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说你不懂数学

别说你不懂数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胡兵 著
图书标签:
  • 数学普及
  • 趣味数学
  • 数学思维
  • 逻辑思维
  • 科普读物
  • 青少年读物
  • 基础数学
  • 数学启蒙
  • 轻松学习
  • 数学文化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高邮新华书店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2496137
商品编码:28662544849
包装:平装-胶订
开本:16
出版时间:2018-02-01

具体描述


内容介绍
本书以纪录片式创作手法、图文并茂的形式、生动有趣的文字,从数学如诗、数学之趣、数学之巧、数学之美、数学之音、数学之语、数学之奇七个篇章提供了一条了解数学的小径,介绍了斐波那契数列、毕达哥拉斯的音阶表、复利、图论、线性规划、数D、概率应用、密码、拓扑、分形图、混沌理论等伟大的数学思想和系统。从中不仅可以了解诸多数学趣味知识,而且可以学到不少诗歌、音乐、绘画、建筑、设计、经济、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这是一本趣味性J强的“数学入门”科普书。书中避开深奥难懂的概念和推导过程,力求从日常生活或历史典故中引出数学知识,通过深入浅出的阐述,培养读者对数学的兴趣。

关联推荐
这是一部趣味盎然的数学科普著作,从古诗、游戏、理财、艺术、音乐、自然等诸多方面挖掘数学的趣、巧、、美、奇,打开本书你将发现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享受那些曾被忽视的生活乐趣。 
目录
D一章数学如诗 1 一、钢琴与斐波那契数列116 二、斐波那契数列117 三、斐波那契数列在音乐中的应用119 四、数字在音乐中的寓意 121 D六章数学之语 125 D一节文明的载体 126 一、二进制 126 二、十六进制 129 三、七进制 130 四、十二进制 131

D一章 数学如诗 1

 

D一节 寓数于诗 3

 

一、数字入诗 3

 

二、以数解意 6

 

三、融数字与运算为一体的诗歌 8

 

D二节 融诗于数 10

 

一、百羊问题 11

 

二、宝塔装灯 12

 

三、李白打酒 13

 

四、百馍百僧 13

 

五、僧侣人数 14

 

D三节 诗情数意 15

 

一、诗中蕴含的数学思想 15

 

二、诗中蕴藏的几何构图 18

 

D二章 数学之趣 23

 

D一节 数字游戏 26

 

一、迷人的幻方 26

二、数D30

三、天煞魔格31

D二节拼图游戏 33

一、七巧板33

二、十五子棋34

三、福斯特的遗嘱37

D三节概率游戏 42

一、庄家会输吗?42

二、我们的生日相同吗? 45

三、蓝色眼睛会消失吗?47

 

D三章数学之巧 49

 

D一节我们该如何理财 50

一、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50

二、金钱也是“越老越值钱” 55

三、你的生活达到小康水平了吗? 57

D二节我们如何分配食物 59

一、如何省钱又保证营养60

二、切蛋糕也有学问63

D三节我们如何规划出行 68

一、怎样散步才能不重复地走过每座桥? 68

二、我应该先去哪里,再到哪儿?69

三、只用四种颜色可以为地图着色吗?72

 

D四章数学之美 77

 

D一节美的奥秘——0.618 78

一、“窈窕淑女”与“三庭五眼”79

二、无处不在的黄金比例80

三、军事中的0.618 81

D二节建筑的数学之美 83

一、帕特农神庙与黄金分割83

二、几何图形在建筑中的运用85

三、抽象数学与建筑 88

D三节艺术的数学之美 89

一、绘画与数学89

二、设计与数学91

三、雕塑与数学93

D四节自然界的数学之美 96

一、“天才设计师”96

二、“精算师”97

三、花瓣与数列98

四、生命的螺旋线99

 

D五章数学之音 103

 

D一节音乐与数学的内在联系 104

一、三角函数与音乐 104

二、音程与音阶 106

三、节拍 109

D二节毕达哥拉斯与音乐的不解之缘 110

一、琴弦定律110

二、毕达哥拉斯音差常数114

D三节斐波那契数列与音乐 116

 


 

一、钢琴与斐波那契数列116

二、斐波那契数列117

三、斐波那契数列在音乐中的应用119

四、数字在音乐中的寓意 121

 

D六章数学之语 125

 

D一节文明的载体 126

一、二进制 126

二、十六进制 129

三、七进制 130

四、十二进制 131

五、二十进制 132

六、六十进制 133

七、定位原理与0的发明 134

 

D二节信息的使者 135

一、莫尔斯码 135

二、RSA算法 137

 

D三节数学悖论 139

一、三次数学危机 140

二、ZM的数学悖论 143

 

D七章数学之奇 149

 

D一节神奇的克莱因瓶 150

 

D二节迷人的自相似图形 154

一、科赫曲线 156

二、康托尔集 156

三、皮亚诺曲线 157

四、谢尔宾斯基衬垫、地毯、海绵 157

五、维数与分维 159

六、分形图是高效率的 161

D三节美丽的蝴蝶 162

 

思考题参考答案 166

 

参考文献167

显示全部信息

别说你不懂数学 这是一本引人入胜的数学之旅,带领读者跨越抽象的数字世界,抵达清晰、直观的理解彼岸。 你是否曾对数学感到望而却步,认为它是一门枯燥、深奥、与生活毫无关联的学科?你是否在学习过程中,因为不理解概念而倍感挫败,最终放弃了探索的勇气?《别说你不懂数学》正是为所有怀揣着对数学的好奇,却又被其表象所困扰的读者而生。这本书并非一本传统的教科书,它更像是一位耐心而富有智慧的向导,将数学的迷宫展现在你面前,并为你指明一条清晰、易懂的道路。 打破隔阂,重塑认知 长久以来,数学的教学方式往往侧重于公式的记忆和演算的熟练,这无形中筑起了一道高墙,将许多潜在的数学爱好者拒之门外。这本书的核心在于打破这种认知上的隔阂,它不厌其烦地从最基础的概念入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贴近生活的实例,将数学的抽象概念具象化。作者深谙,理解比记忆更重要。因此,书中的每一个知识点都经过精心设计,力求让读者在轻松愉悦的阅读中,自然而然地领悟数学的精髓。 想象一下,当你看到圆周率π时,不再仅仅是一个无休止的数字序列,而是与我们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圆形物体——车轮、钟表、杯子——紧密相连;当你接触到概率时,不再是冰冷的统计图表,而是你对生活中的“运气”与“可能性”的深刻洞察。这本书正是致力于将这些“高高在上”的数学概念,拉回到我们熟悉的生活场景中,让你发现,数学并非遥不可及,它就潜藏在我们周围,并且以一种令人惊喜的方式影响着我们的世界。 从“为什么”到“怎么做” 许多读者在学习数学时,往往只关注“怎么做”,即如何运用公式解决问题,却忽略了“为什么”。为什么这个公式成立?这个定理的背后蕴含着怎样的逻辑?《别说你不懂数学》恰恰抓住了这一点。它鼓励读者去探究数学的本质,去理解每一个概念诞生的缘由,去追溯每一个公式推导的过程。这种深入的理解,不仅能帮助读者更牢固地掌握知识,更能激发他们主动思考和探索的欲望。 书中会巧妙地引导你思考,例如,我们为什么要发明分数?分数解决了什么实际问题?负数又是如何被引入数学体系的?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背后都蕴含着人类智慧的结晶和数学发展的必然。通过一步步的剖析,你会发现,数学的每一个发展都源于解决现实世界中的难题,每一个概念的引入都有其深刻的逻辑基础。这种“溯源式”的讲解,能够让读者建立起对数学的整体性认知,不再被零散的知识点所困扰。 可视化与直观化 数学的抽象性是许多人望而却步的主要原因。这本书深刻认识到这一点,并采用了大量生动形象的插图、图示和可视化工具,将抽象的数学概念转化为直观的图像。通过视觉的辅助,复杂的逻辑关系变得清晰可见,抽象的数值计算得以具象化。 例如,在解释代数方程时,书中可能会用天平来类比等式的平衡,通过左右两边物品的增减来演示方程的变形过程。在讲解几何概念时,会运用各种图形的分解与组合,让你在动态的过程中理解面积、体积等概念。甚至在涉及一些稍显复杂的微积分概念时,也会尝试用曲线的切线、面积的累积等直观的图像来辅助理解,让读者不再被符号的海洋所淹没,而是通过“看”懂数学来理解数学。 循序渐进,步步为营 本书的编排逻辑严谨而清晰,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从最基础的算术、代数,逐步过渡到几何、概率,乃至一些初级的统计学概念。每一个章节都建立在前一章节的基础上,确保读者在吸收新知识时,不会感到突兀或吃力。 书中会从大家最熟悉的数数、加减乘除开始,引导读者认识数的奇妙世界,进而引入变量、方程等代数工具,让你体会到用符号来表达和解决问题的强大力量。接着,将带你进入几何的空间,探索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感受图形的对称美和空间逻辑。概率的章节,则会让你学会如何量化不确定性,理解生活中各种“概率事件”的发生规律。 作者的叙述方式流畅自然,如同朋友间的交流,避免了生硬的术语堆砌。即便遇到一些需要更深入解释的概念,也会用类比、比喻等多种方式进行说明,直至读者真正理解。这种“慢下来”的教学方式,恰恰是培养数学兴趣和提升学习效果的关键。 数学与生活的桥梁 《别说你不懂数学》最核心的价值之一,在于它成功地搭建了数学与现实生活之间的桥梁。书中会大量引用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展示数学是如何在购物、烹饪、导航、金融、甚至玩游戏时发挥作用的。 你会发现,你在超市里计算折扣,就是在运用百分比;你在看天气预报时了解降水概率,就是在接触概率统计;你在规划旅行路线时估算时间,就是在运用数学模型。这本书会揭示数学的“实用主义”一面,让你看到数学不仅仅是考试中的难题,更是解决问题、提升效率、做出明智决策的强大工具。 通过这些贴近生活的例子,读者能够真切地感受到数学的价值,从而激发学习数学的内在动力。这种“学以致用”的体验,能够有效抵消枯燥乏味的感受,让学习过程充满乐趣和成就感。 激发好奇,培养思维 这本书不仅仅是为了传授知识,更是为了点燃读者对数学的好奇心,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它鼓励读者提问,鼓励他们质疑,鼓励他们去探索更深层次的原理。 书中可能会穿插一些有趣的数学谜题、悖论或者历史故事,让你在轻松的氛围中,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和智慧。例如,你会了解到哥德尔不完备定理的深刻哲学意义,或者欧拉公式的优美简洁。这些内容,不仅能拓展你的视野,更能让你体会到数学的广阔与深邃。 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本书的学习,读者会逐渐培养出一种“数学化的思维方式”——即用逻辑、抽象、量化的方式去分析问题,去寻找规律,去解决难题。这种思维方式,不仅在数学领域大有裨益,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能助你一臂之力。 面向所有渴望理解的你 《别说你不懂数学》不设门槛,无论你是学生、上班族,还是任何对数学感到好奇的读者,这本书都将是你的理想选择。它不是为了培养数学家,而是为了让更多人能够自信地面对数学,理解数学,甚至爱上数学。 如果你曾经因为数学而感到失落,那么这本书将是你重新拾起信心的开始。它会用友好的方式,带你一点一点地攻克心中的障碍,让你发现,原来数学并没有那么“可怕”。 如果你一直对数学抱有好奇,但苦于找不到合适的入门途径,那么这本书就是你一直寻找的那扇门。它将为你打开一扇通往数学奇妙世界的大门,让你在探索中获得惊喜和乐趣。 踏上这段数学旅程,你将不再是那个“不懂数学”的自己。你将拥有全新的视角去理解世界,拥有更强大的工具去解决问题,最重要的是,你将发现,数学的美丽与智慧,原来就在你的指尖,你的眼中,你的心中。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带给我的惊喜,远超出了我的预期。我一直以为,数学书要么是学术性极强的参考书,要么是面向中小学生的启蒙读物。但这本书却巧妙地填补了这个空白,它以一种非常成熟的叙事方式,却又保持着一股孩童般的好奇心,引领读者探索数学的奥秘。我特别欣赏它对于一些“为什么”的深入探讨,而不是简单地罗列结论。比如,它会追溯一个定理的起源,解释它在历史上的意义,以及它如何影响了后来的科学发展。这种宏观的视角,让我对数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不再仅仅把它看作是解题的工具,而是把它视为一门不断演进的学科,一个人类智慧的结晶。书中的一些思考题,虽然不要求严格的数学证明,但却能极大地锻炼我的逻辑思维能力,让我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问题。阅读过程中,我常常会停下来,反复咀嚼作者的观点,然后自己也跟着思考,这种沉浸式的阅读体验,是很多科普读物都难以做到的。

评分

说实话,刚开始拿起这本书,我抱着一种“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我一直认为数学是我的“软肋”,考试的时候更是能躲则躲。但这本书的标题,像一股清流,让我觉得或许还有救。它并没有上来就讲高深的理论,而是从一些非常基础,甚至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都能遇到的例子入手。比如,关于概率的解释,作者就用抽奖和抛硬币这样的简单情境,一下子就把我拉近了数学的世界。我从来没想过,原来我们每天都在接触数学,只是我们没有意识到而已。书中的图示也非常精美,帮助我更直观地理解那些抽象的概念。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黄金分割的章节,原来艺术和自然界中到处都隐藏着这个神奇的比例,看完之后,我再看一些名画或者自然风光,感觉都有了新的视角。这本书最大的优点就是它不让你感到畏惧,反而能激发你的好奇心,让你觉得数学也不是那么难理解,甚至可以说,它是一种发现世界规律的工具。

评分

坦白讲,我买这本书完全是因为一个朋友的强烈推荐,他说这本书颠覆了他对数学的认知。我当时半信半疑,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入手。读了之后,我不得不承认,我的那位朋友说得一点没错。这本书的叙述风格非常独特,它不是那种板着脸讲课的风格,而是更像一位博学又风趣的长者,在你耳边娓娓道来。它擅长将那些看似高深的数学概念,用通俗易懂的比喻和生动的例子来解释。我尤其喜欢它在探讨一些数学史上的趣闻轶事时,那种轻松愉快的笔调,让我觉得原来数学家们的生活也并非全是枯燥的演算,他们也有着普通人的喜怒哀乐,也有着非凡的创造力。书中的一些“脑筋急转弯”式的题目,虽然看似简单,却蕴含着深刻的数学原理,解开它们的过程,充满了成就感。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对数学的看法,不再是那个“谈数色变”的模样,而是充满了探索的欲望。

评分

我一直认为,数学是一门非常抽象的学科,充满了符号和公式,对于像我这样文科出身的人来说,更是望而生畏。但是,这本书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它没有用那些复杂的数学语言来吓唬我,而是从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入手,巧妙地将数学的原理融入其中。我记得书中有讲到关于“信息熵”的例子,作者用“一堆乱七八糟的衣服”和“整理得井井有条的衣柜”来类比,让我一下子就明白了信息量和混乱程度的关系,这比我之前看到的任何解释都要清晰明了。书中的逻辑链条非常严谨,但又不会让人感到生硬,仿佛每一句话都是水到渠成,自然而然地就引出了下一个观点。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处理一些争议性数学问题时的客观态度,既阐述了不同的观点,又给出了自己的分析,让我能够形成独立的思考。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不仅仅是学到了一些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我学会了一种看待问题和分析问题的思维方式。

评分

这套书的封面设计就足够吸引人,那种简洁又富有设计感的风格,让我这个平时对数学敬而远之的人,都忍不住想翻开看看。拿到手后,迫不及待地开始了我的阅读之旅。这本书并没有像我预想的那样,充斥着枯燥的公式和晦涩的定理,而是用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将那些看似遥不可及的数学概念,一点点地呈现在我面前。它更像是一位循循善诱的朋友,在我耳边轻声细语,告诉我数学并非冷冰冰的数字游戏,而是充满着奇妙逻辑和强大力量的语言。我尤其喜欢它在讲解一些经典数学问题时,那种抽丝剥茧的叙述方式,仿佛能看到数学家们当年是如何一步步攻克难关的。很多时候,我都会有“哦,原来是这样!”的恍然大悟感,这种学习的快乐,是在学校里很少能体会到的。书中的一些小故事和历史背景的穿插,也让整个阅读过程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我发现自己居然开始享受这种“动脑筋”的感觉了,甚至开始在日常生活中寻找数学的影子。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