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崔玉涛图解家庭育儿6:小儿疫苗接种
定价:32.00元
作者:崔玉涛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7-01
ISBN:9787506060370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24开
商品重量:0.200kg
编辑推荐
在婉拒了十几家出版社的图书策划方案之后,本着“不做育儿百科,不做空洞理论”的原则,崔玉涛医生同意了这套“图解育儿”系列书,既是为了给妈妈们*舒服的用户体验,也是想把育儿的方法讲的通俗易通,让新手父母真正能够看书育儿。 在长达25年的行医经验中,崔玉涛医生很少给孩子开出抗生素药物,普通药物也是尽量少开甚至不开,妈妈们因为几乎都是没有任何经验,所以认为育儿是件庞杂的事情,但是做好那些核心的事情掌握那些核心的道理都足够了,剩下的就是耐心和细心,崔玉涛医生是一个极其有效率和有条理的人,经过他本人数次的校审之后,相信这本育儿书能让妈妈们能够做到开心育儿,养育出一个健康开心的宝宝。 学育儿60前父母看西尔斯,70前看斯波克,80前看郑玉巧,80后要看崔玉涛图解家庭育儿。崔玉涛系列图书:《崔玉涛图解家庭育儿系列套装(1-8)》①小儿发热②母乳与配方奶③肠道健康④小儿过敏⑤辅食添加⑥小儿疫苗接种⑦小儿护理⑧小儿生长发育 崔玉涛图解家庭育儿9
内容提要
《崔玉涛图解家庭育儿6:小儿疫苗接种》着重介绍婴幼儿和儿童预防接种的相关内容。
为了让家长朋友们了解急性传染病及相关疫苗的知识,更冷静地面对疫苗接种,超人气儿科专家崔玉涛大夫在本书中介绍了疫苗的基础知识、预防接种带来的益处、小儿常规接种的各公费疫苗和自费疫苗详情、接种疫苗后经常出现的反应等,并回答了家长朋友们经常问到的一些问题。相信它会对家长朋友们有很大帮助!
目录
章 预防接种与孩子的免疫力
提高孩子免疫力的三种方法
预防接种是促进婴儿免疫成熟的好方法
常规预防接种能预防哪些疾病?
免费疫苗与自费疫苗
监测孩子的免疫力
第二章 孩子预防接种的相关知识
预防结核病毒的卡介苗(公费)
乙肝疫苗(公费)
甲肝疫苗(公费)
预防小儿脊髓灰质炎疫苗(公费)
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的百白破三联疫苗(公费)
预防麻疹、风疹、腮腺炎的麻风腮三联疫苗(公费)
乙型脑炎疫苗(公费)
轮状病毒疫苗(自费)
B型流感嗜血杆菌(Hib)病疫苗(自费)
肺炎球菌疫苗(自费)
水痘疫苗(自费)
季节流感疫苗(自费)
狂犬疫苗(自费)
第三章 小儿预防接种的常见问题
接种疫苗后发热正常吗?
接种疫苗后局部红肿怎么办?
接种疫苗后产生硬块怎么办?
哺乳期和妊娠期是否可以接种疫苗?
不同的疫苗可以同时接种吗?
过敏体质的孩子能接种疫苗吗?
预定接种时间有身体不适怎么办?
疫苗接种后不能使用抗生素和抗病毒药物
什么是联合疫苗?
第四章 崔大夫门诊问答
宝宝生病了影响打预防针吗?
孩子出湿疹期间是否可以接种疫苗?
接种麻风二联疫苗前需要给孩子尝试全蛋吗?
有先心病的孩子能接种疫苗吗?
为何有时会有加强接种?
为何输了丙种球蛋白半年内不能打预防针吗?
接种了Hib,还需要接种7价肺炎疫苗吗?
接种疫苗后引起了幼儿急疹怎么办?
为何保健所七价肺炎疫苗接种时间和说明书不符?
如何预防呼吸道疾病?
有惊厥史或癫痫的孩子可以接种疫苗吗?
早产儿体质较弱,需要推迟接种吗?
听说国外有孩子打了疫苗后出现自闭,是怎么回事?
附录
北京市免疫规划疫苗免疫程序
美国儿科学会推荐的0~6岁儿童疫苗接种时间表(2013年)
7~18岁人群推荐疫苗表(2013,美国)
疫苗接种开始时间推迟及推迟一个月以上的儿童疫苗追赶计划时间表(4个月到18岁,2013)
作者介绍
崔玉涛,北京和睦家医院儿科主任。从医25年,是中国批从事新生儿急救的儿科。每天坚持发微博普及育儿知识。是中国粉丝多的儿科医生。雅安地震亲赴灾区参与医疗救护工作。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章节划分逻辑清晰得令人赞叹,我拿到手后,首先做的就是对照目录给自己制定了一个阅读计划。它的内容覆盖面非常广,但又处理得非常巧妙,既有关于早期启蒙教育的探索性建议,比如如何通过游戏刺激宝宝的感官发育,也有处理日常小问题的实用技巧,比如对付顽固性便秘的小妙招,甚至还涉及到了如何平衡夫妻双方在育儿中的角色分工。我特别欣赏其中关于“情绪管理”的那一章,它没有简单粗暴地教导父母“要忍耐”,而是深入分析了孩子哭闹背后的心理需求,引导我们去“倾听”孩子未说出口的话语。这种深层次的引导,让我对孩子的每一次情绪波动都有了更深的理解和同情心,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表面的“制止”上。很多细节都让人拍案叫绝,比如里面提到的一套“睡前仪式”,我们照着做了几晚,效果立竿见影,孩子入睡的速度明显快了,而且睡得更沉稳。这本书更像是一本活的工具箱,不是让你死记硬背,而是让你在需要的时候,随时能从中找到最适合当前情境的“工具”。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得非常直观,那张笑呵呵的宝宝照片一下子就吸引了我的目光。我记得当时在书店里,手里翻着好几本育儿书,但就是被这本的整体感觉锁住了。它不像那些动辄大部头的育儿百科,看起来就让人头疼,反而是那种“拿起来就能看,放下就能用”的亲切感。里面的插图风格我很喜欢,线条简洁又不失温度,很多复杂的概念,比如孩子不同阶段的生长曲线,或者一些常见的家庭急救小知识,都通过这些图示变得清晰易懂。我尤其欣赏作者在讲解一些日常护理细节时的那种细致入微,比如给新生儿换尿布的手法,或者如何判断孩子是不是有点发烧的微妙体征,这些都是新手爸妈最容易感到迷茫的地方。读完第一遍,感觉像是身边有位经验丰富、说话又温和的长辈在手把手地教我,那种踏实感是其他理论性的书籍给不了的。它没有过多强调科学的晦涩术语,而是紧密结合我们普通家庭的实际生活场景来展开,让人觉得育儿这件事,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高不可攀。
评分我是一个对文字比较挑剔的读者,很多育儿书籍的语言风格要么过于学术化,要么就是那种过度煽情的“鸡汤文”,让人读起来很累。而这本在文字表达上找到了一个绝佳的平衡点。它的叙述是充满人文关怀的,语气坚定又不失弹性,不会给人一种“非此不可”的教条感。比如在谈到“辅食添加”时,作者并没有直接规定“几点几分必须吃什么”,而是提供了不同月龄段的食物“种类建议”和“尝试原则”,这给了我们家长很大的操作空间,可以根据自家宝宝的接受度和消化情况进行灵活调整。我最欣赏的是,作者似乎非常理解初为人父母的那种焦虑和自我怀疑,书中时不时地穿插一些鼓励性的话语,让我感觉自己不是在被“教育”,而是在一个知识分享的社群里和一位前辈交流经验。每次读完,都会有一种“原来我可以把这件事做得更好”的自信油然而生,这种正向激励对于需要长期打怪升级的育儿生涯来说,是无比宝贵的精神食粮。
评分从实用性角度来看,这本书的“落地”做得极其扎实,几乎每一页都能找到可以立即应用到我日常生活中的小技巧。它没有过多地讨论宏大的教育哲学,而是聚焦在“今天我该怎么做”的具体行动指南上。比如,关于如何给孩子剪指甲,书里详细对比了好几种工具的优缺点,并给出了“侧切法”和“直切法”的适用对象,甚至连“光线要充足”这种常被忽略的细节都提到了。更让我觉得贴心的是,它里面有一个关于“孩子生病后如何与医生有效沟通”的模板式提问清单。我按照清单整理了宝宝的症状和用药情况,上次去看医生时,交流效率比以往提高了不止一个档次,医生也明显能更快地判断病情。这本书真正做到了“授人以渔”,它教会你的是一套观察和处理问题的系统性思维框架,而不是简单地告诉你一个固定的答案,这种能力培养远比书本上的零散知识点要来得更有价值和长远意义。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和设计感绝对是加分项。我平时工作接触设计比较多,对书籍的阅读体验很在意。这本书采用了大量的留白,字体大小适中,主次分明,阅读起来一点都不会觉得拥挤和压迫。而且,它在关键信息点上使用了不同的字体粗细或者颜色区分,比如一些重要的“安全警示”或者“紧急处理步骤”,一眼就能被捕捉到。这一点在紧急情况下尤为重要,谁有空去翻一本密密麻麻的文字堆里找答案?我曾因为宝宝突然呛奶,当时心跳加速,情急之下翻到书中的“意外处理”章节,那部分的内容模块化做得极好,步骤清晰,我几乎是本能地按照指示操作,非常流畅。这种对用户体验的深度考量,让这本书的实用价值倍增。它不只是一本知识的载体,更是一个被精心设计过的“快速响应系统”,体现了作者对读者实际使用场景的深刻洞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