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孩子要做的50件事
定價:24.80元
作者:王星凡
齣版社:中國紡織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7-01-01
ISBN:9787506440721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
商品重量:0.440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童年是孩子一生中寶貴的時光,在這一時期,孩子們該怎麼度過呢 本書用卡通、幽默的手繪漫畫,生動的故事嚮孩子娓娓道來要做的50件事。這50件事,看起來平常,卻蘊涵著深刻的意義。它在教孩子小斷嘗試的同時,還能讓孩子增長知識、擴大視野,體會生活中各種味道,為在今後人生路上走得更遠、走得更穩奠定基礎。
目錄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第三段 我之前買過好幾本類似的育兒書,無一例外都是那種“室內活動大閤集”,無非就是做個麵團、畫張畫。對於我傢這位“戶外探險傢”來說,那簡直是酷刑。他需要的是泥土、是奔跑、是那種能弄髒衣服的真實體驗。《孩子要做的50件事》真正打動我的地方,在於它對“自然探索”的深度挖掘。它不是讓你去植物園裏認花草,而是讓你去野外“繪製一棵樹的自畫像”,這涉及觀察樹皮的紋理、年輪的走嚮,甚至是樹上寄居的昆蟲。我們嘗試瞭其中一項“追蹤動物的腳印”,雖然最後沒找到什麼大型動物的蹤跡,但孩子對土壤和落葉下隱藏的世界産生瞭濃厚的興趣,甚至開始自己收集和分類小石子。這種基於實地考察和動手實踐的活動,極大地鍛煉瞭孩子的觀察力、耐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本書的指導語設計得非常巧妙,它提供瞭方嚮,但留下瞭足夠的“空白”讓孩子用自己的方式去填補,這纔是真正的創造力培養。
评分第一段 這本書簡直是為我們傢那位“小人兒”量身定做的寶典!我一直苦惱於周末不知該帶孩子去哪裏,或者在傢如何安排一些既有意義又能讓他真正投入的活動。市麵上那些所謂的親子指南,要麼內容空洞,要麼就是一堆無聊的手工,孩子玩不到五分鍾就跑開瞭。但《孩子要做的50件事》這本書,完全跳齣瞭我的預設框架。它沒有給我一堆死闆的“任務清單”,而是提供瞭一種看待世界、與世界互動的方式。比如,裏麵提到瞭一項“捕捉光影的魔法”,我帶著孩子在公園裏用不同角度的光綫去“畫畫”,那種專注和興奮勁兒是我以前從未見過的。還有關於“秘密偵探任務”的部分,教會孩子如何觀察環境的細節,這比單純的看圖識字有趣多瞭。這本書最厲害的地方在於,它鼓勵孩子去體驗,去創造,而不是被動地接受信息。每次完成書裏提到的一件小事後,孩子都會獲得一種巨大的成就感,那種自信心是任何昂貴的玩具都無法比擬的。我感覺自己不再隻是一個“看管者”,而是一個和他一起探索世界的“同盟軍”。我強烈推薦給所有希望擺脫電子産品束縛,讓孩子真正“活”起來的傢長們。
评分第五段 這本書的價值絕不僅僅是那50個具體的活動,它更像是一套“思維工具箱”。它教導的不是具體的技能,而是一種看待日常瑣碎事物的全新視角。比如說,如何把清理房間變成一個“空間優化工程師”的遊戲,或者如何將烹飪過程解構為“化學實驗”。這些活動都有一個共同點:它們都在強調“舊物利用”和“廢物變寶”。我們傢不再輕易丟棄任何東西,因為孩子總會好奇地問:“這個能不能用來做點彆的?”這種循環利用的環保意識,在不知不覺中就被植入瞭。更重要的是,很多活動不需要昂貴的材料,很多時候,隻需要傢裏的舊紙箱、幾根樹枝、或者一團毛綫,就能創造齣一個完整的“項目”。對於注重實用性和成本效益的傢長來說,這本書簡直是性價比之王。它證明瞭,最好的教育資源,往往不是花錢買來的,而是隱藏在我們觸手可及的生活角落裏,隻是需要一本好的引導書來幫我們“解鎖”而已。
评分第四段 閱讀體驗本身就是一種享受。這本書的排版和視覺設計也極具匠心,完全不像一本工具書,更像是一本精緻的旅行手劄。它沒有冗長的大段文字解釋,而是通過精美的插圖和簡潔的步驟指引,讓人迫不及待地想要立即行動起來。我尤其欣賞它所倡導的“慢生活”理念。在如今這個追求效率的社會裏,這本書提醒我們,有些美好的體驗是“急不來的”。比如,書中提到要花一個下午的時間去“研究一朵雲的生命周期”,這聽起來很“奢侈”,但我們真的照做瞭,結果是孩子學會瞭如何預測天氣變化,並且對天空充滿瞭敬畏。這種慢下來的陪伴,讓親子關係變得更加和諧。它不是在“教育”孩子,而是在“陪伴”孩子進入他自己的小宇宙。我把它放在客廳最顯眼的地方,隨時都可以拿起一頁翻閱,然後靈光一閃:“今天我們試試這個!”它是我周末“靈感枯竭”時的最佳救星。
评分第二段 說實話,我一開始是抱著懷疑態度的。又是“50件事”,又是“必做”,聽起來就很雞湯、很公式化。我希望找到的是那種能激發孩子內在好奇心的“火花”,而不是一堆被包裝好的“作業”。然而,翻開這本書後,我的態度徹底轉變瞭。它的敘事風格非常靈動且富有想象力,用詞上完全沒有那種說教的腔調。它更像是一個充滿智慧的長輩,在耳邊低語,引導你發現生活中的不尋常之美。書中對於“如何傾聽風的聲音”那一段的描述,簡直像一首詩。我們試著在暴雨初歇時,關掉所有電器,隻是靜靜地坐在窗邊。孩子第一次認真地分辨齣雨滴打在不同材質上的細微差彆,那種對自然聲音的敏感度瞬間被打開瞭。這本書的關鍵在於它“去功利化”的視角。它不關注你是否做到瞭完美,而是關注你在過程中是否投入瞭全部的感官。這種強調過程而非結果的教育理念,對於我這個“完美主義”老母親來說,簡直是醍醐灌頂。它讓我學會瞭放手,讓孩子自己去摸索樂趣的邊界。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