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中國棉花品種及其係譜(修訂本)
:88.00元
作者:黃滋康
齣版社:中國農業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7-07-01
ISBN:9787109113787
字數:
頁碼:391
版次:1
裝幀:精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1.081kg
編輯推薦
棉花在我國是一種成功的引進作物,從引進大量陸地棉良種以來,我國的棉花品種工作得到瞭很大的發展。該書是以分析我國棉花品種及其係譜為中心內容的專著,它總結利用種質資選擇親本和後代處理的經驗,分兩個部分共14章,對中國棉區劃分、棉花種質資源、中國棉花品種的演變、亞洲棉品種、陸地低酚棉與彩色棉品種、中國陸地棉品種等進行瞭較為詳細地闡述。
內容提要
《中國棉花品種及其係譜(修訂本)》全麵敘述瞭我國20世紀及21世紀初所育成的棉花新品種和新雜交種的來源及其主要性狀的,是一部曆史性的棉花品種係譜新著。
《中國棉花品種及其係譜(修訂本)》分兩個部分,部分為中國棉花品種論述。係統地敘述瞭20世紀我國棉花品種事業的演變和發展,以及種質資源和棉區劃分。以廣泛栽培的陸地棉品種(雜交種)為主體,按不同棉花的生態區分彆敘述瞭其選育經過與主要的生物學性狀和經濟性狀。低酚棉、彩色棉品種,海島棉及曆史上曾長期種植的亞洲棉均分列專章介紹,後總結瞭我國棉花品種改良的經驗和對棉花育種前景的展望。以上品種(雜交種)的論述,是在1996年齣版的《中國棉花品種及其係譜》404個品種(雜交種)的基礎上,增加到 2007年3月10年中新育成陸地棉的大量轉基因抗蟲、優質新品種和新雜交種 423個,總共827個。
第二部分,列齣瞭20世紀我國育成棉花品種(係)、雜交種係譜圖48幅。
在附錄中可簡便地查到包括我國曆史上種植的亞洲棉品種、20世紀育成按黃河流域、長江流域、西北內陸與北部特早熟4個棉區劃分的全部陸地棉(包括優質棉、抗枯黃萎病棉、抗蟲棉等品種和雜交種,以及海島棉品種的有關性狀。
《中國棉花品種及其係譜(修訂本)》所列品種說明均經各有關省(自治區)農業科學院(農業大學)棉花( 經作、棉油、作物育種)研究所(中心)審稿人核對修改,一並緻謝。
《中國棉花品種及其係譜(修訂本)》適於從事棉花品種改良的科技人員、農業院校師生及有關工作人員參閱。
目錄
序
內容介紹(修訂本)
前言
前言(1996年版)
編輯說明(修訂本)
主要棉花品種目錄
部分 中國棉花品種論述
章 緒論
一、棉花良種在國民經濟中的重要作用
二、中國棉花品種的改良
三、棉花品種選育的主要目標
四、中國棉花育種的主要成就
第二章 中國棉區劃分
節 按棉花生産地區劃分
一、黃河流域棉區
二、長江流域棉區
三、西北內陸棉區
四、北部(特早熟)棉區
五、華南棉區
第二節 按棉花熟性生態特徵劃分
一、氣象資料分析與六個熟性生態區的命名與特徵。
二、棉花品種的不同熟性與對應棉區的適應性
第三節 五大棉區和六個熟性生態區的結閤
一、黃河流域棉區(中早熟為主)
二、長江流域棉區(中熟區)
三、西北內陸棉區(早熟區及次早熟區為主)
四、北部(特早熟)棉區(特早熟區)
五、華南棉區(晚熟區)
第三章 棉花種質資源
節 栽培棉種
一、草棉(G.herbaceum L.)
二、亞洲棉(G.arboreum L.)
三、陸地棉(G.hirsutum L.)
四、海島棉(G.barbadense L.)
第二節 野生棉種
一、非洲和阿拉伯組群
二、澳洲組群
三、中南美洲組群
第三節 棉花種質資源的研究和利用
一、種質資源的研究
二、種質資源的利用
第四章 中國棉花品種的演變
節 亞洲棉和草棉
一、亞洲棉
二、草棉
第二節 陸地棉
一、引種
二、品種更換
第三節 海島棉
一、新疆棉區
二、雲貴高原和華南沿海地區
第五章 亞洲棉品種
節 概述
一、亞洲棉的傳入中國
二、中棉品種的形成
……
第六章 陸地棉品種——黃河流域棉區
第七章 陸地棉品種——長江流域棉區
第八章 陸地棉品種——西北內陸棉區
第九章 陸地棉品種——北部特早熟棉區及華南棉區
第十章 陸地低酚棉與彩色棉品種
第十一章 棉花雜交種
第十二章 中國陸地棉品種(雜交種)性狀分析
第十三章 海島棉品種
第十四章 棉花品種改良的經驗和展望
第二部分 中國棉花品種係譜圖
附錄 中國棉花栽培種性狀分區總錶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