甚至是时间流逝的经验。例如,如何用疏密不同的线条表现清晨的薄雾,或者用飞白的方式来暗示风的流动。这本书让我意识到,钢笔画也可以如此富有情感和表现力,不再是冷冰冰的线条集合,而是有温度、有故事的艺术品。
评分第二篇: 作为一名已经练习钢笔画多年的爱好者,我一直在寻找能够突破瓶颈的教程,而这本书无疑给了我巨大的启发。我之前总是倾向于绘制城市风貌或者一些比较规整的静物,对于“景观”的理解相对有限。这本书的主题“消失的乡村景观”非常有新意,它引导我跳出了固有的思维模式,去关注那些正在被时代快速发展的洪流所淹没的、充满人文气息和自然韵味的场景。作者在技法上的讲解非常深入,不仅仅是教你如何勾勒轮廓,更是如何通过线条的走向、疏密、以及笔触的轻重缓急来表现不同材质的质感,例如泥土的粗糙、屋顶的瓦片、以及植被的蓬勃。我特别欣赏作者对于“光影”的处理,他用钢笔的交叉线和排线技巧,将阳光洒在斑驳墙壁上的细节、树影投下的斑驳光斑,都表现得淋漓尽致,让人仿佛能感受到夏日午后的温暖。更重要的是,这本书教会了我如何去“观察”和“感受”一个场景,如何将这种感受转化为画面语言。很多时候,我画出来的画面缺乏一种“生命力”,看完这本书,我才明白,原来是少了对细节的情感投入和对场景氛围的理解。现在,我拿起钢笔,会更多地去思考,我想通过这幅画表达什么,而不是仅仅完成一个技术的展示。
评分第五篇: 这本书的书名就带着一种独特的魅力,仿佛能将人带入一个充满回忆和故事的世界。我之前对钢笔画的印象还停留在比较工整、写实的层面,但这本书完全颠覆了我的认知。作者在传授钢笔画技法的时候,并不是孤立地讲解,而是将每一个技巧都与“消失的乡村景观”这一主题紧密结合。他教会我如何用线条去“勾勒”记忆,如何用笔触去“描绘”流逝的时间。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氛围的渲染”这一章节,作者用非常生动的语言和精美的范例,演示了如何通过钢笔画来表现雨后泥土的湿润感、夕阳余晖的温暖色调(虽然是黑白的,但通过线条的表现力让人感受到色彩)、以及被风吹拂的草木的动态。他并没有直接告诉你“怎么调色”,而是通过对光影和材质的细腻刻画,让画面本身就充满了色彩感和生命力。我之前画风景时,总觉得画面比较“平面”,看完这本书,我才明白,原来是少了对“空气感”和“空间感”的理解。作者通过对远景虚化、近景实化的巧妙运用,以及对不同景物之间关系的处理,让画面拥有了纵深感,仿佛真的能将观者带入画中的世界。这本书不仅仅是教我画画,更是教我如何去“看”世界,如何用钢笔去记录那些容易被遗忘的美好。
评分第四篇: 这本书绝对是给那些对钢笔画有一定基础,但又想在表现力上寻求突破的画友们准备的“宝藏”。我之前一直觉得自己的钢笔画停留在“画得像”的阶段,但总觉得缺少一种“神韵”。《钢笔画技法——怎样画消失的乡村景观》这本书,恰恰在“神韵”上下了很大的功夫。作者并非仅仅罗列一些绘画技巧,而是将其融入到对“消失的乡村景观”这一独特主题的解读中。他会详细分析如何通过线条的粗细变化来表现物体的远近,但更重要的是,他会告诉你,为什么选择这样的线条,以及它背后想要传达的情感。例如,在描绘一棵古老的树时,作者会强调如何用遒劲有力的线条来表现树干的沧桑,同时又如何用细腻柔软的线条来描绘枝叶的生机,而这一切都服务于“古老”、“见证”这样的主题。书中对于“光影”的讲解也尤为精彩,作者并没有简单地用阴影来区分明暗,而是通过线条的密度和方向来模拟光线的穿透感和散射感,让画面呈现出一种更加自然、更加立体的效果。我印象最深的是,作者在讲解如何画“空旷感”时,并没有简单地留白,而是通过线条的引导和虚实的对比,巧妙地营造出一种宁静而辽阔的意境。这本书让我认识到,钢笔画是可以如此富有表现力的,它能够描绘出细腻的细节,也能传达出深邃的情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