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读点金融史2

每天读点金融史2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孙健,王宇宙著 著
图书标签:
  • 金融史
  • 金融
  • 历史
  • 投资
  • 经济
  • 理财
  • 金融知识
  • 商业
  • 财富
  • 科普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广影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新世界出版社
ISBN:9787802288201
商品编码:29692063492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08-11-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每天读点金融史2

定价:45.00元

售价:30.6元,便宜14.4元,折扣68

作者:孙健,王宇宙著

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11-01

ISBN:9787802288201

字数:355000

页码:372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558kg

编辑推荐

金融巨头们不但在经济领域拥有**的统治地位,他们在中也通常会安插一大批代理人,以左右各国的内政外交政策。这就是美国政界有不少人士把位于纽约市的洛克菲勒总部和摩根总部称作为真正的国务院或影子的原因。
  丛书导读:
《每天读点金融史》系列丛书以金融史为主线,把一百多年来的经济发展和金融格局演变的巨幅画卷为你徐徐拉开,是你理解世界经济的格局演变与未来走向的理想读物。
“金融只是一种手段,关键看使用者的目的。”这句关于金融的论断写在这里与读者诸君分享。每个人阅读这套书的目的不尽相同,得出的结论也会大相径庭。我们衷心希望本套丛书能为读者提供认识现实经济世界的一个视角,在投资、经营、决策、工作和生活中能够正确、理性地认识发生的每一个变化,可以“知兴替”、“明得失”。
历史是指引现实的指南针,历史是抚慰内心的清凉剂。相信每天读点金融史,答案就在你心中!

内容提要

世界格局是否真的为一小撮财富精英所?到底有没有货币战争?中国的国民经济安全吗?……
本书选取了九个对世界*有影响力的金融巨头,包括洛克菲勒财团、摩根财团、三菱财阀、罗斯查尔德家族、汇丰集团、花旗集团、高盛投资银行以及在世界金融领域产生了相当影响的索罗斯和巴菲特。
本书详细介绍了这九大金融巨头的成长历史,对他们在创业中所显现的创新精神、在经营管理中所表现出的智慧和韬略,以及在处理各种复杂的政经关系、人际关系中所运用的各种方法和手腕进行了介绍。

目录


作者介绍

孙健,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90年以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会等*课题4项;获省部级一二三等奖5项;出版中英文专著12部,其中研究海尔的专著7部(部分著作已在同外翻译出版);在《新华文摘》、《管理世界》、《中国工业经济》、《财贸经济》、《世界经济》、《图际

文摘


序言



《金融史的潮汐:从古至今的财富浪潮与文明变迁》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关于人类文明与金融发展之间错综复杂关系的宏大叙事。它并非一本枯燥的教科书,而是一段穿越时空的探索之旅,带领读者深入理解金融如何塑造我们的世界,又如何反过来被人类的智慧、贪婪、恐惧与希望所驱动。我们将从遥远的古代文明出发,追溯货币的起源,审视早期商业的雏形,感受信用与债务的萌芽,直至今日错综复杂的全球金融体系。 第一卷:文明的基石——早期金融的黎明 我们的旅程始于那片孕育了人类早期文明的古老土地。在美索不达米亚,人类第一次尝试用标准化工具来衡量价值,从最初的贝壳、牲畜,到后来被普遍接受的贵金属,货币的雏形正在悄然诞生。巴比伦法典中关于借贷、利率的规定,以及苏美尔文明中羊票、银票的出现,无不昭示着金融活动的早期萌芽,它们是农业经济和城市化进程的润滑剂。 古埃及,尼罗河的慷慨滋养了璀璨的文明,也孕育了独特的金融实践。法老们控制着国家大量的财富,税收、仓储、以及国家对资源的调配,构成了早期中央集权的金融雏形。纸莎草纸上的账簿记录着贸易往来,神庙作为宗教和经济活动的中心,也扮演着重要的金融角色。 古希腊,城邦经济的繁荣催生了更加精细的金融活动。雅典的航海贸易带来了大量的财富,钱币的铸造和流通日趋完善,银行业务也开始出现。人们通过发行汇票进行跨地区交易,投资于远洋贸易,承担着海盗和风暴的风险,换取丰厚的利润。从雅典的民主集会到斯巴达的严酷纪律,经济基础决定了政治形态,而金融的发展也深刻影响着城邦的兴衰。 古罗马,庞大的帝国需要强大的金融支撑。罗马的货币体系是其统治力的象征,金币(Aureus)和银币(Denarius)的稳定发行,促进了帝国境内外贸易的繁荣。公共工程的巨大开销,军队的供给,都需要高效的税收和财政管理。富有的罗马贵族通过土地、奴隶和商业活动积累财富,早期公司(Societas)的出现,标志着集体投资和风险分担的进步。然而,贫富差距的加剧、债务的泛滥,以及对奴隶劳动力的过度依赖,也为帝国的衰落埋下了伏笔。 第二卷:中世纪的回响——商业的复苏与金融的创新 进入中世纪,欧洲经历了一段相对停滞的时期,但金融的种子并未因此熄灭。伊斯兰世界在此时期迎来了黄金时代,阿拉伯商人凭借其地理优势和精湛的商业头脑,构建了横跨亚非欧的贸易网络。他们发明了被称为“ sakk”的支票,允许商人将资金留在原地,而在另一个城市凭票取款,极大地降低了长途携带现金的风险。同时,他们对数学和代数的贡献,也为日后金融计算奠定了基础。 欧洲中世纪后期,随着商业的复苏和城市的兴起,金融活动再次活跃起来。意大利的商人家族,如美第奇家族,通过银行、贸易和纺织业积累了巨额财富,他们不仅是金融家,更是文艺复兴的赞助人。早期证券交易所的雏形出现在威尼斯、佛罗伦萨等地,商人在这里买卖商品期货和汇票。教会虽然禁止高利贷,但对信用的发展也起到了复杂的作用。公证人制度的完善,为商业合同和票据的效力提供了保障。 十字军东征在客观上促进了欧洲与东方之间的贸易和金融往来,也催生了圣殿骑士团等军事修会,它们在为十字军提供金融服务的过程中,发展出了庞大的金融体系,拥有土地、城堡和强大的财政实力。 第三卷:文艺复兴的曙光——资本主义的萌芽与全球贸易的扩张 文艺复兴时期,欧洲迎来了一次思想和文化的巨大变革,这股浪潮也深刻地影响了金融领域。对个人财富和商业成功的肯定,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奠定了基础。大航海时代的到来,打破了地理的隔阂,开启了全球贸易的新篇章。 地理大发现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贸易机会,但也伴随着巨大的风险。远航需要巨额的资本投入,风险高昂。为了分摊风险和募集资金,股份公司的概念应运而生。160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这是世界上第一家跨国公司,它通过发行股票,向公众募集资金,并获得了垄断贸易的权力。这标志着现代证券市场的真正开端。 与此同时,金融工具也日益复杂化。远期合约、期权等衍生品的出现,为商人提供了规避价格风险的手段。郁金香狂热在17世纪的荷兰,虽然以泡沫破裂告终,但却清晰地展示了市场投机和资产价格波动的力量。 第四卷:工业革命的引擎——银行体系的崛起与国家金融的演进 工业革命以前所未有的力量改变了世界。蒸汽机的发明、工厂的建立、铁路的修建,都需要巨量的资本。银行体系在这一时期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英格兰银行的成立,为英国政府提供了重要的融资渠道,并承担了发行纸币的责任,逐渐成为中央银行的雏形。 股份制公司的发展进一步加速,铁路公司、矿业公司、纺织厂等纷纷成立,它们需要通过发行股票和债券来筹集资金。股票市场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伦敦、纽约等地的证券交易所成为了连接资本和实业的重要枢纽。 国家层面的金融也在经历变革。政府通过发行国债来支持战争和公共事业,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逐渐成为国家治理的重要工具。亚当·斯密的《国富论》提出了自由市场经济的理论,对后来的金融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第五卷:现代金融的脉络——信用膨胀、泡沫与危机 进入20世纪,金融的规模和复杂度呈现爆炸式增长。两次世界大战极大地消耗了各国的财政,也催生了更加复杂的金融工具和国际金融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旨在稳定国际货币秩序,但最终也走向了终结。 两次世界大战后的经济复苏和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撑。信贷的扩张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推手,但过度的信贷膨胀也带来了风险。20世纪的金融史上充斥着周期性的泡沫与危机:20年代的美国股市繁荣与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70年代的石油危机与80年代的拉美债务危机,90年代的亚洲金融危机,以及21世纪初的互联网泡沫和2008年的全球金融海啸。 每一次危机都暴露了金融体系的脆弱性,也促使监管者反思并加强对金融市场的监管。中央银行的地位日益重要,它们通过调整利率、公开市场操作等手段来调控经济。金融创新层出不穷,从抵押贷款证券化到金融衍生品的普及,金融的边界不断拓展。 第六卷:数字时代的挑战——金融科技的浪潮与未来的展望 进入21世纪,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正在重塑金融的格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渗透到金融的各个角落。 金融科技(FinTech)的兴起,颠覆了传统的银行、支付、投资模式。移动支付的普及,P2P借贷平台的兴盛,智能投顾的应用,以及加密货币的出现,都在挑战着现有金融体系的规则和边界。 区块链技术以其去中心化、不可篡改的特性,为数字货币和资产的发行与交易提供了新的可能性。数字资产的兴起,引发了人们对未来货币形态和价值储存方式的思考。 然而,新的技术也带来了新的挑战:数据安全、隐私保护、监管空白、以及数字鸿沟的扩大。全球化背景下的金融风险依然存在,国家之间的金融联系更加紧密,一次区域性的危机有可能迅速蔓延全球。 《金融史的潮汐》旨在揭示金融发展与人类文明演进的深刻联系。它提醒我们,金融并非孤立的存在,而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政治力量、技术进步和心理博弈的综合体现。理解金融史,就是理解我们是如何走到今天,以及我们可能走向何方。这是一场关于财富、权力、创新与风险的永恒叙事,等待着每一个对世界运作方式充满好奇的读者去探索。

用户评价

评分

对于一本名为《每天读点金融史2》的书,我最深的期待是它能够提供一种“轻阅读”的体验,但又不失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我希望它不是那种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去消化和理解的学术巨著,而是能够利用零散的时间,比如通勤、午休,或者睡前,轻松地读上一篇,就能获得一些有价值的金融历史知识。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以小故事、小章节的形式呈现,每个单元都相对独立,但又能够串联起金融发展的脉络。我更期待的是,作者能够从一个更宏大的视角切入,将金融史与社会、政治、文化等其他领域联系起来,展现金融活动是如何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并深刻地影响着历史进程。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我打破对金融的刻板印象,让我看到它有趣、有血有肉的一面。我希望它能像一位睿智的长者,用娓娓道来的方式,向我讲述那些发生在过去,却与我们息息相关的故事。我希望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一种知识的乐趣,一种对历史的敬畏,以及一种对未来的思考。

评分

这本书的书名实在是太吸引人了,尤其是“金融史”这个词,总觉得里面藏着无数的财富密码和时代的变迁。我一直对那些影响了世界的经济事件和人物充满好奇,想知道那些数字和报表背后,到底是谁在操控着潮流,又是什么样的思潮在驱动着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想象一下,那些大起大落的市场,那些改变格局的金融创新,那些波诡云谲的博弈,这一切都发生在过去,但却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现在的生活。我期待这本书能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带领我穿越历史的长河,去领略那些金融巨头们的传奇,去理解那些经济危机的根源,去洞察那些经济政策的得失。我希望能从书中学到一些东西,不只是知识,更是一种看问题的角度,一种对复杂事物进行梳理和理解的能力。毕竟,金融史不仅仅是关于金钱的故事,更是关于人性、欲望、智慧和时代变迁的故事。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个宏大的视角,让我能够站在历史的高度,去审视当下的经济现象,去预判未来的发展趋势。我迫不及待地想打开它,让那些沉睡在历史中的故事,在我的脑海中鲜活起来。

评分

翻开一本关于金融史的书,我最期待的是它能带我“穿越”时空,亲历那些塑造了世界格局的金融时刻。我希望它能像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描绘出不同时代背景下的金融图景。想象一下,文艺复兴时期商业的萌芽,工业革命期间金融市场的雏形,两次世界大战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乃至信息时代金融科技的飞速发展,这些都应该在这本书中有所展现。我希望它不仅仅是事件的罗列,更是一种对金融背后逻辑的深度挖掘。比如,为什么某些创新会成功,而另一些则会失败?是什么样的社会环境孕育了特定的金融模式?我又希望这本书能够展现出金融发展的普适性规律,以及不同文化背景下金融体系的差异性。我期待它能够让我感受到金融的脉搏,理解经济运行的内在动力,甚至从中获得一些关于投资和风险管理的启示。我希望这本书能成为我认识世界、理解社会的一个重要窗口,让我能够用更宏观、更长远的视角去看待经济发展中的机遇与挑战。

评分

阅读一本关于金融历史的书,我最看重的是它能否将抽象的理论和枯燥的数据,转化为引人入胜的叙事。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像一部扣人心弦的纪录片,用生动的语言和鲜活的案例,展现金融世界是如何一步步演变成今天的模样。我希望它能深入浅出地解释那些复杂的金融概念,比如复利、货币政策、证券交易所的起源等等,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呈现出来,让非金融专业的读者也能轻松理解。同时,我希望作者能够挖掘那些鲜为人知的细节和故事,那些关于金融家们的个人经历,他们是如何抓住机遇,又是如何应对挑战的。我期待这本书能让我感受到历史的温度,触摸到那些曾经鲜活的人物和事件。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不仅仅是知识的堆砌,更是一种智慧的启迪,让我能够从中汲取经验,避免历史的错误,更好地理解当前的市场动态。我希望它能够提供一些深刻的洞察,让我能够看到金融发展背后的逻辑和规律,不仅仅是表面的数字游戏,而是更深层次的社会和经济的互动。

评分

作为一个对金融抱有一点好奇,但又深感其复杂性的读者,我对于《每天读点金融史2》最大的期望在于它的“可读性”和“启发性”。我希望能找到一本不那么枯燥,能够真正吸引我读下去的书。我希望作者能够用讲故事的方式,将那些可能听起来很遥远或者很专业的金融概念,融入到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叙述中。比如,讲述一次重要的金融危机是如何爆发的,其中涉及哪些人物,他们的决策又带来了怎样的后果。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让我感受到历史的连续性,明白今天的金融体系是如何一步步形成的,以及过去的经验教训对当下有着怎样的指导意义。我更希望,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引发我自己的思考,不仅仅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能够产生一些新的想法,能够用更开阔的视野去理解经济现象。我期待这本书能让我看到金融史的“人”的方面,那些在历史长河中起起落落的金融巨头,他们的智慧、他们的失误,他们的欲望和他们的远见。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