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便携式董氏奇穴,经穴对照挂图(附说明书) | ||
| 定价 | 25.00 | |
| 出版社 |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 |
| 版次 | 1 | |
| 出版时间 | 2012.8 | |
| 开本 | 290mm*580mm | |
| 作者 | 王敏 | |
| 装帧 | ||
| 页数 | ||
| 字数 | ||
| ISBN编码 | 9787538175479 | |
本套挂图是以电脑绘成的人体正面、侧面、背面彩图,采用不同色彩标示董氏奇穴,同时配有十四经的体表大致循行线(经穴连线)以及该经所属的腧穴。挂图分别展示人体正面、背面及侧面的穴位分部情况,不同的经脉和穴位以不同的色彩描绘,一目了然。挂图表达董氏奇穴400余个,经穴361个,经外穴76个,挂图还对位置隐蔽的个别穴位特别增加了小图予以充分展示。可以说,整套挂图信息量、知识量比较丰富。
.........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着实让人眼前一亮,封面采用了沉稳的深蓝色调,配以烫金的书名,显得既专业又不失典雅。拿到手上能感受到纸张的质感相当不错,厚实而光滑,让人在翻阅时有一种非常愉悦的手感。内页的排版也处理得十分考究,字体清晰易读,行距和字间距都经过了精心的调整,即使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眼睛疲劳。更值得称赞的是,书中的图例部分,无论是经络的走向还是穴位的定位,都绘制得细致入微,线条流畅且标识明确。尤其是一些关键的穴位,还配有真人实操的参考图,这对于初学者来说简直是福音,能极大地帮助我们准确快速地找到目标穴位。整体来看,这本册子在视觉呈现和使用体验上都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准,体现了出版方对内容载体的重视,让人在学习之余,也能享受到阅读的乐趣。我甚至觉得它不只是一本工具书,更像是一件值得珍藏的艺术品。
评分从收藏和使用的频率来看,这本书的耐用性和便携性体现出了极高的性价比。我经常需要带着各种资料去参加研讨会或者外出学习,一本厚重的典籍实在不方便。而这本“便携式”的设计,让它能够轻松地放进公文包甚至大衣口袋里,随时随地可以拿出来查阅一个穴位的位置或主治。更重要的是,它的信息密度非常高,用相对较小的篇幅承载了大量的关键信息,这在时间宝贵的学习场景中至关重要。我注意到,即便在频繁翻阅和比对之后,内页的韧性依然保持得很好,没有出现脱页或松散的现象。这种对实用性细节的关注,让这本书真正成为了一个可靠的、可以经受住高强度使用的“战场伙伴”,而不是仅仅躺在书架上装饰门面。
评分这本书的“保健养生”定位非常精准,它巧妙地平衡了专业深度与大众可及性。我发现它并未将重点放在那些需要专业手法才能施展的深奥技巧上,反而大量篇幅着墨于通过按摩、点压等自我疗愈方式,来达到日常保健的目的。这对于追求健康生活方式的普通读者来说,是非常友好的切入点。比如,书中对常见亚健康状态,如颈椎不适、肠胃功能紊乱等,所推荐的特定穴位组合和操作频率,都给出了非常明确的指导方案。这些建议操作简单,副作用极小,完全可以在家自行操作。可以说,它成功地将原本看起来高不可攀的中医绝学,转化成了一套人人可用的家庭健康工具箱。这种“知识普及化,实践家庭化”的理念,是这本书最大的亮点之一。
评分作为一名长期关注传统养生领域的人士,我一直渴望找到一本能够系统梳理董氏奇穴并结合实际操作指南的实用书籍。这本书的出现,可以说填补了这方面的一些空白。它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更注重“便携”和“对照”这两个核心功能。我特别欣赏它将复杂的穴位信息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出来,使得那些平时令人生畏的经络走向和穴位主治,变得直观易懂。在实际应用中,我发现书中的穴位标注非常精准,并且针对不同的病症给出了明确的取穴建议,这对于日常自我保健或向家人朋友进行初步调理时,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它的内容组织逻辑清晰,从基础概念到具体操作,循序渐进,即便是对针灸理论了解不深的读者,也能通过这本书搭建起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框架。这种注重实操性和工具性的编写思路,让这本书的实用价值远超一般理论书籍。
评分我对这类专业书籍的评价标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内容的权威性和可靠性。从这本书的编排可以看出,主编团队显然是下了大功夫进行资料的整合与梳理。我对比了其他几本相关的专业资料,发现本书在描述某些特定穴位的操作手法和适应症时,提供了更具操作性的细节描述,而不是仅仅照搬古籍的记载。例如,在描述如何精确寻找“灵骨大白穴”时,它不仅给出了相对于固定解剖标志的描述,还结合了肌肉收缩或特定体位下的触诊技巧,这无疑是极其宝贵的现场经验总结。对于致力于深入学习董氏奇穴的实践者而言,这种对细节的把握至关重要,因为它直接关系到治疗效果的差异。这本书仿佛是资深临床医师的“口袋指南”,将多年的实践智慧浓缩于此,让人感觉信服力十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