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1-26
图书基本信息 | |
图书名称 | 低氧环境下高住低训研究与应用 |
作者 | 胡扬 |
定价 | 50.00元 |
出版社 |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
ISBN | 9787564414313 |
出版日期 | 2013-09-01 |
字数 | |
页码 | 256 |
版次 | 1 |
装帧 | 平装 |
开本 | 16开 |
商品重量 | 0.4Kg |
内容简介 | |
《低氧环境下高住低训研究与应用》通过研究团队的大量实验数据阐明了低氧环境下高住低训提高运动员体能的有效性、适应规律、机理等,提出了一些训练监控及疲劳消除的新指标、新方法。 |
作者简介 | |
胡扬(1958-),北京体育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体育大学副校长。主要研究方向为运动员低氧训练及基因选材。 承担了包括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部奥运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体育总局奥运攻关等10多项省部委和国家课题,本人或指导学生在外期刊发表论文160多篇。获得包括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国家体育总局教学成果奖、国家体育总局奥运会科技攻关奖、北京市教学名师等10多个奖项。 |
目录 | |
章 低氧环境下高住低训的发展 节 高原训练之利弊 第二节 高住低训的提出 第三节 低氧环境下的高住低训 第四节 高住低训的新发展 第二章 低氧环境下高住低训的有效性 节 国家女子长跑队应用案例 一、国家女子长跑队赛前应用案例 二、国家女子长跑队高原训练后应用案例 第二节 男子中跑运动员应用案例. 第三节 国家青年女子跆拳道队应用案例 一、模拟海拔2500m的高住低训 二、模拟海拔2800m的高住低训 第四节 江苏省男子现代五项队应用案例 第五节 国家男子橄榄球队应用案例 第六节 总结与思考 一、高住低训提高血象指标的效果受多种因素制约 二、高住低训提高VO2max效果的不一致性 三、高住低训可以提高运动员的运动能力储备 第三章 低氧环境下高住低训的适应规律 节 血象指标的变化规律 第二节 脑血流的变化规律 第三节 微循环的变化规律 第四节 免疫功能的变化规律 一、高住低训对白细胞计数的影响 二、急性低氧运动对白细胞凋亡的影响 第五节 铁代谢的变化规律 一、高住低训对铁代谢的影响 二、高住低训对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的影响 第六节 总结与思考 一、高住低训对血象指标的影响有其自身规律 二、高住低训实施过程中是否补铁需谨慎 第四章 低氧环境下高住低训提高体能的机理 节 血液运氧能力 一、高住低训对血象指标的影响 二、高住低训对网织红细胞的影响 第二节 红细胞载氧能力 第三节 红细胞释放氧能力 第四节 血液酸碱缓冲能力 第五节 血液流变性 第六节 心功能 一、急性低氧运动对心功能的影响 二、高住低训对心功能的影响 三、高住低训对心肌功能的影响 第七节 血管功能 第八节 骨骼肌利用氧能力 第九节 总结与思考 一、训练安排很重要 二、低氧运动即可提高心功能 三、抗氧化剂补充可考虑 第五章 低氧环境下高住低训时的机能恢复 节 运动后低氧暴露对脑电图的影响 第二节 运动员主观疲劳状况 第三节 红细胞免疫功能低下 一、急性低氧对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二、高住低训前后低氧运动对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三、高住低训对RBC-CD35的影响 四、高住低训对RBC-CD58、CD59和T淋巴细胞CD2表达的影响 第四节 运动后低氧暴露对血液流变学及红细胞形态的影响 第五节 运动后低氧暴露对体内自由基代谢的影响 第六节 总结与思考 一、富氧吸入与运动疲劳消除 二、电解质饮料与运动疲劳消除 三、灵芝与红细胞免疫功能 四、低氧训练模式与红细胞免疫功能 第六章 低氧环境下高住低训监控指标 节 低氧训练强度监控指标 一、血氧饱和度 二、心率 三、血乳酸 第二节 低氧训练效果预测指标 一、血氧饱和度 二、网织红细胞 第三节 总结与思考 一、低氧环境下VO2max下降是改变运动强度评价方法与标准的原因 二、低氧环境下用血乳酸监控运动强度的可行性 三、sp02结合心率可以较为准确地评价低氧运动强度 四、基因标记是预测低氧训练效果的可用指标 第七章 低氧环境下高住低训的应用扩展 节 运动性低血色素防治 第二节 运动员赛前降控体重 第三节 总结与思考 第八章 低氧训练环境的设计 节 低氧训练环境的制作 一、低压低氧环境的制作 二、常压低氧环境的制作 第二节 北京体育大学低氧训练中心的基本参数 附录 常用英语缩略词表 |
编辑推荐 | |
文摘 | |
序言 | |
低氧环境下高住低训研究与应用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5
低氧环境下高住低训研究与应用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低氧环境下高住低训研究与应用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