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中国棉花品种及其系谱(修订本)
:88.00元
作者:黄滋康
出版社:中国农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07-01
ISBN:9787109113787
字数:
页码:391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1.081kg
编辑推荐
棉花在我国是一种成功的引进作物,从引进大量陆地棉良种以来,我国的棉花品种工作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该书是以分析我国棉花品种及其系谱为中心内容的专著,它总结利用种质资选择亲本和后代处理的经验,分两个部分共14章,对中国棉区划分、棉花种质资源、中国棉花品种的演变、亚洲棉品种、陆地低酚棉与彩色棉品种、中国陆地棉品种等进行了较为详细地阐述。
内容提要
《中国棉花品种及其系谱(修订本)》全面叙述了我国20世纪及21世纪初所育成的棉花新品种和新杂交种的来源及其主要性状的,是一部历史性的棉花品种系谱新著。
《中国棉花品种及其系谱(修订本)》分两个部分,部分为中国棉花品种论述。系统地叙述了20世纪我国棉花品种事业的演变和发展,以及种质资源和棉区划分。以广泛栽培的陆地棉品种(杂交种)为主体,按不同棉花的生态区分别叙述了其选育经过与主要的生物学性状和经济性状。低酚棉、彩色棉品种,海岛棉及历史上曾长期种植的亚洲棉均分列专章介绍,后总结了我国棉花品种改良的经验和对棉花育种前景的展望。以上品种(杂交种)的论述,是在1996年出版的《中国棉花品种及其系谱》404个品种(杂交种)的基础上,增加到 2007年3月10年中新育成陆地棉的大量转基因抗虫、优质新品种和新杂交种 423个,总共827个。
第二部分,列出了20世纪我国育成棉花品种(系)、杂交种系谱图48幅。
在附录中可简便地查到包括我国历史上种植的亚洲棉品种、20世纪育成按黄河流域、长江流域、西北内陆与北部特早熟4个棉区划分的全部陆地棉(包括优质棉、抗枯黄萎病棉、抗虫棉等品种和杂交种,以及海岛棉品种的有关性状。
《中国棉花品种及其系谱(修订本)》所列品种说明均经各有关省(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农业大学)棉花( 经作、棉油、作物育种)研究所(中心)审稿人核对修改,一并致谢。
《中国棉花品种及其系谱(修订本)》适于从事棉花品种改良的科技人员、农业院校师生及有关工作人员参阅。
目录
序
内容介绍(修订本)
前言
前言(1996年版)
编辑说明(修订本)
主要棉花品种目录
部分 中国棉花品种论述
章 绪论
一、棉花良种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二、中国棉花品种的改良
三、棉花品种选育的主要目标
四、中国棉花育种的主要成就
第二章 中国棉区划分
节 按棉花生产地区划分
一、黄河流域棉区
二、长江流域棉区
三、西北内陆棉区
四、北部(特早熟)棉区
五、华南棉区
第二节 按棉花熟性生态特征划分
一、气象资料分析与六个熟性生态区的命名与特征。
二、棉花品种的不同熟性与对应棉区的适应性
第三节 五大棉区和六个熟性生态区的结合
一、黄河流域棉区(中早熟为主)
二、长江流域棉区(中熟区)
三、西北内陆棉区(早熟区及次早熟区为主)
四、北部(特早熟)棉区(特早熟区)
五、华南棉区(晚熟区)
第三章 棉花种质资源
节 栽培棉种
一、草棉(G.herbaceum L.)
二、亚洲棉(G.arboreum L.)
三、陆地棉(G.hirsutum L.)
四、海岛棉(G.barbadense L.)
第二节 野生棉种
一、非洲和阿拉伯组群
二、澳洲组群
三、中南美洲组群
第三节 棉花种质资源的研究和利用
一、种质资源的研究
二、种质资源的利用
第四章 中国棉花品种的演变
节 亚洲棉和草棉
一、亚洲棉
二、草棉
第二节 陆地棉
一、引种
二、品种更换
第三节 海岛棉
一、新疆棉区
二、云贵高原和华南沿海地区
第五章 亚洲棉品种
节 概述
一、亚洲棉的传入中国
二、中棉品种的形成
……
第六章 陆地棉品种——黄河流域棉区
第七章 陆地棉品种——长江流域棉区
第八章 陆地棉品种——西北内陆棉区
第九章 陆地棉品种——北部特早熟棉区及华南棉区
第十章 陆地低酚棉与彩色棉品种
第十一章 棉花杂交种
第十二章 中国陆地棉品种(杂交种)性状分析
第十三章 海岛棉品种
第十四章 棉花品种改良的经验和展望
第二部分 中国棉花品种系谱图
附录 中国棉花栽培种性状分区总表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