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新规矩:如何让你心仪的人爱上你
定价:32.80元
作者:(美)艾伦费恩 等
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12-01
ISBN:9787552004359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22kg
编辑推荐
  女性约会的,新时代恋爱秘籍。
  改变约会观念,找到幸福密钥。
  《纽约时报》排行榜名、翻译成27种语言风靡全球的约会《规矩》2013年**版。
  对于准备约会恋爱,或者已经进入恋爱中的所有女性来说,这可能是*重要的一本书。你所追求的、你应该拥有的爱情、婚姻美满,乃至人生幸福,有一大部分*重要的信息隐藏在本书之中。
  1995年,两位作者的**本书《规矩THERULES》出版,迅速成为排名**的畅销书,“规矩”成为约会恋爱的一个专有名词,为成千上万的人带来的爱情和幸福的人生。
  时代变了,“规矩”永恒的秘诀却没有变!面对今天这个互联网和社交技术神通广大的新时代,作者作者适时推出《新规矩》,坦率分享如何把“规矩”秘诀应用出来的“新规矩”,新颖而现代,惟愿帮助生活在这个信息时代的女性去开创她们希望得到和应该得到的美好爱情生活。
  不论你是20多岁的时候**次恋爱,还是30多岁的时候厌倦了单身生活,或者40多岁的时候要给自己的女儿出谋划策,或者在50多岁的时候想重新体验一次恋爱经历,这本书都会给你提供期待已久的答案。
内容提要
  美国约会教母*力作
  《新规矩》教你全面掌控约会时刻
  时代虽然在变,但女性在恋爱中追求的东西没有任何变化,那就是能够相信某位男士因为她们本身爱上她,并且知道他将会为了她们而守候在那里。在本书中,两位作者将带领读者直面那些你难以应对的问题,并且给出为正确的应对方法。
  你是否想知道,为什么有些不如你聪明、漂亮或可爱的女性找到了男朋友,而你却没有?
  你是否怀疑自己正在做一些傻事却并不明白究竟错在哪里?
  你是否对于临时性的情侣关系、独自度过周末和情人节的日子已经忍无可忍?
  对于那些只给你发短信或只在网络上与你交流,但却从来不与你约会的男士,你感到厌倦了吗?
  你知道为什么他要了你的号码却不给你打电话?
  如何躲开可能让你倒霉一辈子的坏男人?
  ……
  31条黄金“规矩”,加上“男士讨厌的20种行为”,关于规矩的常见问答,以及需要反复唠叨的20条规矩,将使你足以掌控约会时刻,找到人生幸福。
目录
章 我们为什么要写这本书?
第2章 女儿对规矩的看法
第3章 拥抱你的女儿以及针对妈其他规矩
第4章 在准备遵守规矩之前,你可以去做你愿意做的任何事情
规矩1 做一个与众不同的女性
规矩2 看起来像是一位与众不同的女性
规矩3 不要首先与男士说话或者给男士发短信
规矩4 不要通过短信、Facebook、Gchat或任何其他方式邀请男士外出
规矩5 不要主动坐到或站到男士的身边,不要主动与他调情
规矩6 回复男士次发来的短信时至少要等上4个小时,以后至少也要等上30分钟
规矩7 稍后再聊:每次总是首先结束——离开那里!
规矩8 不要在午夜之后回复短信或其他信息
规矩9 少去他的日志上留言,以及关于社交网站的其他规矩
规矩10 远离他在Facebook上的个人简介
规矩11 不要首先给男士发电子邮件,并切记要简短(不要发电子书)!
规矩12 让你自己神龙见首不见尾,以及摆脱即时通讯的其他方法
规矩13 在刚开始的几周里不要说话太多
规矩14 不要只是闲逛或一天24小时地见到他
规矩15 在异地恋中,让他建议使用Skype并更多地来看你
规矩16 不要因为过于迷恋某位男士而失去自己的朋友!
规矩17 不要首先向任何人介绍某位男士,不要首先邀请他去任何地方,不要首先与他的朋友交朋友
规矩18 不要首先给男士写信,不要理会眨眼的信号,以及关于在线约会的其他规矩
规矩19 不要为晚餐买单,不要以任何方式购买他的爱情
规矩20 不要为了某位男士而选择学校或工作或者搬迁住址
规矩21 约会或参加派对时不要喝醉,以免说出或做出你会后悔不已的任何话或事情
规矩22 买方小心……躲开坏男人(子、瘾君子、大玩家和浪费时间者)
规矩23 不要与已经结婚、无法得到和其他信息自相矛盾的男士约会而自我摧残
规矩24 停止与不止一次取消约会的男士约会
规矩25 不要 Sext,也不要在分手时把你不希望某位男士持有的任何东西送给他
规矩26 不要接受约炮电话或毫无意义的勾搭
规矩27 在与某位男士上床之前,等一等
规矩28 不要在大学一年级的时候就让体重增加15磅,去健身房锻炼,以及在每个年龄段都保持好 看的其他规矩
规矩29 等着某位男士在推特上来粉你,少去回复推特
规矩30 不要在没有承诺的情况下无限期地约会下去!
规矩31 下一个!以及应对抛弃的其他规矩
第5章 男士讨厌的20种行为……我们知道,我们问过他们!
第6章 关于规矩的常见问答
第7章 需要反复唠叨的20条规矩
结论 约会就是纪律!
作者介绍
艾伦·费恩(Ellen Fein)和雪莉·施耐德 (SherrieSchneider),被称为美国的约会教母。自从1995年出版《纽约时报》排名的畅销书《规矩TheRules》以来,已经出版规矩系列图书:《所有的规矩》《关于婚姻的规矩》《关于在线约会的规矩》,创办《规矩约会》杂志,开办“规矩”网站。成千上万的人因为她们的指导而找到自己理想的配偶,从而开启幸福的人生。当年她们提出约会的规矩时,人们都投来怀疑的目光,而今天,“规矩”已成为约会恋爱中的一个专有名词。
文摘
序言
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其实是带着一种怀疑态度的,毕竟市面上关于“如何吸引他人”的书籍太多了,大多是重复陈词滥调,让人读了之后除了空虚还是空虚。但这本书的论述逻辑严谨,完全不像一本鸡汤读物,更像是一部心理学小品文与实践指南的完美结合体。我尤其欣赏作者在论证观点时所引用的那些跨学科的知识点,从社会学到认知科学,都为她的理论提供了坚实的后盾。她没有把“心仪的人”塑造成一个遥不可及的偶像,而是将其还原成一个拥有复杂情感和需求的个体,这让人在阅读时感到非常放松和接地气。我试着运用书中关于“设定边界感”的建议,在与一位朋友的交往中,发现自己不再像过去那样患得患失,反而因为更加独立和自信,对方的关注度似乎真的提高了。这是一种从内心深处产生的变化,而不是表面上的迎合。这本书更像是一面镜子,照出我们在人际交往中的盲点和不安全感,并提供了一条清晰的路径,让我们学会如何与自己和解,进而才能与他人建立起高质量的联结。这种由内而外的改变,才是它最宝贵的价值所在。
评分这本书的理论框架非常稳固,不像市面上那些只讲“术”不讲“道”的指南。它真正让我受益匪浅的是对于“情感预期管理”的阐述。作者非常冷静地分析了我们对浪漫关系中完美伴侣的过度美化,以及这种不切实际的期待如何成为我们建立健康关系的最大障碍。书中有一个比喻我印象极其深刻:将每一次的互动都视为一次“概率游戏”,而不是一场“非赢即输的赌局”。这个视角极大地缓解了我过去在社交中的焦虑感,让我能够更放松地去尝试和体验,而不是抱着“一定要成功”的压力去面对每一个人。此外,作者对“脆弱性的恰当展示”也有独到的见解,她指出,适度的暴露真实的自我,反而能加速信任的建立,但这需要高超的拿捏分寸。这本书提供了一种成熟的、不卑不亢的交往哲学,它不是教你玩弄心机,而是教你如何以一种更高级、更人性化的方式去经营你的人际网络,最终找到那个与你同频的人。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为我这种在感情世界里摸爬滚打多年的“老江湖”准备的,读完之后感觉像是被扔进了一个全新的、充满惊喜的游乐场。作者的笔触非常细腻,对人与人之间微妙的互动把握得恰到好处,尤其是在描绘那些初次接触时,如何通过一些看似不经意的细节来传递出强烈的信号,这对我启发很大。我一直以为,感情的建立主要依赖于外在条件的匹配,但这本书却巧妙地将焦点引向了内在的自我认知和对他人心理的洞察上。它不是那种空泛的“多笑一笑,多说好话”的套路指南,而是深入探讨了吸引力的本质——那种难以言喻的化学反应是如何被有意识地引导和培养起来的。书中有很多关于“非语言沟通”的案例分析,那些我过去忽略掉的肢体语言、眼神接触的频率和方式,现在都变得清晰可见,仿佛给我打开了一扇观察世界的全新透镜。读到关于“建立共同体验”那一章时,我立刻想起了我上次约会时,因为过于紧张而错失了的好机会,如果当时我能运用书里提到的技巧,也许结果就会大不相同。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它不教你如何“表演”,而是教你如何更真诚、更有技巧地展现自己最好的那一面,从而自然而然地吸引到你真正想吸引的人。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和叙事风格非常具有现代感,它没有采用那种老派的说教口吻,而是用一种近乎朋友闲聊的方式,将复杂的人际关系理论娓娓道来。阅读体验极其流畅,仿佛是在听一位非常睿智、阅历丰富的朋友分享她的私房秘籍。我最喜欢的是那些穿插在正文中的“情景模拟”,作者会列举一些非常生活化的场景,比如如何在咖啡馆偶遇后自然地开启对话,或者如何应对对方突然冷淡的回应。这些场景的设置非常贴合当下年轻人的社交现状,让人读起来极具代入感。我过去总是害怕打破僵局,害怕“自作多情”,但读完这部分后,我发现所谓的“风险”其实是被我们自己夸大了,很多时候,主动权掌握在那些敢于迈出第一步的人手中。更重要的是,这本书强调的是“吸引力是一种双向选择”,它没有灌输“必须得到”的执念,而是鼓励我们去发现“谁是真正适合我们”的人。这种务实且健康的爱情观,让我感到前所未有的轻松。
评分我花了整整一个周末才读完这本书,期间不得不停下来做笔记和反思,因为它实在太“干货”了。这本书的深度远超我的预期,它没有停留在“搭讪技巧”这种浅层面上,而是挖掘到了“自我价值构建”的核心命题。作者反复强调,真正的吸引力来源于你对自身生活的掌控感和对自身价值的清晰认知。比如书中关于“热情和专注力的管理”那几节,让我茅塞顿开,我过去总是把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倾注在对某一个人的期待上,导致自己生活质量直线下降,反而显得很廉价。这本书教会我如何把焦点拉回到自己身上,去发展那些让我自己感到兴奋和充实的事情。当你拥有了丰富的内在世界,自然而然地,他人就会对这个世界产生好奇和向往。这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如何吸引异性的书,它更像是一本关于如何成为一个更有趣、更有魅力的人的成长手册。那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比任何一次成功的约会都来得更加持久和深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