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1-11
图书名称 | 心理与行为科学研究方法(原书第11版) | 作者 | (美)科兹比,(美)贝茨,张彤 |
定价 | 60.00元 | 出版社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 | 9787111468523 | 出版日期 | 2014-07-01 |
字数 | 页码 | ||
版次 | 1 | 装帧 | 平装 |
开本 | 16开 | 商品重量 | 0.4Kg |
由保罗C.科兹比、斯科特C.贝茨所著的《心理与行为科学研究方法(原书第11版)》是行为研究方法的系统教材,从如何理解行为到研究方法的选取,统计分析到论文的撰写,作者都详细地叙述:用实例讲解,精细到每个语句的表述及注意事项。为你的研究工作和学习提供非常详尽的参考。本书适合普通高等院校心理学、社会学及教育学的本科生及研究生使用。 |
译者序 作者简介 前言 第1章 科学地理解行为 1.1 研究方法的使用 1.2 科学方法 1.3 行为科学的目的 1.4 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 第2章 从哪里开始 2.1 假设与预测 2.2 我们研究谁:关于术语的注释 2.3 想法的来源 2.4 图书馆研究 2.5研究论文的剖析 第3章 道德研究 3.1 米尔格拉姆的服从实验 3.2 贝尔蒙报告 3.3 评估风险与利益 3.4 知情同意 3.5 事后解说的重要性 3.6 替代欺术的备择方法 3.7 公正与参与者选择 3.8 研究者的承诺 3.9 联邦法规与机构审查委员会 3.10 APA的道德规范 3.11 用人参与者的研究 3.12 道德与动物研究 3.13 再论风险与利益 3.14 失实陈述:欺与剽窃 第4章 基本研究问题 4.1 效度:作为人门 4.2 变量 4.3 变量的操作定义 4.4 变量问的关系 4.5 非实验法对实验法 4.6 自变量与因变量 4.7 内部效度:推论因果性 4.8 外部效度 4.9 方法选择 4.10 对研究的评估:三种效度的总结 第5章 测量概念 5.1 测量的信度 5.2 测量的构念效度 5.3 测量的反应性 5.4 变量与测量量表 5.5 关于个性与个体差异的研究 第6章 观察法 6.1 定量与定性方法 6.2 自然观察 6.3 系统观察 6.4 案例研究 6.5 档案研究 第7章 向人们询问关于他们自己:调查研究 7.1 为什么要做调查 7.2 构造要问的问题 7.3 对问题的反应 7.4 问卷的后定稿 7.5 实施调查 7.6 为研究时间上的变化的调查设计 7.7 从总体中取样 7.8 取样技术 7.9 评估样本 7.10 使用方便样本的理由 第8章 实验设计 8.1 混淆与内部效度 8.2 基本实验 8.3 对实验条件的参与者分配 8.4 独立组设计 8.5 重复测量设计 8.6 配对设计 第9章 做实验 9.1 选择研究参与者 9.2 操作自变量 9.3 测量因变量 9.4 添加控制 9.5 更多的考虑 9.6 分析和解释结果 9.7 与其他人沟通研究 第10章 复杂的实验设计 10.1 增加自变量水平数 10.2 增加自变量数:因素设计 第11章 个案、准实验和发展研究 11.1 个案实验设计 11.2 项目评估 11.3 准实验设计 11.4 发展研究设计 第12章 理解研究结果:描述与相关 12.1 测量量表:复习 12.2 分析调查研究的结果 12.3 频数分布 12.4 描述统计 12.5 绘制关系图 12.6 相关系数:描述关系强度 12.7 效应大小 12.8 回归方程 12.9 多重相关与多元回归 12.10 部分相关与第三变量问题 12.11 结构方程建模 第13章 理解研究结果:统计推论 13.1 样本与总体 13.2 推论统计 13.3 虚无假设与研究假设 13.4 概率与取样分布 13.5 例子:t和F检验 13.6 Ⅰ型与Ⅱ型错误 13.7 选择显著性水平 13.8 解释不显著的结果- 13.9 选择样本大小:功效分析 13.10 重复的重要性 13.11 皮尔逊r相关系数的显著性 13.12 数据的计算机分析 13.13 选择适宜的统计检验 第14章 推广结果 1 4.1 推广到其他研究参与者总体 14.2 文化考虑 14.3 向其他实验者推广 14.4 前测与推广 14.5 实验室环境下的结果推广 14.6 重复的重要性 14.7 通过文献综述和元分析评价推广性 14.8 用研究改进生活 附录A 撰写研究报告 附录B 统计检验 附录C 统计表 附录D APA检查表 附录E 关键术语表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