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想知道大千世界之谜
定价:39.00元
作者:王志明
出版社:中国城市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03-01
ISBN:9787507419344
字数:
页码:340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想知道大千世界之谜》一书是由科普作家通过精心收集整理、编辑而成的一部比较全面的世界之谜读物,《想知道大千世界之谜》汇集了过去已发现和近年来世界各地新发现的各种科学未解的事物和现象。书中所记载的各种未解之谜,可以满足青少年读者的那种好奇心,如果他们将来能破译书中之谜,他们就将成为我们国家未来科学的栋梁人才。可以说,自然之大,宇宙之大,有多少谜底在等着青少年读者去认识、去探索、去揭开!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苍茫宇宙从何而来,这是一个自古以来就引人入胜的问题。几千年以前,我国就流传着盘古氏开天辟地的故事;西方则创造了一个“上帝”。《》里记载着,上帝用说话的方式要来了天地万物、光明和黑暗。当古代的人们无法解释一些干奇百怪的自然现象时,就编造神话,借助神灵的威力,这是可以理解的。
几千年过去了。历史发展到今天,关于宇宙的模型总算有了几个蕴藏着科学内涵的说法,其中有影响的是“大爆炸宇宙学”,它能够解释许多的已经观测到的事实。这个理论的主要观点是,认为“我们的宇宙”:“观测到的宇宙”曾经有过一段从热到冷的演化史。在这个时期内,宇宙体系在不断地膨胀着,物质密度也随之从密到疏地演化。这一从热到冷、从密到疏的过程如同一次规模巨大的爆炸。
其具体过程,可以这样来理解:宇宙早期,如同一个“原始火球”,它具有100亿度以上的高温和极大的密度。因为高温,“原始火球”很不稳定,大约在200亿年前,它终于爆炸了,整个体系刹那间快速膨胀着,宇宙间充满了中子、质子、电子、光子和中微子等一些基本形态的物质。膨胀继续着,温度很快地降了下来。几分钟后,温度已下降到10亿度左右,这时中子开始失去自由存在的条件。它要么发生衰变.要么与质子结合成重氢、氦等元素,宇宙中的化学元素就是从这一时期开始形成的;温度降到100万度后,早期形成化学元素的过程告一段落;降到几千度时,爆炸产生的强烈辐射进一步减退,宇宙间弥漫着气态物质。气体逐渐凝聚成气云,进而演化成各种各样的恒星体系,直至人类今天看到的宇宙。有人想按比例尺画地图那样,将过去的近200亿年的宇宙演化历程浓缩在一年里,得出一个极为直观和有趣的“宇宙日历”:1月10曰,大爆炸,宇宙脱颖而出;5月1日,浩瀚的银河系诞生;9月9日,太阳系问世;9月14日,地球形成。9月24日,地球上的原始生命出现;11月12日,绿色植物破土而出;12月26目,更高级的哺乳动物来到了这个世界。12月31日0时22分30秒,原始人类站在地球上;23分46秒,北京猿人开始用火;23分59秒,中国历史延续到春秋,宋代;24分,全球进入了迄今仍在继续的现代化社会,从中我们不难看出,人类历史只不过是宇宙岁月中极其短暂的一瞬间。
宇宙的形成真的是这样的吗?目前,谁也不能够百分之百地肯定,但是比起其他宇宙模型的观点来,大爆炸宇宙学确实能较好地解释一些神奇的宇宙现象,我们来看看下面这些事实:
已观测到的宇宙间所有的天体年龄还没有发现超过或者等于200亿年的。这是因为它们都诞生在宇宙温度急剧下降之后,太阳不过是50亿年前的产物。
通过观测还发现,许多星系的光谱都有“红移”现象。天文学家们知道,当发光体向离开我们的方向运动的时候,人们接收到的光谱线就会移向红色的这一端。星系光谱的红移正意味着它们是在远离我们而去,或者说它们正在退行。退行。意味着宇宙在膨胀,这正如在吹气球的时候距离会因气球胀大而增大是一个道理。1929年,美国天文学家哈勃发现星系退行的速度和离我们的距离成正比,即距离越远,退行速度越快。这个规律被称之为“哈勃定律”。
序言
我必须说,这本书给我的情感冲击非常强烈。它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一种心灵的触动。在阅读的过程中,我时常会感到震撼、惊喜,甚至是一种难以言喻的感动。作者仿佛能洞察到我内心深处那些朦胧的感受和疑问,然后用文字将其一一呈现,并给出了令人信服的解释。我记得有一次,读到关于生命起源的章节,那种对生命奇迹的描述,让我热泪盈眶。它让我深刻地体会到了生命的脆弱与珍贵,以及人类在宇宙中的渺小与伟大。这种情感上的共鸣,是我在其他书籍中很少体验到的。它让我觉得自己不再是孤单的一个人,而是与古往今来无数的智者、探索者,共同站在对宇宙和生命的追问之路上。这本书不仅仅是让我“知道”了什么,更让我“感受”到了什么。
评分总而言之,这是一本让我既感到愉悦又备受启迪的书。它的语言风格非常独特,既有学者般的严谨,又不失诗人的浪漫。作者善于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将抽象的概念变得生动有趣,仿佛在为我讲述一个个精彩的故事。我喜欢它那种娓娓道来的叙事方式,让我感觉像是在与一位老朋友进行一场深入的交谈。它没有给我一个现成的答案,而是引导我去思考,去寻找属于自己的答案。这种“授人以渔”的教育方式,比直接给予知识更能让我受益终身。我感觉自己的视野被极大地拓宽了,对世界的理解也变得更加立体和深刻。这本书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让我更有勇气去面对未知,去拥抱这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大千世界。我强烈推荐给所有对世界充满好奇,渴望探索真相的朋友们。
评分读完之后,我脑子里依旧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奇思妙想,这本书就像一把钥匙,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无限可能的大门。它不是那种一口气就能读完的书,而是需要慢慢品味,反复咀嚼,每次翻阅都会有新的发现和感悟。作者的文字功底深厚,将那些复杂深奥的道理用一种非常生动形象的方式表达出来,让人在阅读的过程中,既能感受到知识的魅力,又不至于感到枯燥乏味。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时间与空间的探讨,那些理论听起来似乎遥不可及,但作者却能将其描绘得如此具体,仿佛我真的能触摸到时间的流逝,感知到空间的维度。它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所处的世界,原来我们所看到的、所感受到的,只是冰山一角。那种对未知的敬畏之心,以及对探索的渴望,被这本书深深地激发了出来。我感觉自己不再局限于眼前的苟且,而是开始仰望星空,思考那些宏大而又古老的问题。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简直太吸引人了!那种深邃的蓝色背景,点缀着繁星和模糊的星系轮廓,让人瞬间联想到宇宙的浩瀚与神秘。我第一次看到它的时候,就感觉它好像在无声地诉说着什么,一种古老而诱人的秘密。封面上的书名“想知道大千世界之谜”也恰如其分,字体设计非常有力量感,仿佛在呼唤着探索的欲望。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这本书到底会带我走进怎样一个充满未知和奇迹的世界。它不像那些枯燥的科普读物,封面散发出的那种艺术感和哲学气息,让我觉得它可能不仅仅是关于事实的罗列,更是一种对生命、对宇宙的深刻思考。我期待它能用一种全新的视角,去揭示那些我们习以为常却从未真正理解的事物。也许是关于古老文明的未解之谜,也许是关于自然界那些令人惊叹的现象,又或者是人类意识深处的奥秘。无论是什么,我都相信它会是一场感官和智力的双重盛宴。
评分这本书最让我着迷的地方在于它所展现的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它不像我之前读过的很多书那样,只停留在一个狭窄的领域,而是跨越了多个学科,将看似毫不相关的概念巧妙地联系起来。我仿佛看到一位博学的向导,带着我穿梭于科学、哲学、历史甚至艺术的殿堂。他提出的每一个观点,都经过了严谨的论证,同时又充满了想象力,总能触及我思维的盲区。有时候,我会因为一个观点而陷入沉思,久久不能平静,然后不禁感叹,原来事物之间可以这样联系,原来这个问题还可以这样解读。它挑战了我固有的认知模式,让我开始用更开放、更批判的眼光去看待周遭的一切。这种思维上的“按摩”让我受益匪浅,感觉自己的大脑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锻炼。它鼓励我去质疑,去探索,去独立思考,而不是盲目接受现有的知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