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 名:中国国家博物馆儿童历史百科绘本全套5册
作 者:中国国家博物馆
ISBN:25273429
出 版 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5/22
印刷时间:2018/5/22
字 数:250千
页 数:220
开 本:12开
包 装:方脊精装
重 量:g
定 价:240
编辑推荐:
适合5以上孩子阅读的中国历史百科绘本。
知识有据可信,*性强。
文字内容基于馆内研究资料与考古实际发现,真实可靠。插画师严格参考文物史料,描绘历史人物服饰、家居、城市街道等等考古实证的细节。
内容全面、系统性强。
本套图书倡导通识教育理念,促使小读者触类旁通地了解古代中国的方方面面——农耕文明起源、商贸、交通、家族、饮食等宏大主题,安排得当,处处关联,不同册之间可互相参照,别有一番探究的乐趣。简单故事,体验英语阅读乐趣
传递正确价值观。
本套图书在考古证据的支持下,力求公允评述历史状况,向广大少年儿童传递正确的历史观、价值观,避免了作者个人因其生活经历形成的情感偏好、自我人生观,而对历史产生较多的个人评议。
可读、可玩,互动性强。
本套图书在内容进行过程中,巧妙地添加了互动小游戏和小实验,让孩子亲自验证古人的方法和智慧,增加趣味性。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中国国家博物馆是中华文化的祠堂和祖庙,是集中反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国家*高历史文化艺术殿堂。其前身可追溯至1912年成立的国立历史博物馆筹备处,至今已走过一百多年的光辉历程,积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文物收藏保护、陈列展览、社会教育、科学研究、对外历史文化交流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平台作用。
目录:
《中国国家博物馆儿童历史百科绘本 家,我们从哪里来》
《中国国家博物馆儿童历史百科绘本 商贸,从贝壳到丝绸》
《中国国家博物馆儿童历史百科绘本 我们怎样走遍世界》
《中国国家博物馆儿童历史百科绘本 大河,我们的开始》
《中国国家博物馆儿童历史百科绘本 我们祖先的餐桌》
内容推荐:
在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今天,文化复兴的风气已然兴盛,越来越多的家长希望为孩子讲述中国人自己的历史文化。为打造一套代表中国精神的中国历史绘本,童趣出版有限公司与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学院合作,历时三年,出版了《国家博物馆儿童历史百科绘本》系列图书,涉及商业贸易、大河文明、交通发展、家族家庭、饮食文化5大主题。该书依托国家博物馆丰富的馆藏资源和专业的师资力量,以大量详实的文物和考古资料为创作依据,以绘本的形式重现历史生活风貌,向广大少年儿童传递正确的历史观、价值观,从家庭做起。这套书从孩子需求出发,传播中国声音,弘扬民族自信,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分册简介:
《中国国家博物馆儿童历史百科绘本 家,我们从哪里来》讲述中国人的家族起源、姓氏,在古代,一个孩子在家庭中的成长过程,以及中国人“团圆”的家庭观。
《中国国家博物馆儿童历史百科绘本 商贸,从贝壳到丝绸》讲述典型的中国方孔圆钱是怎么出现的,丝绸之路的故事、城市商业街的故事、走街串巷的货郎等等。
《中国国家博物馆儿童历史百科绘本 我们怎样走遍世界》讲述中国人古时候的车马、船舶、桥梁、道路、大运河、郑和下西洋等中国人开拓交通、认识世界的故事。
《中国国家博物馆儿童历史百科绘本 大河,我们的开始》讲述了中华民族诞生的主要区域——黄河、长江、辽河等流域的原始文明起源,从河流的角度入手,讲述我们的祖先怎样利用水来生产生活、建造城市,建立文明。
《中国国家博物馆儿童历史百科绘本 我们祖先的餐桌》讲述饮食及饮食文化的起源和发展,人们如何获得食物,酒、盐、茶的食用,外来食品的引进,以及丰富的菜品等。
书摘与插画
这套书的教育功能,远超出了“历史科普”的范畴,它更像是一套潜移默化的“美学与思维训练手册”。我发现,光是观察里面的插画,我的孩子就能学到很多关于构图、透视和色彩搭配的知识。那些关于古代建筑的细节,比如斗拱的结构、榫卯的精巧,不是用枯燥的线条图来解释的,而是通过色彩斑斓、富有层次感的场景图来呈现的。这使得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就建立起对空间逻辑和工程美学的初步概念。从思维模式上看,它非常注重“因果关系”的引导。比如,当讲到某项技术发明时,它会回溯到那个时代面临的环境挑战,再引出这项发明如何解决了当时的难题,最后展示这项发明对后续社会生活产生的连锁反应。这种环环相扣的叙事链条,极大地锻炼了孩子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宏观思考能力。它不是简单地告诉你“发生了什么”,而是引导你去思考“为什么会发生”以及“这导致了什么”。作为家长,我特别喜欢这种鼓励孩子自己去探索、去连接知识点的教学方式,它比直接给出答案要高明得多,真正做到了“授人以渔”的教育真谛。
评分我是一个对阅读体验要求极高的人,尤其是给孩子选书,更要细致到纸张的触感和油墨的气味。这套绘本的印刷和装帧,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典范。拿在手上,首先感受到的是纸张的厚实和韧性,那种微微的哑光质感,即便是反复翻阅也不会轻易留下指纹或者磨损的痕迹,这对于经常和零食、水杯打交道的孩子来说,简直是救星。内页的跨页设计尤为惊艳,很多关键的历史场景,比如古代的城池布局、盛大的祭祀场面,都被设计成了全景式的拉页,当孩子把书页完全展开时,那种扑面而来的历史纵深感,是普通小开本完全无法比拟的。而且,油墨的色彩过渡非常自然,即使是深沉的夜色或者复杂的山水背景,细节也依然清晰可辨,完全没有那种廉价印刷品常见的颜色溢出或模糊问题。我特别留意了文字的排版,字号大小适中,字体选择典雅又不失现代的易读性,配合图画,阅读起来是一种享受,而不是负担。说实话,现在很多所谓的“精装绘本”,拿到手后发现不过是加厚了纸板,但内里的用心程度完全不是一个档次。这套书,从拿起来的那一刻起,就传递出一种对知识的尊重和对读者的诚意。
评分这套书,说实话,我真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买的,因为现在市面上那种历史启蒙读物,要么就是文字堆砌得像字典,孩子看两页就打瞌睡;要么就是图画得太卡通,历史的厚重感和真实性全无。我原本是担心这套书会落入俗套,结果打开一看,简直是柳暗花明。首先,它在内容编排上非常讲究“润物细无声”的学问。它不是那种干巴巴地罗列时间线和帝王将相,而是巧妙地选取了中国历史上那些真正具有代表性和故事性的片段。比如,讲到青铜器,它不会只说“商朝出现了什么什么”,而是会带你走进那个时代的手工作坊,让你感受到工匠们敲打出的每一道纹路里蕴含的智慧和对自然的敬畏。这种叙事方式,让抽象的历史概念变得可以触摸、可以感知。我儿子平时对历史书是敬而远之的态度,但拿到这套书后,居然能主动翻阅,并且时不时地问我一些关于古代生活细节的问题,这对我来说就是最大的肯定。绘本的质量也出乎意料地好,色彩的运用既鲜明又不失古朴,完全没有那种廉价的塑料感,装帧拿在手里沉甸甸的,看得出是用心制作的。作为家长,我更看重的是它激发孩子好奇心的能力,而这套书,无疑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成功地架起了孩子与宏大历史之间的一座友善的桥梁,让人惊喜连连。
评分坦白讲,我原本对国内原创的历史绘本抱持着一种审慎的态度,总觉得在叙事节奏和文化自信的表达上,可能不如一些引进的经典作品来得成熟。然而,这套绘本彻底颠覆了我的看法,它展示了中国视角下历史的独特魅力和力量。它在讲述历史事件时,并没有陷入狭隘的民族主义叙事,而是以一种非常开阔的、人类文明互鉴的视角去呈现。例如,它在描写丝绸之路时,不仅仅关注了中国的产出,更细腻地描绘了文化、技术、宗教是如何跨越千山万水进行交流和融合的,这对于培养孩子的全球视野至关重要。更让我欣赏的是,它没有回避历史中的复杂性。它不会把历史人物简单地塑造成非黑即白的符号,而是努力展现他们的矛盾、他们的挣扎以及他们所处的时代局限性。这种处理方式,让孩子学会了用更辩证的眼光去看待历史的功过是非,而不是死记硬背标准答案。这种深入骨髓的文化自信和对历史的敬畏感,是通过精美的图画和恰到好处的文字编织出来的,读起来让人心悦诚服,深深为自己民族的历史感到骄傲,但这种骄傲是基于理解和认同,而非盲目灌输。
评分我尝试过给孩子读很多名著的儿童版本,但往往发现,要么是为了迎合“儿童化”而牺牲了原著的神韵,读起来平淡无味;要么是删减得过于支离破碎,失去了故事的完整性。这套绘本在改编和创作上的平衡感拿捏得极其到位。它成功地保留了中国历史叙事中那种特有的韵味和节奏感,那种既有史诗的磅礴大气,又不失民间故事的亲切生动。比如,在描绘某个古代人物的性格时,作者会用几笔极其精炼的文字,配上一幅极具神采的肖像画,瞬间就能勾勒出人物的精髓,那种“意在言外”的东方美学在其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更重要的是,它非常注重细节的“趣味性”。历史书读起来很容易枯燥,但它总能找到那些极具生活气息的小切口,比如古代人如何打发时间、吃什么零食、穿什么样的鞋子,这些小点滴的呈现,瞬间拉近了孩子与古人的距离,让他们觉得古人“和我们一样”,从而激发起强烈的代入感和亲近感。这套书的阅读体验,与其说是在“学习”,不如说是在“神游”中国历史的长河,是一次充满发现和乐趣的旅程,非常值得推荐给所有希望孩子爱上历史的父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