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号:7511884329
条码:9787511884329
图书名称:被误解的民主
定价:40
作者: 包刚升 著
版别:法律
出版日期: 2016-1-1
内容简介:
很多人信仰民主,却又容易误解民主。作为国内的一个热门公共议题,民主概念的所到之处总容易引发激烈的论战。在媒体与网络上,关于民主概念的本身甚至都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正如英国思想家伯特兰?罗素所言:“当讨论民主时,我们其实不知道自己在讨论什么。”为了更准确地解读民主,新锐政治学者包刚升博士以“民主”为主题撰写了一系列思想评论文字,试图阐明“民主为何常被误解以及民主何以成为可能”。《被误解的民主》正是这些新鲜、朴实而深邃的思想文字的合集。该书包括“民主转型与民主困境”“国家治理的政治逻辑”“政治转型的国家经验”以及“民主法治视角下的中国改革”等四大主题,共收集作者28篇思想与评论文字。正是借助这些文字,一种更有见地的“民主观”已经跃然纸上。
作者简介:
包刚升,复旦大学国务学院副教授,北京大学博士,著有《民主崩溃的政治学》(商务印书馆2014年),该书获评“《新京报》2014年年度社科书”和“《纽约时报》2014年19本中文好书”;以及《政治学通识》(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该书获评“《南 方都市报》编辑部评选之2015年十大好书”。
目录
序言改变世界的力量1
第一篇民主转型与民主困境被误解的民主
再谈“被误解的民主”
三谈“被误解的民主”
民主的问题与机会
岛屿的寓言:谁之统治?何种秩序?
为何有的民主政体会崩溃?
从民主失败的经验中学习
第二篇国家治理的政治逻辑民主政治是幼稚园的政治?
政治精英与国家转型
回归政治中立的语言
激励结构与国家治理
三权分立的迷思
贫富冲突与现代政治
蛋糕政治定律
需要政府提供廉价面包吗?
环境治理背后的政治逻辑
第三篇政治转型的国家经验美国制宪时刻的政治思考
日本政治转型的四条经验
韩国政治转型的关头
驯服统治者:《大宪章》的政治遗产
魏玛民主何以覆灭?
第四篇民主法治视角下的中国改革又一个财政“丰收年”的隐忧
中国改革的关头:进还是退?
道德溃败:市场逻辑还是政治逻辑?
中国改革的三个基本问题
国家治理“新思路”?
权利优先:法治国家的起点
中国现代化离不开四位“先生” 后记
包刚升先生的《被误解的民主》这本书,我读完之后,脑子里涌现出无数的思考,它让我对“民主”这个词的理解,有了一种脱胎换骨的感受。我一直以来都觉得民主就是选票,就是人民说了算,但这本书却从更宏观、更深邃的角度,揭示了民主背后复杂的运作机制,以及它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文化语境下的变迁。作者并没有简单地赞扬或批评民主,而是以一种旁观者的冷静和审慎,剖析了民主制度的优劣势,以及它在实践中所面临的种种挑战。 我尤其欣赏书中对民主“误解”的梳理。我们常常把民主理想化,认为它能一劳永逸地解决所有社会问题,却忽视了它本身也可能带来的负面效应,比如民粹主义的兴起、少数群体权利的被侵犯,甚至是决策的低效和失灵。包刚升先生通过大量的历史案例和理论分析,层层剥茧,让我们看到民主并非是完美无缺的乌托邦,而是一个需要不断调整、不断完善的动态过程。这种对民主的“去魅化”处理,反而让我觉得更加真诚和可信,也更能激发我深入思考,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和实践民主。
评分读完包刚升先生的《被误解的民主》,我最大的感受是,原来我们对于“民主”这个概念的认知,竟然如此狭隘和片面。这本书不是一本教人如何“做民主”的书,也不是一本宣扬某种特定民主模式的书,它更像是一次关于民主本质的哲学审视,一次关于民主演进历史的梳理,一次关于民主实践的深度拷问。作者以一种非常宏大的视角,带领读者穿越历史的长河,审视不同文明、不同时代的民主形态,从古希腊的城邦民主,到近现代的代议制民主,再到当今社会面临的各种挑战,都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剖析。 我尤其被书中对于民主“误解”的论述所吸引。我们习惯于将民主等同于所谓的“自由世界”,认为它是一种普世价值,但这本书却告诉我们,民主并非只有一个标准答案,它在不同的文化土壤中会呈现出截然不同的面貌,甚至可能产生意想不到的副作用。这种打破既有认知藩篱的视角,让我感到耳目一新,也促使我重新审视自己对民主的理解。它不是简单的“好”与“坏”的二元对立,而是充满了复杂性和矛盾性。
评分我一直对政治哲学类的书籍抱有浓厚的兴趣,而包刚升先生的《被误解的民主》,无疑是我近期阅读中最具启发性的一本。这本书并非一本简单的“民主指南”,也不是对某种政治制度的赞美诗,它更像是一场关于民主的深度对话,一场关于民主本质的哲学挖掘。作者以一种极为开阔的视野,审视了民主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形态,以及它们所面临的挑战和困境。 我尤其被书中对于“误解”的深入探讨所吸引。我们常常将民主理想化,认为它是一种普世的、必然会带来进步的制度,但作者却以一种更为辩证的视角,揭示了民主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他并没有简单地批判或赞扬,而是试图去理解民主的逻辑,以及它在实践中为何常常偏离我们的预期。这种细致入微的分析,让我对民主有了更深刻、更具批判性的理解,也让我认识到,真正理解民主,需要超越表面的口号,去深入其肌理。
评分《被误解的民主》这本书,仿佛是一面棱镜,将我过去对民主的模糊认知,折射出无数细小的光芒,让我看到了它更为复杂、更为多面的本质。包刚升先生并非仅仅在介绍民主的概念,他更是在讲述民主是如何演变的,又是如何被理解的,以及在实践中,它往往会走向何方。这本书让我开始意识到,“民主”这个词,绝非如表面上看起来那般简单,它背后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深刻的哲学,以及无数现实的挑战。 令我尤其着迷的是,作者对“误解”这个词的运用。我们似乎总是习惯于将民主视为一种完美的、能够解决一切问题的灵丹妙药,而一旦现实中的民主并未如我们所愿,便会感到失望甚至愤怒。这本书却引导我们去审视,这种“失望”和“愤怒”是否源于我们对民主本身的误解?它用一种相对客观的视角,揭示了民主的局限性,以及它在不同语境下可能出现的变形和异化。这种审慎的态度,让我觉得作者并非在“教导”我们,而是在与我们一同“探索”,一同“反思”。
评分这本书带给我的震撼,远不止于对“民主”一词的重新解读。包刚升先生在《被误解的民主》中,以一种极为冷静且深刻的笔触,勾勒出民主的复杂面貌,以及它在现实世界中往往与理想状态相去甚远的原因。我之前总觉得,民主就是一种先进的制度,只要实行了,社会就会变得更好,人民就会更幸福。但这本书让我明白,民主本身是一个充满张力、充满博弈的过程,它并非天然就带来和谐与繁荣,而是需要强大的制度保障、健康的社会土壤,以及公民的积极参与。 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作者并没有回避民主制度可能出现的弊端。比如,如何处理多数人的暴政,如何保障少数群体的权益,如何在效率和公平之间找到平衡点,这些都是民主实践中绕不开的难题。包刚升先生通过翔实的史料和逻辑严密的分析,将这些问题一一呈现,并引导读者去思考可能的解决之道,或者说,去理解这些问题为何如此难以解决。这种不回避、不粉饰的态度,让我觉得这本书非常真诚,也让我对民主有了更立体、更现实的认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