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移动通信理论与实践普及读本
定价:12.00元
作者:中国铁通集团有限公司
出版社:中国铁道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6-01
ISBN:9787113186333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移动通信理论与实践的有关知识,主要包括基础知识、网络架构以及运营维护等内容;采用问答的形式,通俗易懂,图文并茂。本书可作为移动通信技术人员的学习用书。
目录
部分 基础知识篇
一、基本知识
1.什么是通信什么是无线通信什么是移动通信
2.什么是电磁波电磁波有哪些参数
3.无线通信的频率资源为什么短缺
4.什么是模拟通信什么是数字通信
5.通信的有效性、可靠性、安全性是什么含义
6.为什么要构建蜂窝移动通信系统
7.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过程是怎样的
8.什么是通信的七分层结构
9.无线通信的收发信机由哪些模块组成
10.接收机的噪声是哪来的小接收功率是指什么接收信噪比是指什么
二、基础技术
11.无线通信电波传播的方式有哪些
12.什么是无线传输的路径损耗如何计算
13.什么是无线传输的大尺度衰落是由什么效应产生的
14.什么是无线传输的小尺度衰落是由什么效应产生的
15.什么是衰落余量通信概率是指什么
16.什么是平衰落什么是频率选择性衰落
17.什么是快衰落什么是慢衰落
18.为什么要采用调制解调有哪些常用的方法
19.如何在调制端考虑信号传输的带宽
20.如何在解调端衡量信号的接收质量
21.高斯加性白噪声、平衰落和频率选择性信道对信号传输误码率的影响有何差别
22.信源编码的作用是什么有哪些方式
23.信道编码的作用是什么有哪些方式
24.交织的作用是什么
25.分集的作用是什么有哪些分集方式
26.均衡的作用是什么
27.复用和多址有什么不同
28.什么是FDM什么是TDM什么是CDM什么是SDM
29.什么是FDMA什么是了DMA什么是CDMA什么是SDMA
30.双工方式是指什么什么是FDD什么是TDD
31.1G、2G、3G、4G移动通信系统是以什么典型的多址技术来区分的
32.为什么可以靠码来区分不同用户CDMA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33.什么是智能天线
34.OFDM的工作原理是什么什么是OFDMA
35.MIM。的作用是什么
36.移动通信网中常会发生哪些干扰如何克服
三、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
37.我国2G移动通信系统采用了哪些标准相应采用的技术有哪些
38.我国3G移动通信系统采用了哪些标准相应采用的技术有哪些
39.我国4G移动通信系统采用了哪些标准相应采用的技术有哪些
第二部分 网络架构篇
……
第三部分 运营维护篇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终于啃完了这本《移动通信理论与实践普及读本》的某些部分,虽然还不是全部,但已经足够让我对作者的良苦用心和内容的深度有了初步的认识。我当初抱着一种“普及读本”的期望,想对移动通信这个似乎离我们很近却又摸不着具体原理的领域有所了解。这本书在这一点上确实做得不错,它没有一开始就堆砌那些晦涩难懂的公式和术语,而是从一些非常基础的概念入手,比如信号是如何传输的,我们手机里的芯片是如何工作的,以及为什么在某些地方信号会特别差。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关于“蜂窝网络”的概念,作者用了很多生动形象的比喻,比如像蜂巢一样划分区域,每个区域都有一个基站负责通信,这样就能保证信号覆盖和容量。这让我一下子就理解了为什么我们称之为“蜂窝网络”。而且,作者还顺带提到了不同代移动通信技术的演进,从1G的模拟信号到现在的5G,每一步的技术革新是如何解决前一代的瓶颈,又带来了什么新的应用场景。虽然我对其中的一些技术细节还不能完全消化,但整体的脉络和发展方向已经非常清晰了。读这本书的过程,就像在解锁一个我之前只知道存在但从未真正理解过的世界。
评分这本书的“实践”部分,确实给了我一种“原来是这样”的豁然开朗感。我一直对手机的耗电量问题感到好奇,为什么有时候玩个游戏就掉电飞快,有时候待机一晚上却没怎么掉。这本书里关于“功耗管理”和“信号强度与功耗的关系”的讲解,让我找到了答案。作者解释了手机在信号弱的时候,为了维持与基站的连接,会不断加大发射功率,这就导致了电池的快速消耗。这个简单的原理,一旦被清晰地阐述出来,就能解释很多我平时遇到的实际问题。此外,书中还谈到了“漫游”的概念,以及国际漫游和国内漫游在技术层面的差异,虽然我平时不太关心这些细节,但知道背后的原理,也能让我对出国旅行时使用手机有更清晰的认识。还有关于“天线”的介绍,我之前觉得天线就是手机里的一根小小的金属片,看完书才明白,它其实是整个通信系统中最关键的部件之一,不同的天线设计对信号的接收和发射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这本书在理论和实际生活中的联系上做得相当到位。
评分这次阅读体验,让我对移动通信的理解不再停留在“打电话”和“发微信”的层面,而是更加深入地触及了其背后的技术原理和发展趋势。这本书在“理论”部分,对于“调制解调”等核心概念的阐释,虽然没有深入到极致,但对于普通读者来说,已经足够描绘出一个清晰的轮廓。作者用了一些非常形象的比喻,将原本抽象的信号处理过程变得直观易懂。我特别注意到书中关于“频谱资源”的讨论,以及为什么频谱是如此宝贵,并且需要不断的技术创新来更有效地利用它。这让我对4G、5G等不同代际技术在频谱利用效率上的提升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此外,书中还谈到了“网络安全”的一些基本概念,比如“身份认证”和“数据加密”的重要性,这些都是我们在日常使用手机时常常忽略却又至关重要的环节。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能激发读者对这项基础通信技术的探索欲,并为进一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让我认识到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不仅仅是速度的提升,更是整个通信生态的重塑。
评分坦白说,这本《移动通信理论与实践普及读本》在某些章节的叙述方式上,给我带来了不小的惊喜,也让我对信息传播的本质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无线电波”的部分,作者并没有止步于简单介绍它是一种电磁波,而是深入探讨了它的传播特性,比如反射、折射、衍射以及衰减等现象,并且这些特性是如何直接影响到我们实际使用手机的体验的。例如,为什么在隧道里信号会消失,为什么高楼林立的城市中心信号反而有时候会不稳定,书中都给出了基于物理原理的解释。这让我不再简单地将信号的好坏归结于“运气”,而是开始理解背后的科学逻辑。而且,作者还穿插了一些关于通信安全和隐私的讨论,虽然篇幅不长,但足以引起我的警觉。我们每天都在用移动通信进行各种交流,但有多少人真正思考过这些信息是如何被保护,又可能面临哪些风险呢?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在引导读者进行批判性思考,让我对这个技术密集型的领域有了更加全面和审慎的认识。
评分从一个普通用户的角度来看,这本书在“普及”二字上做得非常出色,它以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为我揭开了移动通信神秘的面纱。我尤其欣赏作者在解释复杂概念时所使用的类比和图示,比如关于“信道编码”的部分,作者用一种生动的方式来比喻数据传输中的“噪声”和“纠错”,让我这个非专业人士也能大致理解为什么要进行编码以及编码的意义。这比直接看那些枯燥的数学公式要容易接受得多。书中有关于“网络延迟”的讨论,我平时玩网络游戏或者进行视频通话时,经常会遇到卡顿和延迟,这本书就从技术层面解释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以及如何通过优化网络结构和算法来减小延迟。这让我对网络运营商在提升用户体验方面所做的努力有了更深的理解。而且,作者还涉及了关于“物联网”和“车联网”等新兴应用,虽然只是点到为止,但足以让我感受到移动通信技术正在如何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改变着我们的出行方式和生活习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