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所具有的我都具有:马克思恩格斯经典语录 | ||
| 定价 | 69.80 | |
| 出版社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
| 版次 | ||
| 出版时间 | 2018.5 | |
| 开本 | ||
| 作者 | 陈力丹 | |
| 装帧 | ||
| 页数 | ||
| 字数 | ||
| ISBN编码 | 9787300257044 | |
“人所具有的我都具有”,这是马克思多次引征的一句古罗马名言,指每个人都有自身的弱点和痛苦。马克思当时已经是guoji工人运动的lingxiu,但是他对自己的认识,就是普通的人,有着普通人的不wanmei。此书是目前可见的一本通读马恩全集后摘选出的语录。
语录展现的是作为青年、学生、丈夫、家长、朋友、公民、学者、长辈、思想家,总之作为普通人的马恩。 本书汇集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人生观各个方面的名言和极为精粹的哲理性论述,分“认识自己”“人与社会”两大部分,集纳自我认识、人性与发展、人与家庭、友谊与信任、社会大观、经济生活、科学教育七个专题,其中大部分语录对一般人来说是陌生的。编著者对每一专题做了简要导读,对一些人物、术语做了注释,插入了一些珍贵图片。
《人所具有的我都具有》采取平视的视角,有助于我们正确地认识马恩。由于历史原因,他们(特别是马克思)的形象长期被光圈环绕,需要仰视。对于新一代人来说,马恩似乎已经相当遥远;而老一代人,则感到对他们似乎已经十分熟悉。生活中的这两位伟人的思想,会使新一代人感受到一种清新的理性之光,使老一代人更深刻地理解他们所景仰的人。
陈力丹,男,江苏南通人,1951年出生。现为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校务委员、博士生导师。
阅读过程中,我最大的感受是作者陈力丹先生的“克制”与“精准”。他深知,面对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经典原文,任何过度的阐释都可能成为一种负担。因此,他选择的语录片段,往往都是那些最凝练、最能体现原著精神核心的句子。这种“少即是多”的编辑哲学,使得整本书的阅读节奏非常紧凑有力。我很少感到拖沓,相反,每一次阅读都像是在进行一次高强度的思想对话。特别是那些关于实践和理论相结合的论述,被恰到好处地并列呈现,让人立刻就能体会到理论指导实践的紧迫感和必要性。这种精准的筛选能力,体现了作者深厚的学术功底和对文本的深刻洞察力。
评分这本书的内容编排逻辑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它不是简单地把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只言片语堆砌在一起,而是明显经过了精心的主题划分和内在脉络的梳理。我发现,作者在组织这些语录时,似乎遵循了一种由浅入深、由个体感知延伸至宏大历史观的递进关系。每一次翻阅,我都能找到一些之前忽略掉的细节,就像在解开一个层层包裹的谜团。举个例子,关于“异化”的那些段落,被放在一个非常关键的位置,它像一把钥匙,瞬间打开了我理解后续关于阶级斗争和未来社会的通道。这种结构上的匠心,极大地降低了理解复杂理论的门槛,让原本看似高深莫测的哲学思想,变得触手可及,充满了现实的穿透力。
评分这本书带给我的,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重塑。在当今这个信息碎片化、观点快速更迭的时代,能够沉下心来,通过这些跨越时代的思想火花进行“深度聚焦”,无疑是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我发现自己开始用一种更具批判性的眼光去看待生活中的种种现象,不再轻易被表面的繁华或流行的口号所迷惑。那些语录,如同穿透迷雾的探照灯,帮助我辨识出社会结构深层的运作逻辑。这种内在的转变是潜移默化的,但力量却是巨大的,它让我对“人与社会的关系”有了更坚实、更立体的理解框架,这比单纯记住几句口号要深刻得多。
评分从实用性角度来看,这本书的价值简直无可估量。我把它放在书桌触手可及的地方,时不时地会随机翻开一页,进行“微阅读”。令人惊奇的是,无论我当时正面临什么样的问题——无论是工作中的困惑,还是对新闻事件的思考——总能在那个随机翻开的篇章中,找到恰如其分的警醒或启示。它就像一本活的工具书,但这个“工具”指向的不是物质世界的操作,而是精神世界的导航。它的价值在于提供了一种坚固的价值锚点,让我在快速变化的环境中,不至于迷失方向,始终能记得追问事物背后的本质规律,这种持续性的指导价值,是我认为这本书最成功的地方。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尤其是封面那种沉稳又不失力量感的色彩搭配,一下子就把我吸引住了。拿在手里的时候,那种扎实的纸张质感,让人感觉这不是一本普通的语录汇编,而是一部值得反复研读的重量级作品。我记得我当时是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在一家老旧的书店角落里翻到它的,那一刻,周围的一切喧嚣似乎都远去了,只剩下这本书散发出的那种厚重的历史感和思想的张力。陈力丹教授的名字本身就是一种品质的保证,尤其是在对经典文本的梳理和解读上,他总能找到一个非常独到的切入点。我特别喜欢那种排版布局,既保证了阅读的舒适度,又在关键的引文旁边留出了足够的空白,仿佛在邀请读者停下来,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这种设计上的用心,无疑为阅读体验增添了许多仪式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