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名: |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与活动指导 |
| 出版社: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 出版日期 | 2018 |
| ISBN号: | 9787302478997 |
本书以学前儿童身心健康发展为中心,以国家教育法律法规为规则,以学前儿童的现实发展水平为
依据,在《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导下进行编写。前三个单元侧重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理论阐述、
影响因素、内容与目标;后六个单元主要从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角度进行展开,先理论阐述,后实践活
动设计。本书理论适中,实践性强,适合高等职业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学习和使用。
目录
一单元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与活动指导概述 1
模块一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内涵及其性质 1
一、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内涵 1
二、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学科性质 4
模块二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发展历程 6
一、我国近现代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发展 6
二、世界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发展 8
模块三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地位和功能 11
一、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地位 12
二、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与其他领域教育的关系 13
三、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意义 14
二单元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因素 18
模块一家庭与学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 18
一、家庭生活条件对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18
二、家庭文化环境对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20
模块二个人性格特征与学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 24
一、气质对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25
二、能力对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27
三、性格对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27
模块三幼儿园与学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 29
一、幼儿园物质环境对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29
二、幼儿园精神环境对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30
三单元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内容与目标 35
模块一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的内容 35
一、选择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内容的依据 35
二、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具体内容 36
模块二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的目标 39
一、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目标的内涵 40
二、确定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目标的依据 43
三、实现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目标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44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与活动指导
四单元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的实施 47
模块一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的途径 47
一、专门性活动 47
二、随机教育 53
三、家园合作 56
模块二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的方法 59
一、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的一般方法 59
二、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的特殊方法 63
模块三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设计与评价 69
一、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方案设计的一般要求 69
二、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评价 73
五单元学前儿童自我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 76
模块一学前儿童的自我意识 76
一、学前儿童自我意识 76
二、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产生和发展 78
模块二自我意识与学前儿童的教育 80
一、自我意识对学前儿童发展的作用 80
二、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培养途径与方法 81
模块三学前儿童自我教育活动及设计 83
一、学前儿童自我教育活动的类别 83
二、学前儿童自我教育活动的设计 84
六单元学前儿童社会环境与社会规则教育活动设计 90
模块一学前儿童社会环境与社会规则教育概述 90
一、学前儿童社会环境与规范认知的发展 90
二、学前儿童社会环境与规则认知教育的实施 91
模块二学前儿童社会环境与社会规则教育活动设计 97
一、选择与学前儿童年龄相适应的内容 97
二、简单易行 98
三、注重儿童关注点 98
四、选取正能量的案例 99
七单元学前儿童人际交往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 104
模块一学前儿童人际交往教育活动概述 104
一、学前儿童人际交往 104
二、学前儿童人际交往教育的实施 117
模块二学前儿童人际交往教育活动及设计 122
一、学前儿童人际交往行为的观察与评价 122
二、学前儿童人际交往教育活动及设计 131
八单元学前儿童多元文化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 138
这本书的行文风格非常独特,它兼具学术的严谨性和教育者的亲和力。作者在阐述理念时,用词精准,逻辑链条清晰无比,完全没有拖泥带水的感觉,但同时,字里行间又流露出一种对儿童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和深深的责任感。阅读时,我感觉自己不是在被动接受知识灌输,而是在进行一场与教育专家的深入对话,这种互动的体验感非常棒。对于教材中涉及的各种教育哲学流派,作者的处理方式非常高明,他没有简单地罗列观点,而是将其融入到具体的实践框架中进行比较和整合,帮助读者构建一个融会贯通的知识体系,而不是碎片化的知识点堆砌。这对于我们建立稳固的专业信念非常有帮助。
评分这本书的理论深度和广度令人印象深刻,它似乎并不满足于停留在基础的知识传授层面,而是努力构建了一个系统的、具有前瞻性的学前社会教育框架。我注意到它在探讨社会性发展时,引入了一些比较新的、跨学科的视角,这让整本书的内容显得非常“与时俱进”,而不是那种陈旧的、照本宣科的教材。作者对于如何引导幼儿进行合作、冲突解决以及情感表达等关键能力的培养,给出了许多富有启发性的指导策略。这些策略不仅强调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更突出了幼儿作为学习主体的主动性和探索精神,这点在当代教育理念中至关重要。阅读过程中,我常常会停下来思考,这些方法在我的实际工作中是否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它像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在日常教学实践中可能存在的盲区和可以提升的空间。
评分这本书在组织结构上体现了极高的专业水准。从宏观的教育目标到微观的材料准备,层层递进,逻辑严密。我发现它在处理不同社会性议题时,例如如何应对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或者如何促进跨文化交流意识的萌芽,都提供了一套结构化的分析模型。这套模型不仅能帮助我们快速定位问题,还能引导我们从多个维度去思考解决方案,培养我们批判性思维的能力。而且,书中对教师自我专业成长的反思环节也做得非常到位,它鼓励我们不断审视自己的教育行为是否真正促进了幼儿的社会性发展,而不是仅仅完成了任务。这本书读完后,我感觉自己的专业视野被极大地拓宽了,对未来在幼儿园环境中引导儿童健康成长的信心也更加坚实了。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着实让人眼前一亮,那种质感,摸上去就知道是用心挑选过的纸张和印刷工艺。封面色彩搭配得非常和谐,既有教育书籍的严谨感,又不失活泼,很符合学前教育这个主题的定位。翻开内页,排版布局清晰流畅,字体大小适中,阅读起来毫无压力。特别是那些理论概念的阐述部分,作者似乎非常擅长将复杂的教育学原理用直观易懂的方式呈现出来,不会让初学者感到晦涩难懂。书中的案例分析部分,更是我个人非常欣赏的亮点,它们紧密贴合实际的幼儿园一日活动场景,让抽象的教学法瞬间变得具象化、可操作。我感觉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教科书,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园长在手把手地教你如何设计一个充满趣味和教育意义的区域活动,每一个环节的过渡都考虑得十分周全,充满了对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深刻理解。
评分作为一名正在摸索中的学前教育工作者,我最看重教材的实践指导价值,而这本教材在这方面表现得极为出色。它不像有些理论书籍那样高高在上,而是非常接地气。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于“活动指导”这一块的细致拆解,它不仅仅是告诉你“要做什么”,更详细地说明了“为什么这么做”以及“在什么情境下这样做效果最好”。比如,在组织大型团体游戏时,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规则理解能力差异、如何巧妙地介入避免过度干预,这些细微之处都有着非常到位的论述。这让我能够更有信心地去面对那些复杂多变的课堂突发状况。每次准备新的教学主题时,我都会翻阅相关章节,总能从中汲取到新的灵感,让原本平淡的活动焕发出不一样的光彩和教育意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