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 习近平用典 第二辑 精装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读本 政治书籍 军事 中国政治z

正版 习近平用典 第二辑 精装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读本 政治书籍 军事 中国政治z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习近平用典
  • 政治
  • 军事
  • 中国政治
  •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精装
  • 图书
  • 读本
  • 文化
  • 时政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新道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人民日报
ISBN:TU18042307251
商品编码:27527969884

具体描述


《习 用典(第二辑)》

《习 用典(第二辑)》是《习 用典(第 辑)》的延续。《习 用典(第 辑)》出版以来,译成英、法、德、俄、西班牙语等十余种版本,累计发行近200万册,引发巨大社会反响。《习 用典(第二辑)》是对习 新近引用的148则典故的深刻解读,是学习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读本。

书 名 《习 用典(第二辑)》
作 者 人民日报评论部
开 本 16
字 数 285千字
定 价 89.00元(精装)
书 号 精装:978-7-5115-5425-3
CIP分类 D2-0
出版时间 2018-4


本书收入习2014年9月以后在重要讲话(文章)中引用的148则典故,分为敬民、笃行、廉政等11篇,按主题对典故的现实意义进行解读,对背景义理进行解释,以帮助广大读者追溯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源头活水,准确理解以习 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治国理念和执政方略。

杨振武,人民日报社社长,主持本书编写;
卢新宁,人民日报副总编辑,带领评论部张铁、范正伟等撰写习 用典现实意义的解读文字;
杨立新,人民日报社总编室一读室主任,撰写典故释义文字。

党政机关领导干部,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大学、中学、专科院校师生等,以及所有对中国传统文化感兴趣的人群。本书极其适合全民阅读活动。

【治理篇】:《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在中国共产党第 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等文中引用
1.习 引用原文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2.人民日报对此引用的解读
■ 解读
习 在很多场合,都曾引用《礼记》里的这句话,表达共产党人人民至上的初心追求和天下为公的博大胸怀。他在党的 大报告中再次强调,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因为这个初心,共产党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坚持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也因为这个初心,共产党人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作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矢志为民族复兴不懈奋斗。
随着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习 也以“大道为公”,向国际社会宣示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彰显出中国共产党致力于打造共同繁荣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胸襟和视野。正如党的 大报告所指出的,中国发展不对任何国家构成威胁,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世界命运握在各国人民手中,人类前途系于各国人民的抉择。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愿同各国人民一道,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共同创造人类的美好未来。
3.此引用语句的原典
■ 原典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春秋至秦汉〕《礼记?礼运》
4.原典释义
■ 释义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是《礼记》谓孔子理想的“大同”景象。大道:伟大的制度。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为天下人所共有,因而可实现“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guān,通“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大同世界”。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是习 使用频率很高的一则典故,多被用于阐述中国外交政策。他所讲的“大道”,是全人类共同追求的“公平正义”等价值观,而“天下”则指全世界。中国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员。其蕴含的内容比原典中更深邃、更宽广。

敬民篇
3 / 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
—— 《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5 / 善为国者,遇民如父母之爱子,兄之爱弟,闻其饥寒为之哀,见其劳苦为之悲。
—— 《携手消除贫困 促进共同发展——在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的主旨演讲》等文中引用
7 / 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
—— 《发挥亚太引 作用 应对世界经济挑战——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主旨演讲》等文中引用

9-19……略

治理篇
23 /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 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等文中引用
25 /备豫不虞,为国常道。
—— 《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 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27 /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
—— 《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29-55……略

修身篇
59 /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 《携手追寻民族复兴之梦——在印度世界事务委员会的演讲》等文中引用
61 /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
—— 《携手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主旨讲话》等文中引用
63 /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 《深化合作伙伴关系 共建亚洲美好家园——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演讲》等文中引用

65-91……略

笃行篇
95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 《在 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97 /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
—— 《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演讲》等文中引用
99 /行百里者半九十。
——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 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等文中引用

101-123……略

劝学篇
127 /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
—— 《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129 / 夫道不欲杂,杂则多,多则扰,扰则忧,忧而不救。
—— 《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131 /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 《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133-147……略

天下篇
151 /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 《共同开创中阿关系的美好未来——在阿拉伯国家联盟总部的演讲》等文中引用
153 /和羹之美,在于合异。
—— 《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演讲》等文中引用
155 / 国虽大,好战必亡。
—— 《共创中韩合作未来 同襄亚洲振兴繁荣——在韩国国立首尔大学的演讲》等文中引用

157-181……略

廉政篇
185 / 锄一害而众苗成,刑一恶而万民悦。
—— 《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187 / 治事必需通观全局,不可执一而论。
—— 《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189 / 纪纲一废,何事不生?
—— 《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第二次会议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191-209……略

法治篇
213 /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
—— 《在 届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215 /法者,治之端也。
—— 《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演讲》等文中引用
217 / 法之不行,自于贵戚。
—— 《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219-229……略

辩证篇
233 / 变化者,乃天地之自然。
—— 《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235 /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不能夺也。
——《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237 /甘瓜抱苦蒂,美枣生荆棘。
—— 《共担时代责任 共促全球发展——在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等文中引用

239-259……略

历史篇
263 / 疑今者,察之古;不知来者,视之往。
—— 《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265 / 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
—— 《在2015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267 / 昭昭前事,惕惕后人。永矢弗谖,祈愿和平。
—— 《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269-281……略

文学篇
285 / 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此立文之本源也。
—— 《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287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 《在二〇一七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289 / 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
—— 《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291-317……略

319 / 主要参考文献
329 / 后记


人民日报 2018.4.23


《大道之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篇章》 一、 时代潮头的思想灯塔 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总有一些思想巨星,以其洞察时代的智慧和引领方向的力量,照亮前行的道路。《大道之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篇章》正是这样一部凝聚着时代精神、闪耀着思想光芒的著作。它不是凭空产生的理论述说,而是植根于中国大地,回应着时代呼唤,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更加宏大、更加深刻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画卷。 本书精选了当代中国最富远见卓识的领导者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系列重要论述,汇集了在关键历史节点上,针对国家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所提出的富有创造性、指导性的思想观点。这些论述,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传承与发展,更是对中国具体实践经验的深刻总结与升华,为新时代中国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 作者在论述中,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脱贫攻坚的伟大胜利,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从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定步伐,到科技创新的蓬勃发展;从文化自信的日益彰显,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构想,无不体现着作者对人民福祉的深切关怀和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定承诺。 本书的语言风格朴实而有力,寓意深刻而生动。作者善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巧妙地化用古圣先贤的智慧,将抽象的理论概念与生动的历史典故、鲜活的现实案例融为一体,使得论述既有理论的高度,又不失实践的温度,让读者在字里行间感受到思想的魅力和力量。 二、 理论创新的时代印记 《大道之行》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理论上的创新与发展。作者以其深邃的战略眼光和敏锐的理论洞察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进行了系统阐释。本书详细论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过程、理论渊源、核心内容以及重大意义。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本书在阐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时,深入剖析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它不仅仅是对过去理论的总结,更是对未来发展方向的指引。书中,作者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十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这些论述构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骨干,为我们理解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和发展战略提供了清晰的框架。 本书还着重探讨了如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者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教条,而是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的科学理论。在发展过程中,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又要根据时代发展和社会变化,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这种辩证统一的思维方式,使得本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解释力。 作者在书中对“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国式现代化等重大战略概念的提出和论证,更是体现了其高瞻远瞩的战略思维。这些概念的提出,不仅为中国的发展设定了清晰的时间表和路线图,也为世界各国探索适合自身的发展道路提供了宝贵的中国经验。 三、 实践指引的时代路径 《大道之行》不仅仅是一部理论著作,更是一部具有极强实践指导意义的行动纲领。本书聚焦于中国在不同领域、不同层面的发展实践,以生动的案例和翔实的论据,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如何引领国家走向繁荣富强。 在经济发展方面,本书深入剖析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意图和实施成效,强调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如何贯穿于经济建设的全过程。从高质量发展到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从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一体化等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到“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都清晰地勾勒出中国经济发展的宏伟蓝图。 在政治建设方面,本书强调了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健全民主制度,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论述了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坚实保障。 在文化建设方面,本书深刻阐述了文化自信的内涵和重要性,强调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从加强意识形态建设,到推动文化创新和繁荣,再到促进中外文化交流,都展现了中国致力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决心。 在社会建设方面,本书聚焦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包括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以及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脱贫攻坚的伟大成就、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以及在科技创新、国防建设等领域的突破,都通过具体事例得以体现,生动地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 四、 思想深度的精神洗礼 《大道之行》不仅仅是关于国家发展的报告,更是一次深刻的思想启迪和精神洗礼。作者在论述中,始终贯穿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方法,引导读者认识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把握历史前进的脉络。 本书对于“中国梦”的阐释,不仅仅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愿景,更是一种集体意志和精神追求的体现。它将个人的梦想与国家的未来紧密相连,激发着每一个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同时,本书也深刻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进程中所形成的伟大精神,包括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改革开放精神等。这些精神是激励我们不断前进的宝贵财富,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重要来源。 在国际视野方面,《大道之行》展现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担当,以及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贡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以及在气候变化、全球治理等问题上的积极倡导,都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胸怀天下、为人类进步事业贡献智慧和力量的博大情怀。 五、 结语:迈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大道之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篇章》是一部厚重而充满力量的著作。它以恢宏的气势、深刻的思想、生动的实践,为我们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和光明前景。阅读本书,我们不仅能够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精髓,更能够从中汲取前进的智慧和力量。 本书的每一个篇章,都是一个时代的缩影;本书的每一个观点,都蕴含着对中国未来发展的深刻洞察。它不仅是研究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宝贵文献,更是激励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坚定理想信念,勇于担当作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的精神指引。 《大道之行》必将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和宣传的重要读本,为我们理解当代中国、把握未来发展方向提供最权威、最深刻的解读。它不仅属于中国,也必将对世界产生深远的影响,为全球的和平与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用户评价

评分

我花了些时间梳理了一下这本书的整体脉络,发现它在体系构建上做得相当出色。它不是零散观点的堆砌,而是非常清晰地围绕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展开,逻辑推演层层递进,让人很容易跟上作者的思路。特别是对于一些宏大叙事和复杂理论的阐述,作者似乎找到了一个绝佳的平衡点,既保持了理论的深度和广度,又在语言表达上尽量做到通俗易懂,避免了晦涩难懂的“黑话”。这对于我们这些需要将理论应用于实际工作的人来说,无疑是极大的帮助。它提供了一个非常扎实的理论框架,让我能更清晰地认识到当前我们所处时代的方位和肩负的使命。

评分

作为一本政治理论读物,它的可操作性和指导性是我最为看重的部分。我发现书里不少章节对于如何理解和贯彻最新的中央精神,提供了非常具体和具有指导意义的视角。它没有停留在空泛的口号层面,而是深入到一些关键领域和核心问题的剖析之中,比如如何在新发展理念指导下推动高质量发展,如何应对复杂的国际环境变化等等。这些分析不仅有理论高度,更有着很强的现实关照性,能直接帮助基层工作者理清思路,找到工作的着力点和突破口。读完之后,感觉对未来一段时间的工作重点有了更清晰的预判和规划。

评分

总的来说,这本书的阅读体验是令人振奋的,它给予读者的不仅仅是知识的增量,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激励和思想上的洗礼。它就像一面透镜,帮助我们更清晰地聚焦于这个时代的核心议题,也更深刻地理解了党在新征程上所展现出的战略定力和历史担当。在信息碎片化严重的今天,能有一本如此系统、全面、且具有权威性的著作来引领和梳理思路,是极其宝贵的。它鼓励人去思考更宏大的命题,去肩负更重要的责任,读完后让人有一种“整装待发”的积极心态,准备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和实践之中去。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确实很讲究,拿到手上就感觉分量十足,封面设计简洁大气,那种正红色调一下就抓住了眼球,很有庄重感。内页的纸张质地摸起来很细腻,印刷的清晰度也没得说,排版布局让人看起来很舒服,长时间阅读也不会觉得眼睛疲劳。我个人觉得,对于这类具有重要理论指导意义的著作来说,这种精装的质感本身就是一种对内容的尊重。光是翻阅和触摸这本书的过程,就仿佛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深厚思想力量。它不仅仅是一本可以阅读的书,更像是一件值得收藏的精品。这种用心打磨的实体书,比起电子版的阅读体验,更能让人沉下心来,仔细揣摩每一个字句背后的深意,让人感受到出版方的诚意和对这本书价值的认可。

评分

这本书的选材角度非常新颖,尤其是对一些经典引用的梳理和解读,看得出背后下了大量的功夫。它巧妙地将历史的纵深感与现实的紧迫感结合起来,让人在阅读过程中不断产生“原来如此”的顿悟感。我特别欣赏它那种“以古鉴今”的叙事方式,很多看似遥远的典故,在作者的阐释下,立刻与当代中国的重大发展和治理实践产生了强烈的共鸣。这不仅仅是简单的“引经据典”,更是一种深层次的思想对话,体现了理论自信和文化底蕴的深度融合。它让人明白,我们今天所走的每一步,都不是空中楼阁,而是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历史的沃土之上的。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