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刀鉴
定价:58.00元
售价:37.7元,便宜20.3元,折扣65
作者:(美)乔·克兹曼 朱鸿飞译 凤凰含章 出
出版社: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12-01
ISBN:9787553768397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锁线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10位骨灰级的刀具收藏家讲述他们与刀之间缠绵一生的温情故事。实用刀具、战术刀、小折刀、靴刀、猎刀、手刺,500多名刀匠的心爱之作,600多款特色的名刀,闪亮登场。动物印花图案、蚀刻和雕刻、黄金镶嵌、拼花刀柄、染色木材、大马士革花纹,各种精妙的设计和工艺异彩纷呈,令人赞叹。
内容提要
本书收录了世界上10位的、的刀具爱好者兼专栏作家的文章,谱写了一篇篇他们与刀之间的缠绵一生的温情故事。同时,还收集展示了600多款来自世界各地的特色的名刀,从普通的厨房用刀,到寒光凛凛的猎刀,再到精雕细琢的手工艺术刀具,这些刀或具有坚久耐用的实用性,或充满了艺术的美感。本书图文并茂、全彩印刷、精美绝伦,堪称一场世界刀具的视觉盛宴,实为刀具爱好者、鉴赏者和收藏者的。
目录
简介
2015年木刀奖
CHAPTER 1 刀具物语
“我生平制作的把刀” 2
优质刀具是否物有所值? 10
切换到求生刀模式 18
武士国王之剑 25
走向国际的艺术刀具 32
藏在普通物品里的刀 40
西进小道上交易的刀具 46
满足他对直刀的迷恋 53
框架锁热潮 61
CHAPTER 2 名刀盛宴
大面积上扬刀尖 70
实用刀具和斧头 73
高科技折刀 78
腰刀和靴刀 84
优雅的钢铁 86
冷酷的野营刀 94
永远的洛夫莱斯 95
利刃出鞘 96
一目了然的淬火线 99
外形的小折刀 102
停在棺材里 106
高端猎刀 108
手刺展示 117
世界各地的武器 118
西部制品 124
博依伙伴 126
食品调理工具 134
天然材料刀柄战刀 137
CHAPTER 3 刀艺时尚
镶嵌和拼花刀柄 146
动物印花图案的刀 147
象牙艺术品 149
蚀刻和雕刻 151
黄金镶嵌 159
染色木材 162
大马士革图案展示 163
雕出一把刀 171
三美战刀 174
钢铁雕塑 175
马赛克工会 177
粉妆匕首 181
刀鞘展示 185
CHAPTER 4 名厂制造
高桅横帆船上的王者 188
量产快开折刀 194
猎刀 195
抡起斧头 196
作者介绍
乔·克兹曼,美国的《刀锋》杂志的总编辑,同时也是一位狂热的刀具爱好者。他的主要著作包括《刀的艺术》和《制刀指南》等。
文摘
序言
当翻开《刀鉴》这本书的那一刻,我就知道自己找到了一本“宝藏”。它不仅仅是一本介绍刀剑的书,更是一次关于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探索之旅。作者乔·克兹曼先生用他丰富而专业的知识,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往古代金属工艺世界的大门。书中关于刀剑材料的科学分析,关于锻造技术的演变,关于不同时期刀剑设计的差异,都让我大开眼界。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一些具有传奇色彩的刀剑的介绍,它们的故事背后,往往隐藏着一段重要的历史,或者是一位杰出的工匠。朱鸿飞先生的翻译,则让这一切变得如此生动有趣,他用流畅自然的中文,将作者的专业知识和丰富情感毫无保留地传递给了读者,让我能够轻松地理解并沉醉其中。这本书让我明白,所谓的“冷兵器”,背后蕴含的是多么深厚的智慧和不懈的努力。
评分《刀鉴》这本书,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刀剑的书,更像是一堂关于“专注”和“极致”的哲学课。乔·克兹曼先生对刀剑的钻研,已经达到了令人惊叹的程度,他将每一个细节都剖析得淋漓尽致,从金属的冶炼,到刀刃的打磨,再到整体的平衡感,都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于“工匠精神”的赞美,那些古代工匠们,用毕生的精力去打磨一把刀剑,将所有的智慧和心血倾注其中,这种精神,在现代社会已经越来越难得。朱鸿飞先生的翻译,也展现了他对原文的深刻理解和对中文表达的精湛把握,他用一种充满敬意的语言,将作者对刀剑的崇敬之情传递给了我。读完这本书,我不仅对刀剑有了更深的认识,更是对“匠人”这个职业充满了敬意,也更加明白了“精益求精”的含义。
评分读完《刀鉴》,我最大的感受就是震撼。不是那种惊天动地的震撼,而是一种沉静的、深入骨髓的震撼。这种震撼来自于作者对刀剑近乎痴迷的研究,以及他将如此复杂的知识体系,以一种清晰、逻辑严谨的方式呈现出来的能力。书中对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刀剑的分类、起源、特点以及发展脉络的梳理,条理清晰,脉络分明,让我在浩瀚的刀剑知识海洋中,不再感到迷失。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一些著名刀剑的案例分析,那些关于它们如何被铸造、如何被使用、以及它们在历史事件中扮演的角色,都让我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历史的重量和时代的变迁。作者不仅仅是一个历史学家,更像是一个技艺精湛的工匠,用文字来雕琢他心中的刀剑世界。而翻译者朱鸿飞先生的功劳也不可磨灭,他的译笔不仅准确传达了原文的意思,更注入了东方文化的韵味,使得这本书在阅读上更加亲切自然。这本书让我对“刀剑”这个词汇有了全新的认识,它不再仅仅是冰冷的武器,而是承载着人类智慧、艺术和历史的生命体。
评分《刀鉴》这本书,简直是为我这种对冷兵器和古代工艺着迷的读者量身定做的。我之前也看过不少关于刀剑的书籍,但往往要么过于学术化,让人望而却步;要么过于浅显,缺乏深度。而这本书,恰好找到了一个绝佳的平衡点。作者乔·克兹曼用一种充满激情的笔触,将刀剑的历史、工艺、美学融为一体,既有学术上的严谨考据,又不乏文学上的感染力。我尤其佩服书中对细节的关注,从钢材的成分分析,到刀刃的研磨方式,再到剑柄的包裹材料,都进行了详尽的介绍,让我能够充分理解一把精良刀剑的诞生,需要多少精心的设计和不懈的努力。而朱鸿飞先生的翻译,更是锦上添花,他巧妙地化解了许多西方文化中的专业术语和概念,让中国读者能够轻松地理解和欣赏。阅读这本书,就像是在参加一场盛大的刀剑文化之旅,每一次翻页,都能遇见一位历史上的工匠,聆听一段关于刀剑的传奇故事。
评分《刀鉴》这本书,对我来说,是一次关于“美”的全新启蒙。我一直以为,冷兵器,尤其是刀剑,无非就是杀戮的工具。然而,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看法。乔·克兹曼先生用他充满激情的文字,向我们展示了刀剑作为一种艺术品的璀璨光辉。从刀刃的弧度,到剑格的设计,再到握柄的雕饰,每一个细节都透露着精致与考究。书中对不同刀剑的美学风格进行的分析,让我领略到了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于“锋利”与“优雅”的独特理解。我尤其被书中描绘的日本武士刀的“波纹”和欧洲骑士剑的“血槽”所吸引,它们不仅仅是为了实用,更是承载着工匠的美学追求和哲学思考。朱鸿飞先生的翻译,更是功不可没,他用流畅的语言,将这些复杂的艺术概念娓娓道来,让我能够深刻地体会到刀剑的内在美和外在美。这本书让我明白,即使是用于战斗的工具,也可以被赋予如此高雅的艺术生命。
评分我拿到《刀鉴》这本书的时候,其实是带着一种“打发时间”的心态,但没想到,它却给了我巨大的惊喜。这本书的内容之丰富、讲解之细致,让我不得不佩服作者乔·克兹曼先生的功力。他不仅仅是对刀剑的历史和工艺有所了解,更是对它们在人类文明进程中的作用有着深刻的理解。书中关于不同时代刀剑的演变,与当时的社会、经济、军事背景紧密相连,让我能够站在一个更宏观的角度去审视刀剑的意义。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一些著名历史事件中刀剑出现的场景的描述,它们仿佛将我带回了那个时代,去感受战争的残酷、英雄的崛起以及普通人的命运。朱鸿飞先生的翻译,更是让我感受到了文字的力量,他用精准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将作者的意图毫无保留地传递给读者,让我能够完全沉浸在书中的世界里。这本书让我不仅仅是了解了刀剑,更是理解了历史,理解了人类与“工具”之间的复杂关系。
评分《刀鉴》这本书,让我对“器物”有了全新的认识。我以前总觉得,刀剑就是一种冰冷的工具,用来砍、用来刺。但读完这本书,我才明白,一把好的刀剑,不仅仅是工具,更是艺术品,是历史的载体,是文化的象征。作者乔·克兹曼先生用他细致入微的笔触,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刀剑的世界。书中对不同刀剑的材质、工艺、造型的描述,让我仿佛看到了那些古代工匠们如何用他们的双手,将一团团炽热的金属,锻造成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而翻译者朱鸿飞先生的译笔,更是锦上添花,他用优美而富有文化底蕴的语言,将作者的思想和情感完美地传达给了读者,让我能够深刻地感受到刀剑的魅力。这本书让我明白,一件看似普通的器物,如果被赋予了足够的智慧和匠心,就能散发出永恒的光芒。
评分我不得不说,乔·克兹曼的《刀鉴》是一次令人震撼的阅读体验。与其说它是一本书,不如说它是一扇通往古代金属工艺巅峰的窗口。书中对刀剑的材质、锻造技术、美学设计的深入剖析,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我尤其对书中关于不同文化背景下刀剑演变的部分印象深刻,从日本武士刀精密的折叠工艺,到欧洲骑士剑坚固可靠的设计,再到中国古代刀剑独特的曲线美,都展现了人类在不同地域环境下,对于“利器”的极致追求和不同维度的理解。作者并没有仅仅停留在技术的层面,而是将刀剑置于其所处的社会、文化和军事环境中去解读,让我明白一把刀剑,不仅仅是一件工具,更是身份的象征、文化的载体、历史的见证。那些关于刀剑在战争中的作用、在仪式中的地位、在传说中的影响力,都随着文字栩栩如生地展现在我眼前。这本书让我对“工匠精神”有了更深的敬意,也让我更加理解了“器物”背后所蕴含的哲学和美学意义。它不仅仅满足了我对冷兵器的好奇心,更拓展了我对人类文明发展进程的认知。
评分“刀鉴”这部书,我拿到手的时候,就被它沉甸甸的分量和古朴的封面所吸引。我一直对历史,特别是那些冷兵器时代的辉煌有着莫名的情结,而刀剑,作为那个时代最直接的权力象征和生存工具,更是让我着迷。这本书的翻译,朱鸿飞先生的译笔流畅而充满文化底蕴,字里行间都透露出他对刀剑文化的热爱和深刻理解。他不仅仅是在翻译文字,更是在传递一种跨越时空的审美和历史的厚重感。我特别欣赏书中对刀剑制造工艺的细致描绘,那些关于钢材的选择、锻打的火候、淬火的技巧,仿佛就呈现在眼前,让我能够想象出工匠们如何用智慧和汗水,将一团冰冷的金属,淬炼成一把把具有生命力的艺术品。每一个刀铭、每一个镡饰,都被赋予了深厚的文化内涵,不仅仅是装饰,更是使用者身份、信仰、甚至命运的象征。阅读这本书,就像是穿越回了那个刀光剑影的年代,去感受刀剑在历史长河中扮演的角色,去体会那些关于荣耀、牺牲、忠诚与背叛的故事。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武器的书,更是一部关于人性、关于历史、关于艺术的百科全书,每一次翻阅,都能发现新的惊喜和感悟。
评分我自认为对历史上的兵器有一些了解,但《刀鉴》这本书还是刷新了我的认知。作者乔·克兹曼对刀剑的理解,已经超越了单纯的武器范畴,而是将其视为一种文化符号、一种技术成就、一种艺术表现。书中对于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刀剑风格的比较分析,展现了他广博的知识和深刻的洞察力。我被书中关于某些特定刀剑的起源和演变过程的讲述所吸引,它们的故事仿佛都穿越了时空的阻隔,讲述着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军事需求以及人们的审美情趣。而翻译者朱鸿飞先生的译文,更是将这些故事用一种引人入胜的方式呈现出来,让我不禁为古代工匠们的智慧和创造力而惊叹。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刀剑的百科全书,更是一部关于人类文明如何通过塑造和使用“利器”来展现其力量、智慧和审美的生动画卷。每一次阅读,都能从中汲取新的知识,激发新的思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