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创意通行证---手绘大师带你开启艺术之门
定价:68.0元
售价:49.6元,便宜18.4元,折扣72
作者:[英]丹尼格雷戈里
出版社: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1-01
ISBN:9787532293247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本书特色:
1)本书作者带领大家不走寻常路,善于观察并发现生活的美,随手画下那美好的瞬间。
2)本书有别于其他手绘图书,少了严肃死板的教学式讲解,多了风趣幽默的体验式交流,让你不再觉得手绘是件困难的事。
3)本书不限不限年龄,不限绘画基础,只要你对手绘感兴趣都可在书中找到属于你的那份快乐!
你敢说自己拥有创意吗?
我们内心深处都有一种创意的渴望——不管是画画、玩音乐、打毛衣还是烤面包。但为什么很少有人觉得自己有创意呢?
作者数年来一直告诉自己他不是,也成不了一位艺术家。但一次危机却迫使他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他发现自己一直匆匆忙忙地赶路,错过了路边的风景。于是,将近四十岁时,他拿起画笔自学画画,开始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看待人生——在这本漂亮的手绘插图书里,作者教读者如何逆转思维,找回自己的创意能量。
作者循循善诱,教读者拥抱失败,放弃完美主义,开阔眼界,抓住身边的美,于是《创意通行证》出现了。它不拘一格地歌颂业余精神并鼓励和启发了每一位涂鸦者、灰心丧气的作家、未来的音乐家和遭遇中年危机的企业高管,换句话说,每个人的大脑都有艺术细胞,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个艺术家。
丹尼·格雷戈里毕业于普利斯顿大学,在绘画创作的同时,他还编写了多本书籍,包括《手绘的奇思妙想》、《每日琐事》、《你好,世界》以及《每周换两次内衣》。他的插图作品曾刊登于《纽约时报》、《HOW》杂志,以及世界各地的书籍中。每天,成千上万名创意工作者都会浏览他的网页,他们在那讨论作者的水彩速写簿,以及艺术和创想。
很多人似乎认为他们不具有创造力,也永远无法得到创造力。他们很想写作、画画、跳舞、表演或玩音乐,却羞于尝试。其中一些人还希望自己能够在专业领域里有所创新,却似乎选择了一条不可能实现这一目标的职业道路。另一些人已经开始涉足有创意的事情,却发现自己或走进了死胡同或为外物制约或陷入迷茫之中,他们需要帮助以突破这一瓶颈。
本书的目的在于让你们—包括你们中的每一个人—挖掘出自身固有的一种特质:允许自己迸发出剧烈的、耀眼的、令人惊叹的创意火花。也许你现在并不相信这一点,但这份大礼的确出自你本人。这无关遗传学、社会认可度、金钱或天赋,只是一个意愿问题。
要实现这一目标,你需要付出一定的努力。同时,这也意味着你必须抛弃某些观念,冒一些风险。但我保证,这几件事不会很恐怖。
从下面的例子中你将学会如何看待这一过程。几乎所有的成年人都会开车。这并非是一项与生俱来的技能,但只要你掌握了相关的基础知识并加以练习,就能够随心所欲地驾驶车辆。现在你仅凭直觉就可以熟练地开车,你的开车技术绝不会太差,至少它让你成功地活到了现在。
在驾驶培训中,你要先学习一些理论知识,包括交通规则、交通标志的含义、如何停车等等。
接下来你要参加一次笔试以检验一下你是否完全接收了这些信息。如果通过了此次测试,你就能有生以来次坐在方向盘前看你的教练(或不幸的是,他是你爸爸)为你展示开车的各种窍门。
迄今为止,你所学的都是理论和客观事实。当你次发动引擎、挂上挡,整个培训便迈入一个新阶段。开车时你必须不断地微调行进方向,为此你需要依靠直觉和感觉的判断而不是理性思维。这个过程需要全身的协调配合。它不像学习阅读和背乘法表,而更像走路、跑步或游泳。你的大脑和身体必须一起学习。
刚开始时你容易反应过激。你会猛踩刹车、过快加速、完全不能准确地靠边停车。但只须练习了几个星期,你便能克服这些困难了。到了路考时你就能得心应手地开车,车已经开始成为你身体的一部分。
但是,拿到驾驶证并不能说明你已经成为了一名好的司机。这一目标将耗费你数年甚至数十年的时间。终你和你的车将融为一体。届时你就能一边打电话、喝咖啡、听收音机,一边顺利穿行于公路上的各条车道之间。你就可以随时开始一场安全舒适的驾车之旅。一般来说,此时你可以轻松自如地驾驭多种车型,应付大多数道路状况。这时你已经称得上是一名司机了。
让我们来比较一下学车这一过程和创新教育。在学校时你可能从未研究过创造力。你从未学习过创新的基本原理,也从未持之以恒地钻研一门创新型学科直到完全掌握为止,这也许是因为创新教育的起步阶段比较困难。遭遇挫折时你极易将其归咎为缺乏天赋而中途放弃。你也许会买一些像本书这样探讨创造力或音乐或艺术的书籍,然而,翻开之后,你就会匆匆忙忙地去浏览后面的例子,结果陷入一片迷茫之中,戛然而止。身边的人也不会鼓励你去创新。他们甚至会把你企图打破常规的做法说成自我放纵和浪费时间。
你从未拥有过这样的机会。但现在你有了。
本书会把你引到驾驶座上。我们会探讨什么是创造力,怎样激发创造力以及一直以来是什么禁锢了你的创造力—也就是交通规则。接下来我们会发动你的引擎。慢慢地,你将循序渐进地学会如何表达创造力。假以时日,你一定会惊叹于自己的进步。
然后我们就开始上路训练。在此过程中,你将要面对各种各样的挑战,以锻炼头脑和四肢。很快你就会拥有创造性思维并像艺术家们一样看到世界的丰富多彩。你将允许自己创新,取得自己所有的创意通行证。
后,我会退到路边,让你独自开始长达一生的探索之旅,去寻求其他媒介、技能和形式,去体验路线图之外的经历和探险。这本《创意通行证》绝对是我近期阅读体验中最独特的一本书了!它不是那种告诉你“怎么画”的书,更像是引导你“怎么看”和“怎么想”的书。一开始我拿到书的时候,以为又是那种教你素描、色彩基础的,但翻开后才发现,它完全是另一种路数。书里有很多作者的手绘示范,不是那种精雕细琢的作品,反而是一种随性而灵动的笔触,看得我心痒痒。它讲了很多关于“创意”的点,比如如何从生活中汲取灵感,如何打破思维定势,甚至是怎么去“玩”色彩。我印象特别深的是其中关于“留白”的讨论,让我第一次意识到,有时候不画出来,反而更有意境。这本书的语言也非常亲切,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说教感,就像一个朋友在跟你分享他的绘画心得,充满着鼓励和启发。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的脑袋瓜子都灵光了许多,看周围的东西也都有了不同的角度,随时都想拿起笔来,把脑子里的想法画出来。
评分我必须说,《创意通行证》这本书给我的触动太大了,完全颠覆了我对“艺术创作”的固有印象。我之前一直觉得,要成为艺术家,要么得有天赋,要么得经过长时间刻苦的训练,而且要画得像。但这本书的作者,用他独特的视角和方法,让我看到了另一种可能。它强调的“手绘”本身就是一种与内心对话的方式,不需要追求完美,而是要捕捉当下那一刻的感觉。书中的很多例子都非常生活化,比如从一片落叶、一盏灯光,甚至是路边的一块石头,都能发掘出无限的创作灵感。我尤其欣赏书中反复强调的“好奇心”和“尝试”的重要性,这让我意识到,我们每个人内心都可能藏着一个小小的艺术家,只是需要被唤醒。读这本书的过程,就像在进行一场心灵的冒险,每次翻页都能收获意想不到的惊喜,让我在享受绘画乐趣的同时,也重新认识了自己。
评分我最近入手了一本名为《创意通行证》的书,简直太惊喜了!它不是那种教你技巧的“说明书”,而更像是一场充满启发的艺术漫游。书里充满了作者的个人风格,那些随性而生动的线条,好像在低语着一个个有趣的故事。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个“画渣”,但这本书却用一种非常包容和鼓励的方式,让我觉得绘画其实一点都不难,关键在于你有没有打开那扇“创意”的门。它教我如何去观察生活中的细节,如何去感受光影的变幻,如何用简单的笔触去表达丰富的情感。最让我着迷的是,书中很多关于“灵感”的探讨,让我觉得原来灵感并不是遥不可及的,而是藏在我们每天的生活里,只是需要我们去发现和捕捉。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好像获得了一张“通行证”,可以自由地探索那个充满色彩和想象的艺术世界,不再畏惧,而是充满了期待。
评分这本书《创意通行证》真的是一本能够点燃你内心创作火焰的宝藏!我原本以为它会是一本纯粹的绘画教程,但事实证明,它的深度和广度远超我的想象。书里不仅仅是关于“画”,更是关于“生活”和“感受”。作者的笔触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生命力,仿佛每一笔都承载着他独特的思考和情感。他提出的那些关于“创意”的观点,虽然看似简单,却极其深刻,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对待艺术的态度。我特别喜欢书中那种鼓励“不完美”的理念,这让我放下了很多顾虑,可以更自由地去尝试和表达。读这本书的过程,就像是在与一位非常有智慧的艺术家进行着一场深入的对话,他引导我去看、去听、去感受,然后用画笔将这一切转化为属于自己的独特表达。它让我明白,艺术并非少数人的专利,而是每个人都可以拥有的表达方式。
评分天呐,我最近真的被一本叫做《创意通行证》的书给惊艳到了!虽然我平时也就是随便画画,从来没想过自己能画出什么“艺术品”,但这本书真的像一把钥匙,一下子就打开了我对绘画的全新认知。我一直觉得艺术离我很遥远,大师的画作高高在上,自己学起来也特别难。可这本书不一样,它没有那些枯燥的理论,也没有让人望而却步的技法讲解,而是像一位和蔼可亲的老师,手把手地教你如何去观察,如何去感受。书里那些手绘的线条,既简洁又充满了生命力,每一个细节都让我觉得“原来是这样!”。我特别喜欢它提到的一种“从心出发”的绘画理念,不再是死板地模仿,而是鼓励我们去表达内心的感受。这本书让我觉得,原来我也可以很有创意,原来艺术真的就在我们身边,只要你愿意去发现,去尝试。我迫不及待地想拿起画笔,跟着书里的引导,去探索那些未知的色彩和线条,去创造属于我自己的“创意通行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