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鉴画积微录
定价:52.00元
售价:40.0元,便宜12.0元,折扣76
作者:朱万章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2-01
ISBN:9787308176347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本书以作者寓目的书画为例,从特有的角度解析明清以来书画家的作品风格及鉴定心得。所涉对象既有髡残、郑簠、金农、齐白石、陈师曾、黄宾虹、高剑父等在书画史上举足轻重的书画名家,也有颜宗、王猷、担当、王应华、朱次琦、居巢、居廉、竹禅等区域性名家,或不以书画独擅的学者如梁启超、冼玉清等,为读者呈现一个书画鉴定与美术史研究的全新视野,是美术史学界、书画鉴藏届和艺术爱好者的案头必选。
内容提要
目录
卷上 书画探微 1
唐代画家李昇钩沉 3
明代广东文人书画漫议 7
明清绘画中的高士形象 19
岭南丛帖所刊粤人书法考 28
晚明岭南山水小品鉴识 52
王猷书艺浅谈 64
清初王应华书风解读 68
髡残艺事行迹新论 74
隶书的复兴 114
金农书风解读 117
学者朱次琦书艺略论 122
竹禅画竹 128
小题大做:齐白石葫芦绘画研究 136
黄宾虹与黄节:以《蒹葭图》为例 153
梁启超偶擅绘事 167
学者冼玉清:画学著述与画艺 172
卷下 鉴画访谈 205
明清书法的鉴定与收藏 207
书画鉴定如何辨真伪? 212
书画鉴定与研究离不开市场的磨炼 217
谈谈书画的题跋 221
广东顺德明清书画的收藏 225
颜宗与佛山:从《湖山平远图》卷看佛山绘画 227
被冷落的清初画僧担当 231
居巢、居廉与十香园 242
高剑父的影响力 246
昔日的画坛盟主陈师曾 249
梧轩鉴画实录 252
学艺·行谊·鉴藏——《新周刊》采访 262
附录 做大学问,写小文章
—— 一位美术史论家的读书生活 277
后记 282
作者介绍
朱万章,1968年生,四川眉山人,1992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历史系,获学士学位。2011年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明清美术研究专业,获博士学位。1992年7月至2013年7月供职于广东省博物馆。2013年7月至今,供职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现为研究馆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委员、北京画院齐白石艺术国际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从事书画鉴藏、美术史研究与美术评论,著有《书画鉴考与美术史研究》《销夏与清玩:以书画鉴藏史为中心》《书画鉴真与辨伪》《画林新语》《画里晴川》等论著二十余种。同时兼擅绘画,出版有《一葫一世界:朱万章画集》《学?艺:朱万章和他的艺术世界》等。
文摘
序言
对于《鉴画积微录》这本书,虽然我还没来得及翻阅,但其书名本身就充满了引人入胜的魔力。朱万章这位作者,名字给我一种文人墨客的儒雅之感,再加上“积微”二字,我脑海中浮现出的便是一位对艺术有着深厚情感和独到见解的学者形象。我猜测这本书的风格会是那种沉静而富有力量的,不会有太多浮夸的辞藻,而是用扎实的学识和精炼的语言,娓娓道来。我希望它能够像一把钥匙,为我打开理解中国古代绘画的无数扇门。我可能会期待书中包含对不同画派、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作品的细致解读,从最基础的笔墨线条,到更深层次的意境表达,每一个细节都可能被作者放大和阐释。这本书的价值,我想一定在于它能够帮助读者建立起一套科学的鉴赏体系,不仅仅是学习技巧,更是培养一种对艺术的敏感度和鉴别力,让我能够真正走进艺术的世界,与古今的伟大灵魂进行深刻的交流。
评分拿到《鉴画积微录》这本书,我的第一反应是它可能是一本非常“硬核”的艺术评论集。朱万章这个名字,虽然我不是业内人士,但直觉告诉我,能够写出这样一本带有“录”字的书,并且被出版社隆重推出,作者必定是艺术鉴赏领域有一定造诣的专家。封面设计或许会比较素雅,没有太多花哨的装饰,但质感会很好,给人一种沉静而专业的阅读氛围。我猜想,这本书的论述方式可能会比较严谨,逻辑清晰,引用大量的史料和研究成果来支撑观点。它可能不会像一些通俗的艺术普及读物那样,用大量生动有趣的语言去吸引读者,而是更侧重于学术性的探讨,深入分析作品的风格演变、历史背景、文化内涵,甚至是材料和技法上的考究。我期待它能够提供给我一种全新的视角去审视那些熟悉的画作,让我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艺术品的价值所在,不只是停留在“好看”或者“不喜欢”的层面,而是能够建立起一套更为系统和深入的鉴赏体系。
评分《鉴画积微录》这个书名,让我联想到古人治学的严谨态度,那种“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的精神。我个人对中国传统书画尤其感兴趣,一直以来都希望能够找到一本能够真正帮助我提升鉴赏能力的读物。朱万章这个作者的名字,我曾在一些艺术类的文章中瞥见过,似乎是位在书画鉴定领域颇有建树的学者。因此,我对这本书的期待值很高,希望它能像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将他多年积累的宝贵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我。我设想这本书的篇幅可能会比较可观,内容会相当丰富,涵盖的内容可能不仅仅局限于某个特定时期或流派的绘画,而是更广泛地探讨绘画艺术的方方面面。它或许会从不同角度剖析绘画的“微”之处,比如笔墨的韵味、色彩的搭配、款识的真伪、印章的含义等等,每一个看似细小的元素,在作者的笔下都可能被赋予深刻的解读。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鉴画积微录》和作者朱万章,以及那个看起来有些神秘的ISBN号,就让我对它充满了好奇。虽然我还没有机会翻开它,但仅仅是书名就已经在我脑海中勾勒出了一幅画面:一位深谙艺术鉴赏之道的大家,将他多年来对绘画作品细致入微的观察和研究,一点一滴地积累,最终汇集成册。这种“积微”二字,似乎预示着这本书并非泛泛而谈,而是专注于那些被忽略的、细小的、但却至关重要的细节。我想,阅读这本书的过程,或许就像是在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的带领下,一点一点地拨开层层迷雾,去发现那些隐藏在画作深处的故事和价值。这种探索未知、积累知识的过程本身就极具吸引力,尤其是在艺术领域,细节往往是区分真伪、理解精髓的关键。我期待它能够像一本“放大镜”,帮助我看到那些肉眼难以察觉的笔触、色彩的微妙变化、构图的精巧安排,以及画家在创作过程中留下的种种痕迹。
评分我经常在美术馆或画廊里看到那些精美的画作,但总是感觉自己隔着一层纱,无法真正领略其精髓。这本书的题目《鉴画积微录》,尤其是“积微”两个字,就好像为我打开了一扇窗,让我看到了深入理解艺术的希望。我想,作者朱万章一定是一位极其细心、观察力敏锐的鉴赏家。他或许会带领我们走进画家的内心世界,去体会创作时的情感起伏,去感受时代变迁对艺术风格的影响。这本书的内容,我猜想会包含很多具体的案例分析,通过对一幅幅画作的“微”处进行剖析,从而揭示出整体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我期待它能够教会我如何去“看”画,不仅仅是用眼睛去看,更是用心去感受,用知识去解读。每一次阅读,都可能是一次与古人的对话,一次与艺术灵魂的碰撞,最终提升我对艺术品的鉴赏水平和审美能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