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次贷危机
定价:32.00元
售价:21.8元,便宜10.2元,折扣68
作者:雷曜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01-01
ISBN:9787111241904
字数:
页码:222
版次: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381kg
美国房价的下跌何以触发会球性的金融危机?生成危机的“黑箱”中隐藏着会什么样的秘密?傲慢的大投行缘何走向不归路?怎样看待美国的“金融社会主义”?
专业、的次贷危机读本全面系统诠释金融界的“蝴蝶效应”。
次贷危机从2007年8月全面爆发以来,对国际金融秩序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和破坏,使金融市场产生了强烈的信贷紧缩效应,造成的危害已经向实体经济蔓延。
次贷危机是美国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为严重的一次金融危机,各主要经济体中央银行、机构和金融机构对危机做出的反应。危机更以一种特殊的方式揭示了当前国际金融存在的新秩序、新规则、新工具和新机构。
作者在2008年5月份写作完成的《次贷危机》有着良好的市场和读者反映,但距离成书已经半年,次贷危机的事态发展和造成的影响超出了当时绝大多数人的预期,针对这些有必要对原书做进一步的修订。
雷曜,1992~2002年就读于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获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曾从事养老金业务和金融衍生品研究,获中国证券从业资格和美国金融衍生品从业资格。现就职于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
说实话,当我看到这本书的时候,我脑海中浮现的是一本关于金融泡沫、关于过度投机、关于市场失灵的分析报告。我期待看到那些令人瞠目结舌的数字,那些关于贪婪与恐慌交织的故事,以及那些被金融海啸吞噬的企业和个人。我准备好了迎接一场关于金融理论的盛宴,关于风险管理的课程。然而,这本书的内容,却完全走向了一个意想不到的方向。它没有出现任何关于利率、杠杆、资产证券化的讨论,也没有任何关于华尔街的喧嚣和恐慌的描绘。相反,我被带入了一个充满诗意和哲思的世界。作者的文字,如同涓涓细流,缓慢而悠长,触及的是人生的意义,是存在的价值,是那些关于爱、关于失去、关于记忆的永恒主题。我读到了关于孤独的深刻剖析,关于失落的情感描绘,以及关于时间流逝的无奈感叹。书中的人物,与其说是金融从业者,不如说是一群在人生旅途中迷失方向的灵魂,他们在寻找着慰藉,在追寻着意义。我一度认为这可能是一本关于存在主义哲学的著作,或者是对现代人精神困境的写照。它如此之深邃,如此之感人,让我忘记了最初的期待,沉浸在了对生命本身的思考之中。
评分这本书的内容,完全不是我之前想象的那样。我以为会是一本深入剖析金融市场运作机制的教科书,或者是一部描绘华尔街风云变幻的商业小说。然而,当我翻开第一页,就被一股浓厚的历史纪实感扑面而来。作者以一种近乎严谨的态度,将目光投向了上世纪末那个风起云涌的时代,仿佛亲历者一般,用大量详实的案例和数据,一点点地勾勒出一个时代的剪影。我开始以为会读到关于股票、债券、衍生品这些专业的金融术语,但事实并非如此,更多的是对社会结构、人性弱点以及时代洪流的深刻洞察。书中反复出现的,是那些在历史长河中闪耀或沉没的人物,他们的决策,他们的挣扎,他们的成功与失败,都成为了构建这幅宏大画卷的笔触。我曾期待看到一些金融危机的典型案例,比如雷曼兄弟的倒闭,或者贝尔斯登的崩溃,但这本书似乎更关注这些事件背后更深层的原因,那些隐藏在光鲜数据之下的社会土壤和时代印记。它像是在解剖一场巨变,但解剖的对象并非冰冷的机器,而是充满了温度和温度的人性,以及那些看不见的,却又无处不在的社会力量。读到一半,我才恍然大悟,这与其说是一本金融读物,不如说是一部关于历史、关于社会、关于人性的宏大叙事。它颠覆了我之前的预期,但也因此带来了更加深刻和意想不到的阅读体验。
评分我当初选择阅读这本书,纯粹是因为它的标题,它似乎预示着一场席卷全球的经济风暴,而我一直对这种宏大的、影响深远的历史事件充满好奇。我本以为会读到各种复杂的金融模型,预测经济危机的发生,以及如何规避风险的策略。想象中,这本书应该是充斥着图表、数据和经济学理论,是一本能够武装我金融知识的工具书。但结果却让我大跌眼镜。它并没有直接进入金融市场的细节,反而像一部引人入胜的故事片,让我沉浸在一种别样的氛围中。作者的笔触细腻而富有画面感,他描绘的场景,那些人们的生活,那些社会的变迁,仿佛就发生在眼前。我没有看到任何关于“次贷”的字眼,也没有听闻任何关于“危机”的预警。取而代之的是,我被带入了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一个关于文化、关于艺术、关于艺术背后所折射出的社会思潮的世界。书中的人物,与其说是金融巨头,不如说是一群充满激情和创造力的艺术家,他们的创作,他们的理念,他们的生活方式,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我一度怀疑我是否拿错了书,但封面上的书名却是实实在在的。我开始觉得,也许“次贷危机”本身,可以是一种隐喻,一种对某个时代、某种现象的抽象表达,而这本书,正是要通过对那个时代艺术和文化的描绘,来揭示其内在的逻辑和深层的原因。
评分拿到这本书,我以为会是一本关于犯罪心理学或者侦探推理的小说,我期待看到精心设计的谜题,引人入胜的悬念,以及那些复杂的人物关系和内心博弈。我准备好去追踪线索,去猜测凶手,去享受破解谜案的快感。然而,当我翻开书页,却发现这完全是一本关于科学探索的著作。作者以一种令人惊叹的严谨和清晰,阐述着关于宇宙起源、黑洞形成、暗物质存在的理论。我被带入了一个充满未知和奥秘的宏大世界,那些光年之外的星系,那些超乎想象的物理定律,都让我为之着迷。书中没有血腥的场面,没有罪恶的动机,取而代之的是对宇宙规律的探索,对未知边界的挑战。我看到了科学家们是如何运用智慧和毅力,一点点揭开宇宙的面纱。我被那些精巧的实验设计,那些深刻的数学推导所折服。我一度以为我拿错了书,但这本《次贷危机》,却以一种我完全无法理解的方式,将我带入了这个科学的殿堂。它颠覆了我对书名的所有联想,也让我对“危机”这个词有了全新的理解,也许,是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本身,就是一场永无止境的“危机”与挑战。
评分起初,我以为这是一本关于宏观经济学原理的书,一本能够帮助我理解全球经济是如何运作的书。我期待看到关于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国际贸易等方面的详细论述,以及对经济周期、通货膨胀、失业率等关键指标的分析。我甚至想这本书能为我提供一些投资建议,或者至少让我对未来的经济走势有一个大致的判断。然而,当我开始阅读,我发现这本书的内容,与我最初的设想几乎没有关联。它并没有探讨那些宏观的、冰冷的经济数据,而是将目光聚焦于微观的、鲜活的个体生活。书中描绘的是一群普通人的故事,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日常琐事,他们的梦想与失落。我看到了他们的坚持,他们的挣扎,他们如何在生活的洪流中努力生存。作者用一种非常贴近生活的方式,讲述着那些看似平凡,却又充满了力量的故事。我没有在书中找到任何经济学理论的影子,也没有看到任何关于市场波动的预测。取而代之的是,我感受到了生活本身的重量,以及个体在时代变迁中所经历的真实情感。这与其说是一本经济学著作,不如说是一部关于普通人生活的写实画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