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好妈妈不吼不叫教育男孩100招
定价:29.80元
作者:鲁鹏程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07-01
ISBN:9787111352723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359kg
编辑推荐
不吼不叫教育孩子理念的发起者,畅销全国50万册!
家庭教育专家、中华传统文化传播者、推动者鲁鹏程老师重磅作品!
版权输往韩国、越南、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
截止2017年,重印近40次,妈妈圈口口相传、争相阅读的经典之作!
内容提要
《好妈妈不吼不叫教育男孩100招》从如何走进孩子的内心,怎样培养男孩的独立性、责任感、情商、财商、沟通能力,如何帮助孩子平稳度过青春期等11个方面,结合生动而真实的案例,全面总结了“妈妈不吼不叫教育男孩”的100个妙招。这100个妙招是行之有效的,是妈妈应该在对男孩的家庭教育中落实的。妈妈一旦把这些方法付诸行动,就能轻松地让男孩健康、快乐地成长,从而成为一个睿智、有德、进取、负责、有强大竞争力的人。
目录
作者介绍
鲁鹏程
●家庭教育专家,教育畅销书作者,中华传统文化传播者、推动者
●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特聘专家,北京大学中小学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专题主讲专家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江苏教育电视台、凤凰讲堂等家庭教育类节目特约访谈嘉宾
●家庭教育类杂志《时尚育儿》《亲子》等专家顾问团成员、撰稿人
●机械工业出版社成立60周年“*影响力作者”,作品总超过200万册,其中《好妈妈不吼不叫教育男孩100招》自2011年出版以来持续加印,畅销50余万册,续篇《好妈妈不吼不叫教育男孩100招》(实践版)入选“全民阅读年会50种重点推荐图书”及“全国图书馆推荐书目”,《教师的国学素养》于2016年11月荣获第三十届华东地区哲学社会科学图书二等奖,《给教师的100条建议》《学好<弟子规>教出好孩子》《孩子是教出来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妈妈怎么办》《3岁叛逆期,妈妈怎么办》等作品广受读者好评
●有多部作品分别入选“中国十大家庭教育图书”、“《中国教育报》教师暑期阅读推荐书目”、“教育部全国中小学图书馆(室)推荐书目”
●另有多部作品版权输往韩国、越南、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
文摘
序言
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与其说是学习育儿技巧,不如说是一场深刻的自我反思之旅。我发现,我过去对“男孩教育”的一些刻板印象,比如“男孩就该坚强”、“哭是懦弱的表现”,其实都在无形中限制了孩子的情感发展。鲁鹏程老师用非常细腻的笔触,引导我们去接纳男孩丰富的情感世界,鼓励他们表达脆弱。书中关于如何引导男孩处理愤怒和挫折感的那些章节,简直是救命稻草。我以前的处理方式是压制,让他们“别哭了,像个男子汉”,结果只会让负面情绪积压。而现在,我学着用“感受词汇表”来帮助孩子命名自己的情绪,比如“你现在是不是感到很沮丧?” 这种方式立刻打开了沟通的大门,孩子从最初的抗拒,慢慢变得愿意分享。而且,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温暖而充满力量,它不是那种冰冷的学术论述,而是充满了同理心,让你在阅读时,会心一笑,因为你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也感受到了被理解的支持。它让我明白,教育不是一场零和博弈,而是一场共同成长的旅程,我们成年人需要成长的空间,比孩子更大。
评分这本书真是让我茅塞顿开!我一直觉得在教育儿子的过程中,自己好像总是在情绪的边缘徘徊,稍微一点小事就能点燃我的怒火,然后就是控制不住的吼叫。读完这本书,我才意识到,原来很多时候问题并不在孩子,而在我自己的应对方式上。作者没有用那种高高在上的说教语气,而是非常接地气地分享了一些实用的技巧和理念。比如,书中提到“情绪管理”是育儿的基石,我以前总觉得这只是个空泛的口号,但这本书里具体分析了如何在孩子发脾气时,我们首先要稳住自己的阵脚,提供了一个“暂停键”的概念,让我印象非常深刻。书中还强调了“看见”孩子行为背后的需求,而不是仅仅关注行为本身。这对我来说是个巨大的转变,过去我只看到孩子不听话,现在我开始学着去探究他为什么会这样,是饿了?累了?还是需要关注?这种深入的洞察力,让我在处理冲突时,从对抗转为了理解,效果立竿见影。我感觉自己不再是一个时刻紧绷的“监工”,而更像是一个可以和孩子并肩前行的“伙伴”。书里的案例都特别真实,仿佛就是我家的日常重现,让我觉得这本书是为我量身定做的。它不是那种空泛的理论书籍,而是充满了可操作性的“工具箱”,每次翻开都能找到新的启发。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安排得极其巧妙,它不是简单地罗列一百个招式,而是将这些方法融入到一套完整的思维框架中,这才是它最宝贵的地方。我尤其欣赏作者对于“权威与爱”之间平衡的探讨。很多家长,包括我自己在内,都陷入了一个误区:要么过度溺爱,孩子完全失控;要么过度严苛,孩子变得畏畏缩缩。这本书提供了一个非常清晰的路线图,教我们如何在保持坚定原则的同时,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后果承担”的那一章,它不是惩罚,而是让孩子体验自己选择带来的自然结果。以前我总是替孩子“收拾烂摊子”,现在我学会了后退一步,让孩子自己去面对,虽然过程可能有些艰难,但从长远来看,这种责任感的培养是无价的。而且,书中关于“积极倾听”的技巧讲解得非常细致,不是敷衍地“嗯嗯啊啊”,而是如何通过肢体语言和重复确认来真正让孩子感受到被尊重和理解。这让我意识到,很多时候,孩子需要的不是一个解决方案,而是一个愿意倾听的耳朵。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朋友,在我迷茫时,递给我一盏指路的明灯,让我对如何养育一个内心强大、有责任感的男孩充满了信心。
评分这本书对于那些被“电子产品使用时间”问题困扰的家长来说,简直是及时雨。我承认,在面对平板和游戏机时,我常常束手无策,最后总是演变成一场没有赢家的拉锯战。书中提到了一种“家庭契约”的建立方法,我按照书中的步骤和我的儿子一起起草了一份使用规则,其中包含了明确的奖励和未遵守规则的后果,并且强调了这些规则是我们“共同制定”的,而不是我单方面宣布的。这个过程非常关键,它赋予了孩子参与感和掌控感。最神奇的是,一旦规则是自己参与制定的,孩子在执行上的依从性大大提高,冲突点明显减少。这本书的伟大之处在于,它不是提供一劳永逸的“魔术贴”,而是教你如何建立一套可持续运行的家庭管理系统。它关注的是长期关系的构建,而不是短期的行为矫正。此外,书中对如何鼓励男孩的独立性进行了深入探讨,比如如何放手让他们自己解决一些力所能及的难题,即使结果不尽如人意,也要给予积极的正反馈。这让我这位“直升机妈妈”开始有意识地降落,给孩子留出探索的空间。
评分我必须强调,这本书的实用性是建立在扎实的儿童心理学基础之上的,但它完全没有学术的沉闷感。它更像是一本“实战手册”的升级版。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表扬的艺术”的讨论。过去我只会说“你真棒”,现在我学会了用“描述性表扬”,比如“我看到你为了完成这个拼图,中间有两次想放弃,但你坚持了下来,这种毅力很了不起!” 这种具体化的反馈,让孩子清楚地知道自己哪里做得好,激发了他内在的驱动力,而不是仅仅为了取悦我。这本书也深入探讨了如何与伴侣在教育理念上保持一致,这点对于我们家尤其重要,因为我和先生在教育风格上时常出现分歧。书中提供了一些促进夫妻沟通的脚本和场景模拟,帮助我们在孩子面前展现统一战线,避免了让孩子成为“传话筒”或“裁判员”的尴尬局面。总而言之,这本书给我带来的不仅仅是“不吼不叫”的技巧,更重要的是,它重塑了我对“好父母”的定义——一个内心平和、充满智慧、并且愿意不断学习和成长的引领者。它让我享受到了为人父母的深层乐趣,而不是疲惫与内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