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5-01-23
圖書基本信息 | |
圖書名稱 | 嚮日葵白銹病和黑莖病 |
作者 | 陳衛民,乾義柯 |
定價 | 48.00元 |
齣版社 | 中國農業齣版社 |
ISBN | 9787109218789 |
齣版日期 | 2016-07-01 |
字數 | |
頁碼 | 184 |
版次 | 1 |
裝幀 | 平裝 |
開本 | 16開 |
商品重量 | 0.4Kg |
內容簡介 | |
《嚮日葵白銹病和黑莖病》為我國部關於嚮日葵白銹病與黑莖病的癥狀、發病規律及防治技術等研究的係統性專著,內容較全麵,較好地反映瞭我國在嚮日葵白銹病和黑莖病研究方麵所取得的主要成就和當前的研究水平,因而在教學、科研和生産實踐方麵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嚮日葵白銹病和黑莖病》共分30章。章概述瞭嚮日葵的起源傳播、分布、種植麵積及産量,嚮日葵的分類及生物學特性,嚮日葵的用途。第二至三十章分彆介紹瞭嚮日葵白銹病國外研究現狀;嚮日葵白銹病發生為害情況、癥狀特點與地理分布、病原菌及其生物學特性、病害循環、發生流行因素;嚮日葵白銹病菌的分子檢測技術;嚮日葵種質資源對白銹病的抗性;嚮日葵白銹病的風險性評估;35%霜靈(金捕隆)懸浮種農刹拌種防治嚮日葵白銹病效果;6種藥劑對嚮日葵白銹病的田問防治;嚮日葵白銹病的防治技術;嚮日葵白銹病的基本研究方法;嚮日葵黑莖病國外研究現狀;嚮日葵黑莖病發生為害情況、癥狀特點與地理分布、病原菌及其生物學特性、種子帶菌檢測、病害循環與傳播介體;嚮日葵黑莖病菌的分子檢測技術;嚮日葵種質資源對黑莖病的抗性;嚮日葵黑莖病的風險性評估;3種劑拌種防治嚮日葵黑莖病效果;4種劑對嚮日葵黑莖病的田間防治;嚮日葵黑莖病的防治技術;播期和種植密度對嚮日葵黑莖病及白銹病發生的影響;幾種藥劑組閤處理對嚮日葵黑莖病的防病增産效果;覆膜加藥劑處理對嚮日葵白銹病、黑莖病發生及産量的影響;嚮日葵裏莖病的基本研究方法。 |
作者簡介 | |
陳衛民,1965年生,教授,碩士生導師,享受特殊津貼專傢,國傢“萬人計劃”人選者,教學名師,新疆有突齣貢獻**專傢,新疆“萬人計劃”後備人選,新疆省級教學名師,全國農業職業教育教學名師,國傢司法部農林司法鑒定專傢。長期從事嚮日葵病蟲草害防治的教學和研究工作,以及新疆農作物病蟲害、果樹病蟲害及草原毒害草防治的教學和研究工作。現任新疆伊犁職業技術學院科研處處長、新疆嚮日葵有害生物研究所所長、新疆植物保護學會理事、中國植物保護學會會員及新疆伊犁州政協委員。 乾義柯,1984年生,碩士,農藝師,從事植物檢疫性病害檢測及研究工作,以及新疆邊境口岸外來有害生物檢疫及防控研究工作。主持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自然科學青年基金項目“嚮日葵主要病原菌基因芯片檢測技術研究”(項目編號:201318101-20)、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科技廳科技援疆項目“葡萄重要病原菌基因芯片檢測技術開發”(項目編號:2013911090),負責起草國傢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檢驗檢疫行業標準《齣口薰衣草乾花檢驗檢疫規程》,參與國傢自然基金項目1項、國傢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科研項目3項。 |
目錄 | |
前言 章 緒言 一、嚮日葵的起源和傳播 二、嚮日葵的分布、種植麵積及産量 三、嚮日葵的分類及生物學特性 四、嚮日葵的用途 五、嚮日葵的藥用價值 第二章 嚮日葵白銹病國外研究現狀 一、地理分布 二、發生為害 三、病原形態與生物學 四、病害癥狀與為害情況 五、傳播途徑與防治研究 第三章 嚮日葵白銹病發生與為害 第四章 嚮日葵白銹病的癥狀特點與地理分布 一、癥狀特點 二、地理分布 第五章 嚮日葵白銹病病原菌和生物學特性 一、名稱 二、分類地位 三、病原形態 四、主要生物學特性 第六章 嚮日葵白銹病的病害循環 一、種子帶菌 二、初侵染來源與再侵染 三、病害的季節流行規律 四、侵染循環 五、海拔與病害發生的關係 六、栽培管理與病害發生的關係 第七章 嚮日葵白銹病發生流行因素 一、2004-2009年嚮日葵白銹病病情指數 二、嚮日葵白銹病發生與氣象因子的關係 三、結論 第八章 嚮日葵白銹病菌的分子檢測技術 一、普通PCR及巢式PCR 二、多重PCR 三、熒光定量PCR 四、基因芯片檢測方法 第九章 嚮日葵種質資源對白銹病的抗性評價 一、評價方法 二、病害分級標準 三、鑒定結果 四、油用型嚮日葵和食用型嚮日葵對白銹病的抗性差異 五、同一品種不同生育階段對白銹病的抗性差異 六、葉片性狀對嚮日葵白銹病發生的影響 第十章 嚮日葵白銹病的風險性評估 一、多指標綜閤評判法 二、取值計算 三、計算結果 第十一章 35%精甲霜靈(金捕隆)懸浮種衣劑拌種防治嚮日葵 白銹病效果 一、材料與方法 二、結果與分析 三、小結與討論 第十二章 6種藥劑對嚮日葵白銹病的田間防治 一、材料與方法 二、結果與分析 三、結論 第十三章 嚮日葵白銹病防治技術 一、植物檢疫 二、農業防治 三、物理防治 四、化學防治 第十四章 嚮日葵白銹病研究的基本方法 一、嚮日葵白銹病常規檢測技術 二、基因組DNA提取方法 三、病害分級標準 四、抗病性評價 五、嚮日葵白銹病流行程度分級標準 第十五章 嚮日葵黑莖病國外研究現狀 一、地理分布 二、發生為害、病原菌及緻病性 第十六章 嚮日葵黑莖病發生與為害 一、發現 二、發生為害 三、侵染與為害 四、産量損失 五、嚮日葵黑莖病對結實率的影響 第十七章 嚮日葵黑莖病的癥狀特點與地理分布 一、癥狀特點 二、地理分布 第十八章 嚮日葵黑莖病病原菌和生物學特性 一、名稱 二、病原形態 三、主要生物學特性 第十九章 嚮日葵黑莖病種子帶菌檢測 一、材料與方法 二、結果 三、結論 第二十章 嚮日葵黑莖病的病害循環與傳播媒介 一、越鼕方式及初次侵染來源 二、嚮日葵黑莖病發生的季節變化規律 三、傳播方式及介體 四、野生寄主 五、侵染循環 第二十一章 嚮日葵黑莖病菌的分子檢測技術 一、普通PCR 二、多重PCR 三、熒光定量PCR 四、基因芯片技術 第二十二章 嚮日葵種質資源對黑莖病的抗性評價 一、評價方法 二、病害及抗性分級標準 三、鑒定結果 第二十三章 嚮日葵黑莖病的風險性評估 一、多指標綜閤評判法 二、取值計算 三、結論 第二十四章 3種劑拌種防治嚮日葵黑莖病效果 一、材料與方法 二、試驗設計與處理 三、結果及分析 四、小結與討論 第二十五章 4種劑對嚮日葵黑莖病的田間防效 一、材料與方法 二、結果及分析 三、小結與討論 第二十六章 嚮日葵黑莖病防治技術 一、植物檢疫 二、農業防治 三、化學防治 第二十七章 播期和種植密度對嚮日葵黑莖病及白銹病發生的影響 一、材料與方法 二、結果與分析 三、結論 第二十八章 幾種藥劑組閤處理對嚮日葵黑莖病的防病增産效果 一、材料與方法 二、結果與分析 三、結論 第二十九章 覆膜加藥劑處理對嚮日葵白銹病、 黑莖病發生及産量的影響 一、材料與方法 二、結果與分析 三、結論與討論 第三十章 嚮日葵黑莖病研究的基本方法 一、分離培養方法 二、基因組DNA提取方法 三、病害分級標準 四、抗病性評價值法 五、嚮日葵黑莖病流行程度分級標準 主要參考文獻 |
編輯推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